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质检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34163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质检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质检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质检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质检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质检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质检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质检试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于高二语文下册三月质检试题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题总分150分 命题人:闫俊风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窈窕(tio) 同仇敌忾(ki) 矫揉造作(jio)B、悖理(bi) 冯虚御风(fng) 怙恶不悛(h)C、省悟(xng) 茕茕孑立(qing) 辍汝而就(zhu)D、枕藉(j) 横槊赋诗(shu) 岂敢盘桓(hng)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幽邃浅狭 喜笑眷慕 不绝如缕 沧海一粟B、杯盘狼藉 瓦斧雷鸣 荇藻凌乱 皂隶之俗C、窈窕之章 倚歌而合 乐观旷达 潜移墨化D、冥顽不灵 洗盏

2、更酌 嬉笑怒骂 响彻云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B 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C 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D 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B 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C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D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如果可能

3、存在一个生态文明,它的基本理念与当今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文明正好相悖,甚至与历来存在过的各种文明相悖。这不是偶然的。主流观点认为,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10多万年前,扩展到欧洲和亚洲;4万6万年前在澳大利亚出现;约15万2万年前进入美洲。人类这个物种在地球上扩张的速度是惊人的。恰如一个苹果,在那里放了很久,偶尔在表面某个角落出现了一块霉菌斑,一不留神就布满了整个表面。人这个物种一开始与其他物种没有质的区别,靠采集和狩猎生存,同时受到其他物种的制约,各民族的早期传说中,充满了对狼虫虎豹、瘴疠瘟疫的记忆。然而人类逐渐掌握了超越其他物种的能力,畜牧业与种植业使人类成了其他物种的主人,相生相克的关系逐渐向单

4、向支配关系转化。与之同步,单向支配关系深深地印入了人类的意识深处。在生态圈中,战胜威胁人类的其他物种,成了英雄的主旋律。武松打虎的故事脍炙人口。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斗巨狮、杀九头蛇、擒牝鹿、捕野猪、驱怪鸟、驯公牛牝马、捉恶狗,使他成为威名赫赫的英雄。由此我们看到,摆脱相克关系、努力扩张是已有的人类文明史的主题。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将这种扩张发挥到了极致。利润极大化原则一方面扩大产能,一方面降低成本,结果造成内部资源与需求的双不足。于是,向外寻求资源和市场成了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得以生存的基本前提。这就是所谓“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正是它导致了无穷尽的战争。事实上,工商文明的发展几乎与战争同步;十七和

5、十八世纪的商业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战争、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三次瓜分波兰、拿破仑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武装干涉、美国独立战争、各殖民地的独立战争、日俄战争、甲午战争、俄国的十月革命及随后的内战、中国延绵半个世纪的动荡与内战、日本侵华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冷战,直到如今的反恐战争。20世纪以来,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IPCC第四次报告的数据表明,这个时期全球平均温度迅速升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冷战结束之后,是平均温度上升最快的时期;而冷战时期,温度上升明显减缓,前者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后者则是它受到抑制的时期。由此可见,全球化与生态

6、危机的相关性。而今这种扩张已经走到了自己的边界,资本主义工商文明这个所有扩张型文明中的最强势者,已经将所有潜在的扩张空间填满,其无休止的扩张本能已经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今人类已经将自己从众多物种相生相克的生物圈中拔了出来,拥有了我们祖先心目中的上帝才有的力量,但人类具有“上帝为大家”的襟怀吗?由此,生态文明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是灵魂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与之相比,历史上无数被称为革命的宏大事件,不过是轮回中的一个环节。生态文明能否存在,取决于人类能否完成这场革命。文明与生态、新华文摘2020年3期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态文明”

7、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与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文明都不同,是至今尚未出现过的一种文明。B摆脱生物界相生相克的关系,逐渐掌握超越其他物种能力的现存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相悖。C我们生存其中的人类文明史的主题是努力扩张,而达到生态文明必须走全球化之路。D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首先要解决的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类要具有“上帝为大家”的襟怀。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类的最初阶段也受到其他物种的制约,而这种制约恰恰维护了地球生态圈的平衡关系。B资本主义工商文明生存的基本前提是向外寻求资源和市场,它将人类努力扩张的意识发挥到了极致。C在扩张自身支配意识时,人类内部的

8、战争不可避免,而战争又导致了全球变暖的生态危机。D能主宰地球上其他物种命运的人类若不限制自己的扩张欲望,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地球生态圈的生态容量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非分需求则是无限的,放纵物欲将会导致人类整个种群的灾难。B“全球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经济学家解释为“效率”所致,只有“全球化”才能高速发展,达到生态文明。C20世纪气候变暖与人类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冷战则抑制气温上升,若能消除战争,生态危机就不会出现。D各种资源短缺让人类意识到了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就是在这种反思已往文明史的过程中产生的。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每小

9、题3分,共9分)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10、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

11、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D不赏艰难艰难:艰涩。9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览(其)诗卷B流闻(于)禁中C(老妪)问解则录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

12、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第II 卷(共120分)四、(26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_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分)_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

13、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4分)_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答:_ _。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_ _。13名句背诵。(共10分)(1)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_,_.。(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_。(苏轼赤壁赋)(4)_,凝绝不通声暂歇。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_,_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