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精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086476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炉的原理与维修(精品)(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原理简介原理简介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铁质锅底部的磁条形成闭合回路时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体的铁分子高速运动产生热量,然后加 热锅中的食物.二、电磁炉的原理方块图220V/50HZ输入熔断器平衡滤波1:3000互感器桥式整流扼流圈滤波电磁线盘(LC回路)IGBT过欠压检测电流检测反馈锅具材质识别同步检测调整反压抑制驱动回路闭环振荡回路IGBT过热保护PWM输出功率调整主控CPU炉面温度检测控制面板至风机至蜂鸣电压变换整流回路18V至风扇5V到CPU18V至驱动浪涌检测三磁炉工作原理说明1、 主回路图中整流桥BI将工频(50HZ)电压变成

2、脉动直流电压,L1为扼流圈,L2是电磁线圈,IGBT由控制电路发出的矩形脉冲驱动,IGBT导通时,流过L2的电流迅速增加。IGBT截止时,L2、C21发生串联谐振,IGBT的C极对地产生高压脉冲。当该脉冲降至为零时,驱动脉冲再次加到IGBT上使之导通。上述过程周而复始,最终产25KHZ左右的主频电磁波,使陶瓷板上放置的铁质锅底感应出涡流并使锅发热。串联谐振的频率取之L2、C21的参数。C5为电源滤波电容。CNR1为压敏电阻(突波吸收器),当AC电源电压因故突然升高时,瞬间短路,使保险丝迅速熔断,以保护电路。2、 副电源开关电源提供有+5V,+18V两种稳压回路,其中桥式整流后的+18V供IGB

3、T的驱动回路,同步比较IC LM339和风扇驱动回路使用,由三端稳压电路稳压后的+5V供主控MCU使用。3、 冷却风扇当电源接通时主控IC发出风扇驱动信号(FAN),使风扇持续转动,吸入外冷空气至机体内,再从机体后侧排出热空气,以达至机内散热目的,避免零件因高温工作环境造成损坏故障。当风扇停转或散热不良,IGBT表贴热敏电阻将超温信号传送到CPU,停止加热,实现保护。通电瞬间CPU会发出一个风扇检测信号,以后整机正常运行时CPU发出风扇驱动信号使其工作。4、 定温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 该电路主要功能为依据置于陶板下方的热敏电阻(RT1)和IGBT上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感测温度而改变电阻的一随

4、温度变化的电压单位传送至主控IC(CPU),CPU经A/D转换后对照温度设定值比较而作出运行或停止运行信号。5、 主控IC(CPU)主要功能 18脚主控IC主要功能如下: (1)电源ON/OFF切换控制 (2)加热火力/定温温度控制 (3)各种自动功能的控制 (4)无负载检知及自动关机 (5)按键功能输入检知 (6)机内温升过高保护 (7)锅具检知 (8)炉面过热告知 (9)散热风扇控制 (10)各种面板显示的控制6、负载电流检知电路 该电路中T2(互感器)串接在DB(桥式整流器)前的线路上,因此T2二次侧的AC电压可反映输入电流的变化,此AC电压再经D13、D14、D15、D5全波整流为DC

5、电压,该电压经分压后直接送CPU的AD转换后,CPU根据转换后的AD值判断电流大小经软件计算功率并控制PWM输出大小来控制功率及检知负载7、驱动电路 该电路将来自脉宽调整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IGBT开启和关闭的信号强度,输入脉冲宽度愈宽IGBT开启时间愈长。线盘锅具输出功率愈大,即火力愈高。8、同步振荡回路 由R27 、R18 、R4、R11、 R9、R12、R13、C10、C7、C11和LM339组成同步检测回路 由D7、R3、R5、C27组成的振荡电路(锯齿波发生器)振荡频率在PWM的调制 下与锅具工作频率实现同步,经339第14脚输出同步脉冲至驱动实现平稳运行。9、浪涌保护电

6、路由R1、R6、R14、R10、C29、C25、C17组成的浪涌保护电路。 当浪涌过高时,339 2脚输出低电平,一方面通知MUC停功率,另一方面通过D10把K信号关断,关闭驱功输出。10、动态电压检测电路D1、D2、R2、R7、和DB的两端组成的电压检测电路,由CPU直接将整流后脉动波AD转换后,检测电源电压是否在150V270V范围。11、瞬间高压控制R12、R13、R19和LM339组成,反压正常时该电路不起作用,当有瞬间高压超过1100V 时,339 1脚输出低电位,拉低PWM,降低输出功率,控制反压,保护IGBT,不会过压击穿。电磁炉适用机型ZS-9 ZS-53 ZS-65 ZS-6

7、6 ZS-58 ZS-59 ZS-51 ZS-61 电磁炉适用机型ZS-9 ZS-53 ZS-65 ZS-66 ZS-58 ZS-59 ZS-51 ZS-61故障现像排除故障1、显示EO,不加热1)、检查焊点是否有脱焊、虚焊、氧化;2)、检查互感器是否良好(使用万用表2K档位测量,初级线圈是短路,次级线圈阻值为715);3)、检查二级管D5、D13、D14、D15(4148)是否有氧化或变质发白;(使用万用表 档位测量二级管,红笔测量二级管正级,黑笔测量二级管负极, 万用表显示550-650阻值。)4)、检查三级管Q6、Q7、Q2(8050)、Q3(8550)和稳压二极管D12(20V)是否良

