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班级管理情法相依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230537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范文班级管理情法相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班级管理情法相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班级管理情法相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班级管理情法相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班级管理情法相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范文班级管理情法相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范文班级管理情法相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范文之班级治理情法相依 学生思想多样复杂、班级工作难做,这是众多班主任的心声。然而终究难在什么地点?笔者认为主要是难在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376班的班主任工作。从组建这个班集体开场,我不断没有停顿过考虑、讨论同一个咨询题:如何捕捉学生的思想动向、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级的各项工作有了特别大的起色,得到了科任老师和学校领导的确信。我心头不禁涌起如此一种感受:一个班主任老师假如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知晓那个世界里的晴雨风向,能随时把握那个年轻的天空何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气候,那你就能时时感遭到做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的欢乐与幸福! 那么

2、班主任应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呢?我认为“情”与“法”的互动是打开班级治理之门的“金钥匙”。 情(指情感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老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导。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互相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说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 “心理相抵触,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施行教育,必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那么在施行班主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怎么样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首先,用情感染、鼓励学生。在班主任工作

3、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的人格魅力是直截了当妨碍和改变学生最好的“魔术棒”。因而,我平时十分留意在学生中树立起对工作认真负责、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公正不阿的形象。以此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在班级工作中,我坚持将班务工作的方法及工作目的对学生公开;在班级体的各项活动中,我总是将本人看作是班中一员,身先士卒,亲历亲为,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本人先做到,用本人的行动去妨碍学生。在我刚接手76班的时候,班上的卫生工作总是不尽人意,尽管我屡屡在班会课及课外时间强调,但改变不大。为此,我连续两个星期每天与值日生一起劳动,以实际行动将我的卫生要求告诉学生。结果从那以后,班上的卫生工作再也不用我劳神费

4、事了。作为班主任要以一份公正之情对待班中的每一位学生,对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不会偏信偏爱;对品学均差者,不冷淡歧视。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被你身上的这些质量感染,渐渐的接受你、信任你;也会像你那样去为班级做事。有了这一份公正之情,我能被班中的每一位学生所接受,赢得他(他)们的信任。在202X年校田径运动会中我班获得了特别好的成绩,这不是由于我班学生的体育素养特别好,也不是专长生特别多,主要是由于班集体的凝聚力强,全体同学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为班集体争光。学生信任班主任,认同本人的班级,以身在这个班级而骄傲。而良好班风构成确实是来自于这股班级凝聚力、归属感。班主任要

5、走进学生的心田,起步于老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理解,行进在师生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得益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那种相处久了以后师生之间的默契。 其次,用情暖和学生。作为班主任应当关怀每个学生的成长,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质量和文明适应,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我经常利用各种时机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讲伟人的事迹,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的人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我班有一个学生离家特别远,留他本人单独在学校寄宿,但他的自控才能和区分才能较差,思想偏激,学习不刻苦,上课看小说,常有抄袭作业的情况发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为此我屡次找他谈话,在

6、与他的聊天时我没有直截了当批判他,而是先从表扬其优点展开话题,同时从侧面反映当今社会竞争的剧烈,要求其明确学习的目的,晓之以礼、动之以情,做学生的知心人,理解学生心中的“结”,协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克服心理障碍。同时从生活中关怀学生,体贴学生,想方法处理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建立了学生生日表,每个同学生日的时候能送上一份礼物或至少一句咨询候;学生生病了,在家休息的时候,我坚持每天一个咨询候,等他回校上课后,又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如此就能使学生感遭到老师的关怀,班集体的暖和,从而增加了对班级体的归属感。 “情”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间隔;能滋养学生的内心;能感化学生的心灵

7、。但只有情,班级治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治理上的放纵、随意。而“法”则是班级治理的有效手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矩确实是班级的“法”,确实是规章制度,班规是其详细表达。那么班主任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如何用班规施行班级治理呢? 首先,制定实在可行的班规。通过制定班规,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制定班规之前,我总是组织学生反复学习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学生礼仪标准等学校规章制度,让学生认识到没有严格的行为标准,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会落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定班规的必要性。制定班规时,应实行广泛的民主。班规包括了班级治理目的、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

8、内容,它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养。 其次,持之以恒地落实班规。制定一个好的班规,仅仅是一个好的开端,关键是要把它落到实处。班级的治理仅靠班主任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应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建一套严明、公正的执法班子。为了落实班规,我启动了两套治理系统,对考核结果实行双挂钩的治理方法。一是班干部轮番值周负责制,把所有的班干部分成四组,每组三人,负责把本周学生恪守班规的情况记录下来,对有突出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按照班规予以奖分。假设有违背班规的同学,则向他发违纪通知单,注明违纪事由、扣分情况。并在下一周的班会课上由执周班干部进展小结。另一套是

9、专职班干负责制,负责每天班级的常规治理,进展记录。实践证明,这个治理方法行之有效,能尽快减少学生违纪现象,对标准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特别好的作用。 所以,法的教育应与情感教育一样公正、严明,尤其是在奖惩方面,更应坚持“一个标准”,即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遭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因而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适应,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作为班主任我坚持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我班有一位平时特别守纪、成绩也特别好的同学有一次由于路面交通事故迟到了,在心理上我特别同情他,但在执法上,我坚持按制度办。由于我明白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大多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所以在执法过程中,对有抗拒心理的学生应加强情感教育,对他(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约之以法,让他(他)在内心接受你的教育,只有如此,才能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构成良好的班风。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老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这句话让我在班级治理中得到特别大启示,我也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希望它同样给其他班主任带来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