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25175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导读 :本文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 它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 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应“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大纲还明确阐述了“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 的道德情感是其教学基本功能之一。 在教学中实施道德情感教育才能充分体现其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为了探索 思想品德课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途径和规律, 以充分发挥其教学的情感教育功

2、能, 我们从1991 年秋 季开始,在我省 10 所小学进行了“思想品德课教学道德情感教育”专题研究和实验。在三年的研究和探索中, 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本文试从在教学中实施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内容及目标 ;教育的方法及教学过程的设计;对学生道德情感发展水平的测评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以就教于大家。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道德情感是人们用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道德规范去衡量别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产生的态度体验。道德情感在人的品德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它对道德认识的提高有直接推动作用,对道德行为起着 巨大的调节作用,是联结“知”与“行”的中介

3、和 桥梁。如:在爱祖国的教育中,培养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能推动学生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并进一步明白“为什么要热爱祖 国”的道理。这就是情感对认识的 推动作用,常言的“情通理达” 就是这个道理。道德情感的道德行为的驱动、调节作用也是明显的。 如在不打扰别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充 分体验自己或他人在工作或休息时被别人打扰时的不愉快心情,能达到约束自己行为的教育效果。道德情感对人的意志还有强化作用。总之,道德情感是人的品 德结构中关键的一环,实施道德情感教育 是体现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是提高教学整体效益的基本前提。通过对我省思品课开课以来教学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

4、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存在一种值得注意的倾 向,即在道德认识的提 高,道德行为指导等方面得到应有重视的同时, 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 感的激发和培养。 这一倾向不仅使教学中“明理”难以深化、“导 行”难以落实,更不利于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特点和规律的充分体现。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我们在思品课教学研究中尚未鲜 明地提出道德情感教育目标,在教学 实践中也缺乏对道德情感教育 途径、规律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虽然有的课能在激发学生道德情 感上有所体 现,但大多不能站在教育目标的高度上来认识其培养和 教育的价值。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感培养, 实施情感教育必须着眼于教学整体效益

5、的 提高,并站在教育目标的高度上来认识其意义和价值。单纯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作为教学方法 和手段来运用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教 育应是教师有目的地依据大纲、教材,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和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种道德情感, 并使之养成稳 定、良好的情感品质的教育过程。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应当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达到教学整体的效益为目的,并力图 体现道德 情感教育的价值。可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实施情感教育应有双重目的:一是力图发挥道德情感在教学中的手段功能,即通过对学生情感因素的调动和激发,活化教学内容,激发 学习兴趣,保证道德认识、道德

6、行为等教学目标的落实;二是充分体现道德情感自身独有的教育价值。即通过教育促进学生稳定、健康、 丰富的道德情感品质的形成。为了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必须在每堂课的教学中,持之以恒 地对学生道德情感进行定向培养。我们专题研究和实施的基本思路是: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以道德情感教育目标为导向;在 教学全过程中整体 实施。我们根据教学的特点和学生道德情感产生 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实施情感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即:第一,贯彻“知” “情”互动原理。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时,认 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可互为实现的手段 。也就是达到我们常说的“情 理交融”的教学效果。第二,充分发挥道德情境的效应。学生的道

7、德 情感总是在 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设置具有教育意义的道德情境, 能有效地使学生“触景生情”。第三,启发学生自主体验,多方感 受。在教学中,使学生多方体验和感受,才能为其道德情感进一步发 展奠定基础、提供契机。第四 ,注重教师情感的主导作用。教师情 感素质是重要的“情感教育源”,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要求教师必须 善于 挖掘教育因素、捕捉教育时机,充分表达自我情感和态度,进 而“以情感人”。总之,道德情感教育是充分发挥思品课教学功能,提高教学整 体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站在素质教育 观的高度,着眼于发挥 教学整体效应来认识教育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目的和意义,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具 体实施道德情感

8、教育。二、分析每课道德情感教育因素和内容,规划每课道德情感教 育目标明确情感教育内容、规划情感教育目标是落实道德情感教育的 基本前提。教科书中蕴含大量的情感教育内容。其中有的课体现得较为显著,如老师您好(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体现了 “爱老师” 这一鲜明的情感 教育主题和内容。有些课则潜在教材之中,需要教 师有意识地挖掘。如我要做个好学生(人教版义务教育 教材), 主题是入学常规教育内容,但还渗透着激发学生争做好学生的光荣感 与自豪感的情感教育内容。在实验和研究中,我们还发现道德情感教育内容存在一定的序 列,并在不同年级体现了层次性要求。其中 责任感、荣誉感以及爱 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9、爱社会主义是小学进行道德情感教 育的主要内容。在 低年级教材中则又以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心中有他人的情感为教育内容的主旋律。教师在把握每课情感教育内容上必须认真研究每课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情感教育因素。同时,还可根据教 学需要补充相关教育内容。 在明确把握情感教育内容的基础上, 还必须站在教育目标的高度上,对每课的情感教育内容作出水平及层次的分类,使之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教育目标体系,也就是布鲁姆等人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称之为的“情感目标连续体”。 依据这一理论, 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针对道德情感教育的特点, 我们将道德情感教育目标理解和划分为“接受一-反应一-态度”三个由低到高的有序层次