8、好;(使用万用表 档位测量是否有短路现象)5)、检查电阻R4(330K)、R27(300K)、R18(300K)阻值是否正确;(使用万用表2M档位测量,测量阻值是否有偏差。)6)、检查CBB电容C22(5uF/400V)、C21(0.27uF/1200V), 是否虚焊,外观是否有爆裂痕迹,或容量变质,用替换法更换。7)、检查LM339脚位电压是否正确; (使用万用表20V档位测量LM339脚电压为3.8V左右,脚电压为2.3V左右,脚为5V)如以上电压点没有电压,更换LM339。8)、检查芯片电压测量;(使用万用表20V档位测量芯片脚电压为5V,脚电压为1.95V)如以上电压不正常,更换芯片。

9、2、显示E1或E21)、检查插座电压是否150V-270V之间,电压低于150V显示“E1”,电压高于270V显示“E2”2)、检查5V电压是否正常(用万用表20V档位测试);3)、检查电阻R2(820K)、R7(8.2K)阻值是有偏差,若有偏差则更换;4)、检查芯片脚电压为1.95V.如不正常,更换芯片。3、显示E31)、检查使用锅具是否符合电磁路锅具标准,底座最大直径26cm;2)、检查C13(104)是否漏电,如有更换;3)、检查热敏电阻,阻值是否正常,热敏电阻在室温为25度时阻值为100K,25度以下阻值变大,25度以上阻值相应减小。4、显示E4检查传感器插头是否插稳,发热盘传感器是否

10、开路或阻值变质,查C13(104)是否漏电。5、显示E51)、检查IGBT是否固定在散热片上,或添加导热硅脂;2)、检查风扇转速是否降低或不能转动.3)、吸风口与出风口是否有阻物或油烟太多,如果有请用干布抹干净,保持良好的排风效果;4)、检查出风口距离是否10cm;5)、检查C12(104)是否漏电,如有更换。6、显示E61)、检查IGBT热敏电阻是否开路, (使用万用表200K档位测量,温度在25以下,热敏电阻阻值为100K,在30以上温度测量阻值为70K)。2)、检查芯片第脚电压是否正常(在室温为25标准电压为0.25左右);如果不正常查电阻R15(5.1K)、电容C12、芯片、热敏电阻等

11、元件是否正常。7、插电无反应,电源灯不亮1)、检查插座是否有电压;2)、检查保险管、电感L3(330uH)是否开路。(使用万用表 档位测量,万用表显示数据为零,甚至发出“B B”声为良好)3)、检查IGBT、桥堆是否良好(使用万用表 档位检测IGBT、桥堆等元件是否有短路等现象);4)、检查稳压二极管Z2 (18V)输出是否正常(若不正常更换Viper12A集成或稳压二级管Z2);5)、如果18V电压正常请检查78L05输出是否正常(5V为正常),若不正常更换78L05;6)、检查晶振是否良好(代换法更换晶振)7)、检查芯片脚是否有5V电压(若无5V电压,更换芯片)8、插电跳闸1)、检查保险管

12、是否良好 (使用万用表 档位测量,万用表显示数据显示为零,甚至发出“B B”声 为良好);2)、检查IGBT、桥堆是否良好(使用万用表 档位测量,万用表显示数据为450左右阻值为良好);3)、检查二级管D1、D2(4007)是否良好(使用万用表 档位测量二级管,红笔测量二级管正级,黑笔测量二级管负极, 万用表显示550-650阻值,说明良好。)4)、检查三级管Q2(8050)、Q3(8550)是否良好. (使用万用表 档位测量是否短路现象)9、风扇有异声或不转1)、风扇扇叶是否断裂; 2)、是否有异物干扰; 3)、风叶变形,有质量问题或受外力原因造成。(2)风扇不转1)、 风扇18V供电是否开

13、路;2)、 风扇插座及连线是否开路,风扇扇叶是否卡死;3)、 风扇电机因缺油干涸损坏;4)| 风扇驱动三极管Q1(8050),CE极开路或BE极短路。5)、18脚单片机15脚输出口在开机状态无高电平输出,I/O口损坏。(3)风扇上电自转失控 1)、 驱动三极管Q1(8050) CE极短路。 2)、 单片机输出口损坏,一直保持高电平。10、功率不能调大或调小1)功率“加,减”按键是否失控,而其它功能档可调节,换按键;2)、检查功率调节电位器RW17(500)是否接触不良/开路;3)、检查电流互感器T2是否变质/漏电;4)、检查二极管D5、D13、D14、D15 四个IN4148其中是否开路或短路

14、;5)、检查微晶板表面与线盘表面之间间距是否在正常范围1011mm。6)、检查线盘是否变形,表面是否变黑。7)、检查PWM滤波电容C16(10UF/16V)是否漏电。8)、检查C22 (5UF/400V)高压滤波电容容量是否变小。9)、查电压检测回路电容C14(104J)是否漏电,电阻R2(820K)阻值是否变大,二极管D3(4007)是否击穿。11、功率不稳定1)、用万用表测电网是否波动太大,使浪涌保护功作;2)、检查C22(5UF/400V)、C21(0.27UF/1200V)高压电容引脚是否虚焊打火,线盘接线端是否松动打火,造成单片机保护。 3)、检查插座插头是否松动打火。4)、查C22 (5uF/400V)高压电容容量是否减小。5)、查供电 18V、5V是否正常,代换LM339。12、工作过程中锅底有异响1)、检查电容C8(220UF/25V)、C9(220UF/25V)、C24(220UF/25V)、C19(220UF/25V)容量是否漏电等不良现象;2)、检查芯片脚输出PWM信号是否正常;3)、检查电容C16(10UF/16V)是否漏电。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