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373982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_。_,才了蚕桑又插田。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朝的_写的,描写的是_季的情景。3“子规”是一种什么鸟?()A.啄木鸟B.杜鹃鸟C.画眉鸟4诗中“_”“_”两个字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2. 阅读下面苏轼的词作,完成练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

2、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释)羽扇纶(un)巾: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樯橹(qin l):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酹(li):古人将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1这首词中讲到的人物是_,从“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他在这首词中的形象是_。2这首词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_。3词中的这一人物是古典名著_中的重要形象,他的身份是_。3. 读诗句,完成练习。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对这两句诗理解正确的是()(多选)A.“悲”字表现出诗人去世前悲凉的心情,因为人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B.诗人临终前感到悲哀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看不见祖国统一,

3、表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C.“元知万事空”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无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不怕死,只因为没有看到祖国统一而感到悲伤。4. 课内阅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2解释下列词语。示儿:_九州:_王师:_乃翁: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_5. 课内阅读。我会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去迎接春风悄悄的絮语;我缓缓地伸展腰肢,好慢慢地挤碎冰雪的妒忌。然后我要开出鲜艳的花朵,每一个花瓣都娇嫩而又稚气;蜜蜂会绕着我不倦地飞,说我比世上的一切都美丽。我愿意相信它的盟誓,醉心于它

4、忙碌的许诺里,我把爱情倾心交付,把生活酿造成金色黎明的蜜。风将摇落我的果实,把它送到另一片土地。于是我溶化在母亲的怀抱,并且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1)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2)种子的梦是_,是_,是_,是_。6. 阅读提升。长相思其一(唐)李白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诗人通过对_、_、_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表现出_的痛苦。7. 古诗阅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临行密密缝,_。谁言寸草心,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

5、的_。这是一首歌颂_的古诗,从诗中名句“_,_”可以体会到这一点。3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情景?_8. 古诗阅读。稚子弄冰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稚子弄冰的情景。“稚子”的意思是_。2稚子弄冰的过程是:(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_4弄冰结局。“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5你小时候玩过冰吗?你是怎样玩的?_9. 古诗二首,阅读理解。过分水岭 饮湖上初晴后雨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岭头便是分头处,惜

6、别潺湲一夜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宣。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潋滟:_潺湲:_2过分水岭写的是诗人温庭筠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见_引起的_。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西湖晴天时的_和雨天时的_。3细读过分水岭,选择一个话题,想一想,写一写。作者和溪水在三天的相伴中会出现哪些场景?告别时潺湲的溪水声在向作者诉说什么?答:_4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过分水岭中“有情”二字是诗篇的题眼,下面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写的。(_)饮湖上初晴后雨不是描写西湖的某处之景、某时之景而是概括描写,全面讲价。(_)过分水岭表达了溪水对作者的深情;饮湖上初晴后雨表达了对西子的赞美。(

7、_)5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后一句把西湖比作西子,这个比喻恰当吗?说明理由。_10. 古诗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_,_。1解释下列词语。将晓:_ 河:_摩天:_ 泪尽:_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D.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3如果把本诗第三句的“尽”字换成“滴”字或“流”字好不好?为什么?_1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8、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1诗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哪些景物?试着找一些出来。_2从哪句诗中知道了“诗人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_3这首诗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幽静”的山林环境,你能说说诗人是怎么描写“静”的吗?_12. 微群阅读。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作背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人口的大量损失,国力锐减。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背景: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触景生情,又想到

9、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作背景:公元1192年,诗人已68岁,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_)(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_)(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_

1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D.几位诗人都是在歌颂自己。3任选一首诗,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_13. 古诗阅读。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从军行”是_曲名,内容多写_和_。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B.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C.“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不打败敌人,绝不返回。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3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做具体分析。_14. 古诗文阅读。春 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破:沦陷。烽火:这里指战争。浑:简直。胜:能承受。簪(zn):一种束发的首饰。1从题目上看,这首诗是作者在_(季节)的时候写的。2从“草木深”三个字可以看出长安城的现状是( )A.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B.草木繁茂,一片生机。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4诗中反映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