摩托车电喷系统应用标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421453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托车电喷系统应用标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摩托车电喷系统应用标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摩托车电喷系统应用标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摩托车电喷系统应用标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托车电喷系统应用标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摩托车电喷系统应用标定摘要:介绍了电喷摩托车发动机电喷参数的采集和标定系统;同时针对电喷摩托车 的技术要求,介绍了基于XC164CM单片机的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主要标定内容及其 标定方法;并就电喷摩托车及其发动机的重要运行工况及排放特性的标定进行了讨 论。关键词:标定技术电喷系统发动机摩托车一、电喷发动机标定平台面对电控系统功能不断增强而开发周期却不断缩短的要求,采用传统ECU开发 流程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现代电喷系统ECU的“V”型开发流 程。通过计算机辅助工具,支持从需求定义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V”型开发流 程符合国际汽车行业标准(ASAM /ASAP),构成了统一的从开发、

2、测试到标定的一 体化方案。在摩托车电喷系统的不同研发阶段,研究内容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一 个功能完善的电喷开发平台及开发系统来完成各阶段的任务。现在,电喷系统的 有关硬件生成和软件控制策略已日趋成熟。本文主要介绍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匹配 标定技术以及基于PC机的开放式摩托车电喷系统开发平台(图2所示)。利用电 喷汽油机开发系统,可以完成摩托车发动机电喷系统的参数标定以及实验匹配工 作。通过对电喷汽油机进行喷油特性、点火特性、怠速稳定性以及瞬态过渡工 况下各参数的综合试验,获取电喷系统在试验中的最佳控制数据,从而使该控制系 统精确控制下的汽油机在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等方面均获得令人满的效 果。电

3、喷发动机的匹配标定是电控技术应用的重要环节。二、标定内容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匹配标定技术要点包括样机性能标定、发动机台架性能匹 配及整车性能匹配与标定3个方面,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内容:1)摩托车发动机原始基准值采集与计算;2)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及性能优化匹配标定;3)摩托车整车匹配及性能优化标定。发动机的台架匹配标定试验是整个匹配标定工作中基础性的一步,是获取电喷 系统各控制参数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发动机稳态控制参数、稳态修正曲线等参数 主要靠台架的标定试验来确定。台架试验与整车匹配标定密切相关,整个标定过程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的标定数据由发动机台架获取,最后的确认靠整车的标定 试验来实现。三

4、、标定方法3. 1基础MAP标定摩托车的匹配标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所涉及的标定参数多达千余个,其 中,点火提前角与空燃比是影响汽油机性能和排放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在一定工 况条件下,只有把点火提前角和空燃比精确的控制在要求范围内,才能使发动机动 力性、经济性及排放达到最优控制。在进行优化匹配标定试验之前,需要有基础 喷油脉宽和点火提前角MAP。基础MAP可以从原化油器机型上通过试验获得,但 开发周期相对较长。这里,我们采用硬件在环仿真的方法(H ILS)来获得基础MAP, 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验证修正。硬件在环仿真将部分实际被控对象用高速计算 机上实时运行的仿真模型来代替,并与控制单元实物连

5、接成一个系统。通过仿真 实验可以实现对控制系统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H ILS既解决了纯粹计算机仿真对 现实条件过于简化和理想化的问题,又克服了实际试验中时间长和费用高的制约。3. 2最佳MAP标定最佳喷油脉宽MAP和点火提前角MAP是控制的主要依据。电喷发动机通过有限的工况点 来控制发动机在整个工况平面上运转,节点之间的控制通过节点控制量的线性插 值来实现。显然控制节点越多,控制精度越高,相应的工作量也越大。因此合理选 择工况节点是十分重要的。工况节点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发动机各控 制量的变化趋势,变化趋势大的区域的节点应重点考虑;二是使用频率高的区域的 节点要认真分析。在这里,我们选

6、取节气门开度和转速为节点控制量进行标定,节 气门开度选取每隔5的开度作为一个节气门控制量,转速则以每500r/m in做为节 点分隔的间距。1)喷油特性MAP的标定方法2ECU对空燃比的控制是通过燃油喷射量的控制 完成的。发动机工作时,ECU得到空气流量的信息,经过计算后决定喷油量,从而 使混合气的空燃比达到预先设定的值。为了降低排放,摩托车排气管中加装了三 效催化转化器(TWC)。若要同时保证废气中的HC、CO、NOx都具有较高的催化转 化率,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必须精确控制在0. 9951. 005之间,所以大部分工况 应采用空燃比闭环控制。在进行这些工况的匹配标定时,需使用过量空气系数测

7、试仪对过量空气系数进行检测,同时调节与喷油脉宽相关的控制数量,最终实现空 燃比=1的闭环控制。喷油MAP采用多参数交叉组合的方法制取。利用可控制发 动机运行状态的试验台架,在三维图的每一个工况节点(节气门开度、转速不变) 上,调节喷油量,控制其过量空气系数保持在0. 9951. 005之间,并综合考虑动力 性能和经济性能,选取该工况节点上对应功率、经济和排放均优的点,即为该工况 节点下的基本喷油量。2)点火提前角MAP的标定与喷油量匹配标定相似,点火提前角的标定要简单的多。在台架试验中,保持 节气门开度、转速以及混合气浓度一定,记录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及排放特 性随点火提前角的变化,得出该发

