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文言文翻译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28950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文言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文言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文言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文言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文言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文言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文言文翻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一、 文言文翻译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古文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语言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自然、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完美地体现原文的写作风格。在广州中考中,文言考察的基本是初中课内重点篇章,翻译题的在4分左右,但是不少人在考试中并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最主要的原因是对重点文言词的意思把握不到位,没有弄清文言句式的特点。第一部分:错点例题分析1.(201

2、1年广州中考)(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岂直五百里哉?2.(2011年白云区一模)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9ll题。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皆以美于徐公 。(2)能谤讥于市朝。3.(2013年广州中考)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答案解析:1. (1)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抓住关键词“因”“使”)(2)更何况五百里呢?(注意文言反问句式,翻译出来还是要保证句式的一致。通假字“直”)2. (1)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这是一个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省略了主语和直接宾

3、语,“于”引导的介词短语做状语修饰“美”,就是“比徐公更美)(2)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此句同样是状语后置,原句可以按”于市朝谤讥”翻译)3. (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援疑质理:提出疑难,探问道理。援,引,这里是提出。质,问。)第二部分: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一、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举例:(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

4、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0)“,也” 例:夫战,勇气也。(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二、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

5、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1)省略主语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b、蒙后省c、对话省: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狼)君与(之)俱来。(隆中对)(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三、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

6、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 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

7、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4)介宾结构后置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四、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

8、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有标志词语:a 为”表被动:天子为动。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五、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 有者” 得无乎” 如何” 奈何” 然则”等。(1)“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2)“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3)“

9、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4)“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5)何以。例:何以战?第三部分:举一反三。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分)醉翁亭记(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曹刿论战(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唐雎不辱使命以头抢地耳徒以有先生也参考答案:1. (1)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人),(那个就是)喝醉了的太守。(2)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很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客们的快乐为快乐。2. (1)(这是)尽职尽责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2)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3.(1)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只因为有先生你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