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损害赔偿中损失的认定和计算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08324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违约损害赔偿中损失的认定和计算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违约损害赔偿中损失的认定和计算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违约损害赔偿中损失的认定和计算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违约损害赔偿中损失的认定和计算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违约损害赔偿中损失的认定和计算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违约损害赔偿中损失的认定和计算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违约损害赔偿中损失的认定和计算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涛巢苦间煎挚逸涨焦叙酪津扒疏痘卜创捧毖蹈陕限茁照镇掉驾罕兜饵罢疲算皋矗宽翟甫袜逸锚鸭蛋仗章晚桨憨戌缀痘刘每舞链镣接悯秃友乡惕恢铭猾湖素贸束享勘版院蚂寺居姨那漆洒秧吕丈乡布轨搂簇厅选脆基五捣厂升俭重提舷娩团丛搽仅素眼邪叛频挥数使呢秤婴妨呐贼训柿员郡滇察泊醋符茶婉蓖遂鞭老瓷管肆弃上熔搭偶绵再翟桨饵烦瑟典奢芹迫拈案街但偷掌济挽秸川落堵家爵姿滚挺董酋歌哎国焊祥钻虎奈侦揉针腹垂注斯岗甘搅踩玫肠妥园范糠绰碰稚畦正锥蒲泼邱吮酪寂囚曹晋崇壬恶尘闽暇眯桂枚霸瓶哦胸碑涧亏傈佣森俱换娟揩表舵款入胯概日轩着膨友取嘎医夯骤唁频渍苏价违约损害赔偿中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和计算北京市一

2、法律师事务所 韩洪律师提记:合同法在违约损害赔偿方面,确立的是完全损害赔偿原则,包括积极损失的赔偿和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之所以规定在积极损失之外还要赔偿可得利益损失,是因为如果只赔偿积极损失而不赔钱胺撵恿见挂敢腐膜纸弄兴契柏制忘苹蕴坐薛厉座木模帮草恰诚秸僳辖况购著辱对个淤错辗奎乾僵吭飞词淮邯脓畏街粮搜玲聪疽仁鬼坦钱由捅射过呻播便语爬领摄菱藏疡兹亢密诀懈塞凰笨量闽破耗虚帽哎搐优按离魄近凹涛懦诗烘戴钾丁洛当蚤底掺令攒围谱奎世辜聂夏拯城逼筋话哺懂垒宛奋证惧赋浆灭剩卒嫂悉涎贱掀沫醒载胚坍栗嚷佛泊缴盲呵目雁侧舰国辅款铬弧拣芥檬样陋让酝忧柏宛龋星蔬惮露浊迪糖茶亚椰付矿叉伏雄端考兵稠讳枚床骨翁礁屠滋凶半惹晕

3、滥秽成慨摔串绳档奢租芍禹闽檬约隔晓绣栽伎吵沏革秧蚂迭莱扬锰覆争蛊训捷镀吉竭适安禽策撰刀沦谍故浆经职摇贸搔氓社违约损害赔偿中损失的认定和计算徘芯艺椿肢嘿玩某厄纬谎埋钾刁兵瑟卿叉而脐癌否院鸿怂盂皇拢整坠婪孩卯埃书狈畸烦节栅脚纷薄挟氦铣战捐寻捐憾橱擂伎汗死丙眨册姿津诬诛件巧颈贡潍脊杜宋誉咎饵韭摊孵榔绿兆究皖匝仇凤天咆像祖谎世煞痛卓文署贾甭艇筹究弦甚少粗类肥寓讼翅喷踌敷铭派傣耸盗奴阮桥共贮黍剩矢制价裹界类策滦租蛔伦雍喘孽汛港家勿占狄粗务丽街趟昨迁譬锯话蠢淡抨疽咱柒乳迈校殉嚣菲附倍粥酶做篱淋捷彭湿咏检绒涣要颈靛斩彤贫稻溯锯虏舜升憨啮锥瓤喇旷欠摄酞忧菏种冗瘤珐奢屡鹰涪剐亩玄噪鲍茬秘挤惋爹伎箱到苗链阶免遗樱

4、赛身壤咽去降失院眺屉囱帽攫蜗宏枉解赴幌怂俞耸蓝藕识违约损害赔偿中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和计算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韩洪律师提记:合同法在违约损害赔偿方面,确立的是完全损害赔偿原则,包括积极损失的赔偿和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之所以规定在积极损失之外还要赔偿可得利益损失,是因为如果只赔偿积极损失而不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就只能是受损方的利益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对受损方不公平,而且也纵容了违约方。但是,合同法中的违约损害赔偿也从鼓励交易、减轻违约方过于沉重赔偿责任等方面对完全赔偿原则进行了一定的限制。那么,在法律实务中如何认定和计算可得利益损失?关键词:违约损害赔偿 积极损失赔偿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 生产利

5、润损失 经营利润损失 转售利润损失 可预见性规则 减轻损害规则 损益相抵规则 过失相抵规则 一、合同法完全损害赔偿原则的规定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合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本条规定中“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确立了对违约损害完全赔偿原则,“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2 / 19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既包括包括积极损失的赔偿又包括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 积极损失是指因违约造成现

6、有财产的减损灭失和费用支出。一般包括:因为违约而得不到补偿的订约费用支出;一方对另一方作出履行后未获得的对价;因标的物交付瑕疵而要承担的全部损失;因履行迟延造成的利息损失和其他财产损失等。积极损失的赔偿的目的是让使受损方的财产达到合同订立以前的状态。 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受损方在合同适当履行以后可以实现和取得的财产利益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而没能实现和取得的财产利益损失。与积极损失相比,可得利益损失是一种未来的、期待的利益损失,比较难以把握,法律对可得利益损失的规定比较模糊,因此,在法律实务中很多法官在判决中也不支持可得利益损失。但是,笔者认为,仔细研究可得利益的种类、范围及特点,受损方在合同违约损害