8、动机的点火提前角特性。对于发动机每一特定 工况节点来说,都存在一最佳点火提前角,这时发动机的功率最大,燃油消耗率最低, 当发动机产生最大扭矩且不发生爆震时,记录下此时的点火提前角,此点即为该工 况节点的基本点火提前角。通过反复试验,可以得到整个点火提前角的基本脉谱。3.3修正系数的标定由以上匹配过程得到的发动机的喷油量及点火提前角MAP仅是基本量,而发 动机处于起动、冷态怠速、过渡工况时,基本的喷油量及点火提前角不能满足要 求,此时需要对喷油量及点火提前角做及时修正,即便是稳态工况,由于各种因素的 变化及影响,发动机的最佳控制数据不仅取决与工况(转速和负荷),还要受到气温、 气压、电池电压、缸

9、体温度等的影响。电控系统的各稳态修正曲线和参数就是为 了考虑这些影响而设置的。稳态修正曲线和参数的标定试验包括:缸体温度修正、 电池电压修正、大气压力修正、挡位修正等项目。缸体温度和进气温度,除此之 外还应该包括工况修正等。对点火提前角的修正主要体现在缸体温度上。当缸体 温度过高时,发动机容易产生爆震现象;当缸体温度过低时,发动机容易发生失火现 象。四、特定工况的参数修正4. 1发动机起动工况的参数标定起动工况是电喷摩托车的重要运行工况起动是否顺利,是用户评价摩托车优劣的重要指 标。因此,可靠舒适的起动和最优的排放便成为起动控制的目标。影响电喷摩托车起动的主 要因素包括:环境及发动机温度;蓄电

10、池电压。其中,缸体温度反映了发动机影响缸内蒸 发到空气中的燃油量,从而影响混合气的局部空燃比;蓄电池电压影响喷油器的燃油特性,特别 是会影响到点火能量,而点火能量最终影响点火的成功率。1)电池电压修正电池电压的修正对电喷系统非常重要。电喷系统中的喷油量对电池电压 比较敏感。当电池电压低于正常值时,喷油器针阀延迟时间和开启时间都会增加,从而使有效 喷油时间减少。另外,电池电压过低,使电动燃油泵转速下降,降低燃油喷射压力,从而减少喷 油量。为了消除电池电压变化对喷射量的影响,常采用改变通电时间的方法予以修正即电压 低时适当延长喷油时间,电压高时适当缩短喷油时间。随着横坐标的增加电池电压升高。电池

11、充满电时修正系数为1,随着电池电压的下降,修正系数线性增加;电池电压过低时,修正系数大 于1。2)缸体温度修正发动机起动时,转速剧烈波动,进气量不能准确测出,此时ECU根据转速信号判断发动机工 况。转速低于900r /m in时,ECU即判定发动机处于起动工况。理想情况下,希望混合气处于 最易被点燃燃烧的状态,即空燃比在1214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温度越低,进气管壁上形成 油膜的燃油越多,蒸发并与空气混合的燃油越少,须通过附加多余喷油保证足量燃油有效参与 燃烧,故实际喷油量远大于理论燃油量,即需要进行缸体温度的修正。冷起动时由于缸温过低 应适当加浓混合气,即增加基本脉宽,此时的修正系数比较大,

12、目的是补偿湿壁现象造成的燃油 损失;起动后几秒钟内,缸体温度急剧上升,相应的喷油脉宽修正系数线性下降;当缸体温度高 于设定值时,不再增加喷油脉宽,保持固定的基本喷油量,此时的修正系数变为1。4. 2暖机、怠速过程的参数标定起动后的暖机过程中,发动机热状态在不断地变化,不参与混合气形成并燃烧的无效”燃 油越来越少,越接近理论空燃比。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时,需要同时对喷油量和点火提前角进 行调整。怠速工况主要考虑怠速稳定性、抗干扰性、过渡性能、排放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 等因素。怠速修正是在怠速工况下根据转速波动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的。主要通过PID方 法来实现怠速稳定性的。当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时,转速

13、需稳定在1500 50r /m in。怠速时, ECU不断计算发动机的平均转速,并以目标转速和平均转速的差值e做为校正的依据。当转 速超过目标转速时,减小点火提前角;反之,则应增大点火提前角。结束语:电喷发动机的匹配标定过程是摩托车电喷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经过良好 的优化匹配标定的摩托车电喷发动机可获得较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最佳喷油脉 宽MAP和最佳点火提前角MAP是电喷系统控制的主要依据,它直接影响控制的效果,应对其进 行精确的标定。而最佳喷油脉宽MAP和最佳点火提前角MAP仅是基本量,在发动机处于起 动、怠速、过渡工况时,基本的喷油量及点火提前角不能满足要求,此时需要对喷油量及点火 提前角做及时修正。参数基本量与各种修正系数的积极配合,才能最终达到电喷摩托车发动 机综合性能的最优控制。参考文献:1 姚命发,等.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匹配技术及其开发系统的研究2015.22 郭少平,等.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稳态工况参数标定方法研究2017.23 杨延相,郗大光,张平,等.FA I电喷摩托车冷启动及过渡过程的研究20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