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226727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1.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而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科学家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呈现出暗-亮-暗三层结构,大胆提出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C.在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使用酒精来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中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 A.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 B.受到刺橄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运动是单向

2、的 D.动物体内唾液淀粉酶的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3.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过程中只衙要di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C.囊性纤维病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D.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4.新华网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娱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该

3、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己经产生了生殖隔离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海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该蜣螂在生态系统中仅作为捕含者而存在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5.下列关子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和破损细胞的淸除需免疫系统参与B.自身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抗原C.浆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T细胞不能D.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6.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个耗能的过程B.农业上可以应用赤霉素打破种子的休眠C.2,4-D是一种具有与生长紊相似的生理效应的植物激素D.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

4、达的结果29.(10分)回答下列问题:(1)高等植物细胞内光反应过程发生在_上,光反应产生的ATP(填“能或不能”;)运出所在的细胞器。(2)在人教版教材的“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分离色素的滤纸条上有四条色素带,这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_,它主要吸收_光。(3)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某绿色植物吸收与释放C02速率的曲线图。分析回答: 在正常光照、温度为5时,图中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吸收C02的速率为_,此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原料C02的来源有_。若每天进行12小时光照,温度均保持在G点(c、d两曲线的交叉点)对应的温度条件下,图中植物长势是否良好?_(填“是或否”),原因

5、是_。30.(8 分)寨卡病毐是RNA病毒,该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回答下列问题:(1)胚胎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神经元,其根本原因是_。一个神经元能通过轴突末端与其自身树突形成突触进行调节,这体现了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_调节。(2)研制中的寨卡DNA疫苗含有一段根据寨卡病毐设计的DNA片段,注射到猕猴体内后,某些细胞会分泌出很多类似寨卡病毒的小粒子,这些小粒子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据此分析,DNA疫苗和传统疫苗的区别之一是DNA疫苗本身不能充当_,不直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有报道称,寨卡病毒感染成年人,可引起患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引发

6、中风,该疾病属于_(填“免疫功能缺陷”、“自身免疫病”或“过敏反应”)。31.(9分)红鳍银鲫为杂食性鱼类,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是开发前景广阔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在人工池塘养殖时,主要投喂水蚯蚓、红虫和菜叶等饵料。回答下列问题:(1)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包括_。人工池塘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生物,群落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_。(2)输入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_。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较低。(3)红鳍银鲫成鱼银鳞闪亮具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红鳍银鲫种群大小的变化会改变其_(填“基因”、“物种”或“生态系统”)多样性。32.(12 分

7、)已知某高等植物具有叶缘(深裂、浅裂)和叶形(心形、条形)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3对基因独立遗传。取一株深裂心形叶植株与一株浅裂条形叶植株进行杂交,F1为深裂心形叶与浅裂心形叶植株。让F1中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F2共有960株,其中深裂心形叶360株,深裂条形叶280株,浅裂心形叶180株,浅裂条形叶140株。回答下列问题:(1)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依据是_。在叶缘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2)F2中深裂与浅裂的性状分离比不为3:1,且已测知F2中深裂植株全为杂合子,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3)让F1中浅裂心

8、形叶植株自交,所得后代的基因型有_种。若对F1深裂心形叶植株进行测交,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37.【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部分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如秸秆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构成植物细胞的_,其单体为_。(2)纤维素的分解需要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即C1酶、C2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3)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激流程如下:(一)土壤取样(二)选择培养(三)梯度稀释(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五)挑选菌落。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属于_培养基;该过程中步

9、骤(二)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_,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_。(4)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被燃烧,科学家建议通过秸轩沼气池来利用秸秆,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有甲烷菌,甲烷菌的代谢类型最可能为_。通过沼气池利用秸秆的优点是_。38.【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以下是有关现代生物科技的两个问题,请回答:I.下面是与动物细胞工程有关的问题,请分析回答:(1)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首先要将动物组织剪碎,然后用_处理,以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2)气体环埃中CO2的作用是_。(3)应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10代以后细胞可能发生_。

10、(4)单克隆抗体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_的特点。II 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PstI、SmaI、EcoRI,ApaI等为限制质粒和抗病基因上的箭头表示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下图表示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酶切点。限制酶PstISmaIEcoRIApaI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CTGCAGGACGTCCCCGGGGGGCCCGAATTCCTTAAGGGGCCCCCCGGG(2)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利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已导入重组质粒的香叛細胞。由此推断重组质粒中应含有_基因,作为标记基因。(3)、阶段是否可使用同种培养基?_理综生物评分细则1.B 2.

11、A 3. A 4.D 5.C 6.C29.(10分,除特别说明每空1分)(1)类囊体薄膜 不能 (2)叶绿素b 红光和蓝紫(3)1.5mg/h (2分,其中数值1分,单位1分) 外界环境和线粒体(2分) 否 有机物的积累量等于030.(8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基因选择性表达(1分) 反馈(“负反馈”1分,“正反馈”1分)(2)记忆(B)细胞(1分)、浆细胞(1分)抗原 (3)自身免疫病(1分)31.(9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分解者(1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分) 利用空间(1分)和资源(1分)的能力(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分) 和饵料中的化学能(1分,漏“饵料中的”不扣

12、分) 抵抗力(1分)(3)直接(1分) 基因(1分)32.(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叶形(1分) F1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的F2中,心形叶植株:条形叶植株=9:7 深裂(1分)(2)显性(控制深裂的基因)纯合致死(其他合理解释可酌情给分)(3)9深裂心形叶:深裂条形叶:浅裂心形叶:浅裂条形叶=1:3 :1:3(4分、表现型2分,对应比例2分)37.(15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细胞壁 葡萄糖(1分)(2)纤维二塘(3)固体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 便于形成单个的菌落(4)异养厌氧型 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不汚染环境38.(15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I (1)胰蛋白酶(2)维持培养液pH(3)遗传物质的突变(答遗传物质的改变也可)(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II (1)不能 不能 (2)抗卡那霉素 (3)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