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1(总7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227721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和我的家》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1(总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和我的家》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1(总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和我的家》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1(总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和我的家》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1(总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和我的家》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1(总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和我的家》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1(总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和我的家》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1(总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 2情感与态度 (1)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萌发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2)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3过程与方法 通过访问,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 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2、。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音频资料(如歌曲可爱的家让爱住我家)。 学生准备:与家人在一起的合影照片、家庭录像、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来到我家 导语:孩子们,欢迎老师给你们上课吗?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学习小伙伴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他叫“聪聪”,今年跟你们一样也上一年级。今天老师来上课的路上啊,听到聪聪和几个小朋友在谈论得特别开心。你们想知道他们在交流什么吗? 出示任务:出示ppt,呈现教科书第34页提供的一幅儿童在一起相互讲述、交流自己出生时给全家带来喜庆的情景。(画外音,聪聪说出自己出生时的故事)。 反馈指导: 1听一听:聪聪他们在谈论什么。 2说

3、一说:先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出生时的故事,然后选派代表全班说。 3. 赏一赏:欣赏聪聪的爸爸妈妈为他制作的物品,让学生明白,这些物品都包含着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 4. 晒一晒:先小组内欣赏小朋友自己的物品,然后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出生时有纪念意义的物品,适时引导学生谈谈,家人为自己出生时做的纪念品有何用意。 小结:孩子们,你们的到来,给家增添了无限的快乐和温馨,你们与家人血脉相依,家人对你们无私的关爱着,你们感受到了吗? 活动二:读绘本,懂道理 导语:聪聪出生的时候,给家人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他可不是一个人哦,那么还有谁,请听他说吧。 出示任务:出示ppt,呈现第34页内容。聪聪阅读绘本故事我和弟弟。

4、 反馈指导: 1. 认真倾听:聪聪说的话。 2. 发挥想象:聪聪可能与弟弟怎样相处? 3. 揭晓答案:让聪聪亲口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和弟弟相处的吧!从中让学生明白,聪聪真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值得同学们学习。 4. 评判对错:当一当小评委,看看下面这些孩子与兄弟姐妹相处的对不对。学生从图片中潜移默化的得到了教育,也清楚自己该如何正确的与兄弟姐妹相处。 小结:同学们个个火眼金睛,都能明辨是非。我们都有自己的家,都有兄弟姐妹,我们要爱他们,我们要懂得歉让,这样家庭才会温馨。 活动三:家庭关系我知道 导语:同学们,聪聪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这不周末来到妈妈的妈妈家去做客,见到妈妈的姐姐,应该叫什么呢

5、?(阿姨)你们家中有阿姨吗?你们家中还有哪些人呀?(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贴人物。)我们每个家庭都有很多成员组成,你知道家庭成员的辈分关系? 出示任务:ppt出示树状图,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事先放在抽屉里的树状图,小组成员合作把家庭成员摆放到相应的位置。 反馈指导: 1说一说:请学生说说树状图中的空白处,可以选择哪个人物填进去。学生说,老师填。 2. 摆一摆: 指名上黑板摆放家庭成员的位置,厘清家庭成员的辈分关系。 3. 答一答:ppt出示趣味抢答,如“爸爸的哥哥称什么?”“到妈妈的妈妈家去做客,遇到妈妈的姐姐应该叫什么?”。答对的同学,给予一个“赞”奖励,以此激趣巩固。 4. 唱一唱:出示动画“家

6、族歌”学生起立,边拍手边跟唱。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情绪。 小结:孩子们,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树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家人的“影子”,请你们回去搜集家人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再交流噢!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和我的家是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一下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分设了四课内容,内容与目标如下:第9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目标是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通过“家族树”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血缘关系。第二课时目标通过“我有家人的影子”及“家人故事”两个活动,感受自己与家人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懂得爱自己的父母长辈。教材编写关注学生

7、的生活经验,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便于学生体验、交流。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家庭还是相当熟悉的,对父母也是很有感情的,这为上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挑战还是存在的:1.不少学生不太了解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对自己的出生及是否被家人欢迎和接纳很少关注;2.很多学生不了解传统的中国家庭的伦常关系,对血脉相连的情感体会不足;3.很多教师因出生于核心家庭(三口之家),本身对家庭结构及家庭关系也不太清楚。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上述挑战实施有效教学,突破难点、重点,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血缘关系(伦常关系);2.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

8、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教学准备:1.学生:理解家庭故事,准备相关家庭图片。2.教师:搜集相关教学素材,准备相应教学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课时目标: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通过“家族树”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血缘关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我有家人的影子”及“家人故事”两个活动,感受自己与家人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懂得爱自己的父母长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备注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2.对,是爸爸、妈

9、妈,是爱让我们来到了家里,这节课我们围绕着“我与家人的联系”继续来体会家人的爱。板书:9.我和我的家1.回答:我是怎样来到我家的和对亲人长辈的称呼。温故知新,揭示教学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爱”的情感基础。二、活动1: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1.观看视频:父母与孩子相似的童年照2.追问:你们也有这样的情况吗?你与爸爸、妈妈那些地方长得像?3.引发思考:为什么我们会有父母长辈家人的“影子”呢?(因为我们是他们生出来的,我们的身上流淌着父母、家人的血液哦,他们是我们的亲人,对我们充满爱。)1.说说观后感。2.引导阅读教材p36,说说自己的情况。3.尝试说说(不强求,能说多少说多少,重在教师引导)。

10、通过相貌、性格和做事习惯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资料:血缘关系是由婚姻或生育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其他亲属关系。它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说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过渡:我们与家人血脉相依,他们很爱我们,我们知道他们的本领、故事吗?三、活动2:家人的故事1.观看绘本我妈妈,交流观后感:故事中妈妈都有哪些本事啊?随机逐条侧板书妈妈的本领。2.追问:你妈妈有这样的本事吗?除了妈妈的还有哪些亲人也有这样的本事?(学生在说家人故事时,借助评价及时引导,发挥评价促发

11、展的作用。)3.指名交流:家人特别感动你的故事。(可以拿着照片来说。)4.分组阅读教材P34-37我和弟弟的故事,读后全班交流。5.拿出画笔画出我们亲爱的家人吧。完成后随机展示、介绍并评价。1.认真看,看后交流观后感。2.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来说说自己妈妈、其他亲人的故事,体会家人的关爱。3.交流家人最感人故事,在分享中进一步体会家人的爱。4.阅读后,组内说说:我和弟弟怎么样?5.通过画与说,进一步感悟家人的相亲相爱。通过引发学生相应的生活经验,在交流、分享、感悟的基础上,加深对家人的了解,体会家人(兄弟姐妹)的爱四、总结、拓展1.在同学们的交流中,大家都体会到了家人的爱,希望我们回到家里,继续观察,找到更多家人爱的故事,发现、说出爱的故事也是爱家人的表现哦,下次我们再分享!2.好看绘本推荐: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总是有办法当我们在一起进一步强化爱家人的情感,同时也为下一课10.家人的爱 奠定学习的基础。板书:9.我和我的家血缘亲人相亲相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