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设计的缘起及其表达方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18199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性化设计的缘起及其表达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性化设计的缘起及其表达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性化设计的缘起及其表达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性化设计的缘起及其表达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性化设计的缘起及其表达方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性化设计的缘起及其表达方式一、人性化设计思潮的缘起与本质人性化设计理念是人类自身需求动态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正如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所揭示的:人类在相对满足了胜利需要、安全需要的低层次需求之后,必然会产生较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意味着为人类服务而生的工业产品也相对应地走出由简单实用到精神文化享受的人性化诉求之路。人性化产品设计理念是指在产品设计时力求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整合思考,使产品同时满足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和心理需求。人性化设计核心是将人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要求产品的造型、色彩、性能等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实行设计,使人-机高度协调,形成

2、高效、经济、安全的有机系统 1。展开人性化设计的关键是遵循操作安全原则、功能实用原则、结构最优原则和能耗最低原则,亦即在设计时充分尊重使用者对产品功能、认知情感以及环境安全等的诉求。二、人性化设计的功能诉求表达以功能需求为主的产品,其人性化主要体现在舒适性与风格化两个方面。成功的人性化设计首先要在细节中体现对人的关爱。设计师根据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将座椅靠背设计成与脊柱相适合的“S”形曲线,就是典型的体现。当前冰箱设采用上面冷藏、下面冷冻的设计,也是出于对减少人们弯腰次数的人性化考虑。日本及欧美的商家设计和研发的可升降座便器,体现出对老年使用者的关怀。现下正在大力宣传的老年手机,其铃声响、字体大

3、、功能简约的特点,也是设计者反复体味使用者的实际应用感受而产生的设计理念。产品功能设计的风格化则是要满足不同应用群体的需求差异。从触摸屏等新型手机的日新月异,到 mp5电纸书、ipad等数码产品的推陈出新,再到欧式简约风格、温馨田园风格、古朴中式风格等各类家具的等琳琅满目,都是产品功能诉求的多元表达。三、人性化设计的情感诉求表达满足使用者对产品的情感诉求,设计者首先需要通过恰当的艺术手法 创造出符合审美规范的产品形态,激发使用者的爱美之心,从而获得 愉悦的本能情感体验。各类日用品能够设计成或憨厚、或可爱的卡通 形象以提升生活情趣,藤制座椅设计成树根或者吊篮的形态以亲近自 然,儿童座椅靠背设计成

4、茁壮成长的树苗以表达祝愿,客厅的沙发设 计成张开的双臂以制造温馨的气氛,洗脸池设计成青花瓷碗的样式以 体现古朴典雅的风格,甚至能够通过产品的D I Y功能由使用者自行 创造出个性化的产品形态。利用色彩的冷暖感、强弱感、软硬感,能够赋予产品或明快、或沉静、 或质朴、或华丽的气质,引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鸣。用高对比度和亮度 的色彩作为儿童家具和用品的主色调,能够很好地符合其心理感知特 征。适当使用鲜亮的色彩消除办公家具容易造成的单调刻板的印象, 从而改善对工作环境的体验。采用米黄、棕色等中明度的暖色或者木 质、竹质家具的本色作为老年家具的色调,则能有效增加生活环境的 舒适感。四、人性化设计的安全诉求表

5、达任何工业产品都无法脱离材料而空谈以人为本,所以材料的选择是满 足产品安全诉求的必然渠道。产品应用安全尤其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 产品设计上。例如,利用反光、夜光材料作为夜间工勤人员的工作服, 提升作业安全性;利用高柔软性和高防滑性的材料制作体育用品,防 止不必要的生理损伤;利用具有防撕裂及防虫功能的材料满足野外作 业的需要;利用聚丙烯材料制作隔热杯套,防止烫伤;利用纳米材料 抗菌、自洁、防静电的特点研发婴儿用品,选择不反光的木质纤维材 料制作老年人家具,从而达到降噪和防眩晕的效果等。产品健康安全是安全诉求的更高层次的表达。当前被大力推广的“绿 色材料”正是从材料的获取、应用以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入手,达到净 化吸收和促动健康的作用。例如,利用天然硅酸盐材料制作的绿色陶 瓷、绿色玻璃作为现代家具的主要配料。利用可食性包装膜(如大家 所熟悉的包装糖果的糯米纸及包装冰激淋的玉米烘烤杯)、天然植物 纤维的纸材料以及可降解材料作为食物及其他工业产品的包装材料。 利用竹材制作家具、灯具及日用产品,既符合环保健康的要求,又能 够体现“谦谦君子”的精神特质。五、结语人性化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既是一种理念,也需要设计者 通过科学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将其体现到产品设计的细节之中。人性化设计的缘起及其表达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