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08757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8一、单项选择题1语言和言语不同,语言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言语过程 D交流活动2言语和语言不同,言语是( )。A社会现象 B自然现象 C交流活动 D民族语言3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正确的表述是( )。A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B理解语言和语言表达同时、同步产生C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先,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后D理解语言是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7儿童语音形成的现实条件是( )。A环境 B遗传素质 C语音模仿 D语音强化8听觉开始积极参加到发音过程的语音形成阶段是( )。A出现嗓音 B出现啊咕声 C出现喃

2、喃语声 D开始发出语音9婴儿最初掌握语音是通过( )学会的。A辨音 B自发 C强化 D模仿10幼儿语音发展阶段,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 )。A同时出现 B元音在先,辅音在后C辅音在先,元音在后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1下列各项表述, ( )不表现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A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并意识到自己发音弱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C评价他人的发音,追求自己发音准确D意识到同音字有不同意义15儿童能够理解和使用较复杂的复合词,本质上是( )的表现。A发音器官成熟 B词汇量增加 C形象思维发展 D逻辑思维发展16幼儿语法意识从( )开始明显出现。A2岁 B3岁 C4岁 D5岁17根据幼儿

3、心理发展特点, “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 )。A培养读写兴趣 B严格要求C主要指出缺点和不足 D尽可能多识字18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 )。A02岁 B13岁 C34岁 D45岁19从言语功能上讲,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这是( )。A调节功能 B游戏功能 C交际功能 D问题功能20幼儿语法掌握过程中,结构变化不包括( )。A逐渐分化 B逐步严谨 C副词运用D语法意识来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二、填空题1_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2_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3幼儿的言语发展主要表现为_的发展。4幼儿期

4、出现了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_。5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主要有_、_两种。6幼儿对语法的意识从_开始明显出现。7_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8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言语归为两大类:_和_。9语言是一种_现象,言语是一种_现象。10从功能看,内部言语的特点是不作为交流的工具,是对自己的言语,因此,又称_。三、名词解释1语言2言语3内部言语4语音意识四、简答题1说明鼓励言语创造性应注意的问题。2简要说明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3简要谈谈言语的表现形式。4简述言语与语言的关系。5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6简述幼儿识字的特点

5、。7简述幼儿书写的准备。五、论述题7论述幼儿言语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8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六、案例分析1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2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心急如焚地来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招呼她坐下,她急不可待地对医生说: “医生,我的孩子4岁半了,近来表现一反常态。前几天,有位同学来到我家,问他:“爸爸喜欢你还是妈妈喜欢你?”他说:“爸爸喜欢你”弄得这位尚未结婚的朋友(女)满脸尴尬。”“昨天在公园玩滑梯,我让他回家,他却说让我替小狗玩一次唉!这孩子这

6、么小就真急死人啦!”心理医生说: “不用急,不是小孩有问题,而是大人有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位年轻妈妈听后,顿时开朗了许多。根据上面的案例,回答下面问题:(1)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了什么?(2)材料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孩子的什么?(3)你认为医生应对这位妈妈说些什么?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语言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一种社会现象。2C言语活动是用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际。3A幼儿言语的发展是理解在先表达在后。4A儿童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5B问题言语和游戏言语是幼儿自言自语的表现的两种形式。6D遗传素质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7A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条件。8C喃喃语声的出现意

7、味着听觉开始积极参加到发音过程。9D婴儿首先通过模仿学会语音。10A在幼儿语音发展阶段,元音和辅音是同时出现的。11B能比较稳定性地、正确地叫爸爸说明幼儿言语能力,不说明语音意识。12D在幼儿言语的自我调节机制中,没有言语触觉调节一说。13A在幼儿词汇使用中,以名词为最早,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14B幼儿词汇中使用动词的频率最高。15D儿童言语本质是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l 6C幼儿语法意识从4岁开始明显出现。17A“前读写”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兴趣。18D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45岁。19A儿童在幼儿园想妈妈时说“我不哭”,是儿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志,体现了言语的调节功