10、。由此形成的目标 导向系统是我们实验的主要部件。三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接受层教师在教学中力图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育要求或内容产生注意。其主要标志是学生能关注教育活 动中具有道德意义的事物。 在实施中,我们通常采用“察觉”、“专注”等字句来加以描述。反应层 重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思辨活动, 对道德事物能产生情绪的体验和感受,能积极参与道德评价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带有感情色彩的道德评价活动的开展。我们多用“对有感受”、“爱好(厌 恶)”对肯定(否定)”等语句。态度层 这是道德情感教育的较高层次和水平。 其标志是学生对一类道德规范形成稳定、持久的选择愿望 。在表述上使用了“具有看法”、“有态度

11、”等语句。在实验和研究中,我们迄今已制定6 册共 72 课的道德情感教育目标。在实践中,我们通常用四步来完成对每 课道德情感教育内 容的分析和教育目标的规划。现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第八课我爱祖国为例来具 体介绍规划的步骤。第一步:充分挖掘每课的道德情感教育内容。这是准确拟定教育目标的基础。本课教材提供的,教学中需 要补充的情感教育内容 有:各民族小朋友载歌载舞、歌颂祖国(通过观察双页图);饱含深情的课文及练习中 的儿歌(通过朗诵);歌唱祖国的歌曲娃哈哈 等(通过表演唱);“祖国之最”等资料(通过电教手段展示并讲解)。其主题是培养爱国之情。第二步:研究每课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目标,对道德情

12、感教育目标初步定位。思品课教育目标由认知、行为、情感三部分内容构成。三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本课认知目标为:认识中国版图形 状;知道祖国全称 和简称;知道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是中国人。由 于该课是爱祖国教育的起始课,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有关祖国的一些常识。本课在行为上不宜作过高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将其定为:使学 生课后能通过看书、询问父母等方式 去主动了解祖国的有关情况和 知识。通过对认知、行为目标的考察,我们将本课道德情感教育目标 初步定位在:使学生对祖国基本常识的初步认识和了解基础上,初 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三步:上联认知目标,下促行为目标”,确立每课情感教育目标的内容。参照认知目标,以促

13、进行为 动机为目的,在初步定 位的基础上,本课的道德情感培养目标可定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作 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喜欢做一个中国人,有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愿望。第四步:用可操作性的语言对情感教育目标具体内容及层次加 以描述,并形成知、情、行诸目标相互对应的教育目标整体。具体到本课,“有关祖国的常识”的认知目标是与“课后进一步了解祖国 的知识”的行为目 标,以及“有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愿望”的情感 目标是相互对应的,其情感目标的此项内容应为接受层。而情 感目 标中的“喜欢做一个中国人,培养中国人的自豪感”,则也应与有关 认知、行为目标对应,且期望达到态 度层的要求。三、进行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选取有效的情

14、感教育方法以道德情感教育原则作指导,在教学过程整体设计中贯穿情感 教育的线索,并选择行之有效的育情方法是落实道德情感教育,提高教学整体效益的重要步骤。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与学生是有情感的主体;教材中饱含情感的因素。从情感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学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而进行的相互间的情感交流、 感染的过程, 是教师对学生的 道德情感实施定向培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学全 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流程在整个思品课教学过程中通常由一些基本步骤组合而成。在实践中,我们将其划分为四个步骤来认识和设计。 在每个步骤的实施中,教师又创 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育情方法。第一,情感引发。指在开课揭题时

15、,借助必要的手段,配合导 入环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关注于课 题。如纪律在他心中 一课,有位教师开课即出示一组反映战争年代的配乐灯片,一下将学生带入硝烟弥漫 的战场。此情此境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调。在此步设计上要求教师配合课题导入,精心设计片断, 以图建立教学主题与学生实际的关联点,使教学内容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配合导入环节常用的育情、 激 趣方法有: 渲染意境、 突出片断、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第二,情感体验。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前提下,配合“学文明理”的主题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种 内心体验,使之与教育要求相适应,达到共鸣的效果。如爱惜粮食一课中让学生模仿农民伯伯插秧、割谷 等动作,仅练习 1 分钟,就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田间劳作的辛苦。这就是“在操作活动中,诱发学生体验”方法的运用。此外,教师还总结出了创境体验、心理换位体验、通过联想体验、在评价中体验等多种体验方法。设计此步,用好体验方法,要求教师要找准体验点, 要激起学生多点而有序的体验。 所谓“多点有序”是指在一 堂课教学中既要设置多处体验点,又要使各处体验为达到情感教育目标而相互配合,有序地展开和深入。第三,情感深化。在学生产生与道德要求相联系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形成对一类道德现象较为 稳定的态度。 这是与“深化明理”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