8、能。20C儿童语法结构变化不包括副词运用。二、填空题1语言 2言语 3口语 4出声的自言自语 5游戏言语 问题言语 64岁7内部言语8自我中心言语社会化言语 9社会心理 10自我中心言语三、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2言语:言语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儿童言语发展,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和别人交往。3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

9、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4语音意识:幼儿语音意识,指对语音的自觉态度。儿童语音意识的发生,使儿童把语言活动作为自觉的活动,能够有意地控制自己的发音活动,对于幼儿学习正确发音、普通话以至外语,都有重要作用。四、简答题1鼓励幼小儿童言语的创造性,就要在和儿童言语交往过程中,适应幼儿言语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1)语音、语调特征:高音调,夸张的语调。(2)句法特征:句子较短,较少修饰形式,较少复合句、从属句,层次少,实词较多,虚词较少。 (3)语句特征:较多疑问句和祈使句,言语较清晰、流利,较多重复。2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和难点如下:(1)幼儿期(36岁)是

10、能够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的年龄。(2)发音错误的集中点:辅音、发音方式。(3)发音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原因是:生理原因,生理上不成熟,不能恰当支配发音器官,不善于掌握发音部位和方法;语言环境,主要是方言的使用。3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可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三类。(1)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例如,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聊天、老师的讲课、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等。幼儿主要是口头言语。(2)书面言语是人借助于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也就是写出的文字、看到的文字。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写作、朗读、默读。书面言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

11、限制。(3)内部言语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自己默默无声地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4言语即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通过言语活动互相交往,交流思想。儿童言语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掌握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能够越来越完善地运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受制于他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因此,离开语言就不会有言语活动;另一方面,语言又是在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

12、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可见语言和言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5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幼儿的语言也是为交际而产生,在交际过程中发展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即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幼儿说话和学习语言,主要是为了能和别人交流,其中包含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表示不满、请求或命令别人做事、保持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知识、发表见解等需要。(2)语言是思维的武器,个体言语水平影响其思维过程。由于语言的参与,使幼儿认识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语言在感知中的概括作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具体表现为:借助词可以把

13、感知的事物及其属性标示出来。通过语词使感知到的东西成为理解了的事物。借助词将相似的物体及其特征加以比较,易于找出并辨别各种物体的差别。借助词可分出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点。借助词能概括地感知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易于认识事物的共同特征,而且可以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认识同类的未知事物。(3)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功能,即自我调节功能,是和其概括功能_自觉的分析综合功能密切联系的。幼儿只有对自己的认识过程的种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才能对认识过程进行调节。6幼儿识字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学识字的过程:泛化阶段;识字阶段;再现阶段。幼儿识字主要处于前两

14、阶段,是对字的再认。对字的再现,实际上已经进入写字阶段,默写阶段。(2)儿童识字的泛化阶段:字是视觉形象,幼儿对视觉形象感知的发展服从于从笼统到具体的规律;幼儿最初把字当图谱。(3)儿童识字阶段:儿童多次接触某个字或某些字时,他的感知活动从笼统到分化,就可以认识一些字;儿童识字特点是:容易混淆,对字形的细节难以分化;对字义认识的概括水平低。幼儿容易认识的字的特征:字大而清楚;与响亮的语音同时出现;有形象作为辨认的支柱;字形结构简单;多次重复;与情绪和兴趣相联系。7幼儿书写的准备过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通过绘画活动,提高画线条的力度和流畅性;通过日常生活的自我服务和劳动任务,培养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2)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幼儿对空间知觉和方位知觉的发展不足,导致不能写出正确字形。应在行动和动作的空间和方位知觉方面、形体的空间和方位知觉的辨别能力上对幼儿进行培养。(3)对笔顺的掌握。(4)正确的执笔姿势。此外,书写与识字能力的准备有关,写字的准备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