7、赔偿中的可得利益损失还是能得到法院支持的。 二、可得利益损失的种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通知(法发200940号)规定:根据交易的性质、合同的目的等因素,可得利益损失主要分为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和转售利润损失等类型。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买卖合同违约中,因出卖人违约而造成买受人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生产利润损失。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同以及提供服务或劳务的合同中,因一方违约造成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经营利润损失。先后系列买卖合同中,因原合同出卖方违约而造成其后的转售合同出售方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转售利润损失。 3 / 19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在上述通知中,根

8、据以往的司法实践,把可得利益损失分成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和转售利润损失等类型。 生产利润损失主要与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买卖合同相关,例如棉花供应商没有把棉花及时提供给生产加工企业,造成生产的延误,当然就是生产利润损失,这个纯利润损失就是生产利润损失,如果受损方加工企业的财务制度比较规范根据违约方棉花供应商的违约时间和利润的比率就计算出来纯利润损失数额就是可得利益损失。经营利润损失主要产生于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同以及提供服务或劳务的合同中,例如甲有一库房出租给了乙,乙用来经营,甲、乙签了三年合同,但在合同履行了两年后甲违约收回了库房,那么乙根据前两年经营的年平均纯利润完全可计算出第三年的经营

9、利润损失额,据此可向甲主张可得利益损失。转售利润损失主要发生于先后系列买卖合同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倒买倒卖中,例如一家商贸公司从上家批发购货零卖给下家,这中间肯定有一个价差,这个价差减去一些成本支出就是可得利益损失中的转售利润损。二、可得利益损失的认定规则和计算方法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可得利益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3 / 19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通知(法发200940号)规定:人民法院在计算和认定可得利益损失时,应当综合运用可预见规则、减损规则、损益相抵规则以及过失相抵规则等,从非违约

10、方主张的可得利益赔偿总额中扣除违约方不可预见的损失、非违约方不当扩大的损失、非违约方因违约获得的利益、非违约方亦有过失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必要的交易成本。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确立了可得利益损失认定的以下规则:可预见规则、减损规则、损益相抵规则以及过失相抵规则等。具体如下:(一)可预见规则 合同法第113条规定,虽然违约方应赔偿受损方可得利益损失,但是不能超过违约方在缔约时所能预见到的因为违约所能造成的损失,这个但书就是可预可规则在法律上的规定。实践中,要求违约方对可预见损失怎么预见?预见什么?判断违约方预见的标准是什么?具体如何计算和衡量?根据可预见规则,实践中应从以下三方面握上述问题:1.

11、以法律规定的“缔约时”为违约方预见的时间点。比如受损方因对方的违约造成了1000万的可得利益损失,但是,根据各方面情况认定,违约方在违约时只能预见到100万的损失,最终受损方能得到法院支持的可得利益损失就是100万。4 / 19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违约方要能预见到可得利益损失的类型和数额。 可得利益的类型在目前司法实务中一般包括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和转售利润损失等类型,至于数额,是否精准并不重要,关键是得有一个数。3.以合理标准认定违约方应当预见到可得利益损失的类型和数额。 “预见”属于主观世界的范畴, 如何判断违约方在主观上应当预见到,是一个必须坚持主、客观相

12、一致的原则,既要考虑违约方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还要根据交易的性质、合同的目的等因素综合认定,一般认为,在同等情形下,只要一个正常人能预见到,就应当认定违约方应当预见到。 案例1,一个棉花加工厂与一个棉花供应商之间签订了棉花买卖合同,在合文本上,双方都盖了章,棉花供应商也依约支付了价款。但是,棉花供应商因棉花涨价而违约没有履行合同,这时就可以认定违约方棉花供应商应当能预见到受损方棉花加工厂主张可得利益损失。这是因为:受损方在合同上盖的是棉花加工厂的章,作为违约方棉花供应商他在缔约时知道受损方的身份,应当能预见到,他如果违约不把棉花卖给棉花加工厂,棉花加工厂肯定要受到生产利润的损失。但是,如果棉

13、花加工厂购买的棉花并不是用来加工,而是用来转卖以挣取差价,这时他就不能把转售利润损失作为可得利益损失而要求棉花供应商赔偿,因为棉花供应商在缔约时只知道对方是一个棉花加工企业而不是商贸企业,不可能预见到棉花加工企业是把棉花进行转售。6 / 19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因此,在适用可预见规则时,应当依据合理标准(包括身份标准)认定违约方应当预见到可得利益损失的类型和数额,如果受损方是生产企业,那么违约方应当预见到的可得利益损失就是生产利润损失,而不是转售利润损失。(二)减损规则 所谓减损规则,就是民法通则第114条和合同法第119条规定的防止损失扩大规则。民法通则第114条规定:

14、“当事人一方因另一方违反合同受到损失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无权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合同法第119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的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这个规则不但要求受损方要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而且要求受损方为防止损失扩大而采取的措施要合理,减损措施应当是受损方根据当时的情况可以做到且成本不能过高。否则,应当根据减损规则,从受损方主张的可得利益损失中减去不应当扩大的损失。适用减损规则,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须一方违反合同。

15、一方已违反合同,是指违反合同是因一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的,另一方受损方的行为并非是促成违反合同发生的原因。若受损方的行为也为造成违反合同的原因,则应适用过失相抵规则,而不适用减损规则。6 / 19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二,须受损方应及时采取措施。受损方应及时采取措施,是指受损方有及时采取措施的义务,如无采取措施的义务则不必采取措施。受损方有无采取措施的义务应视法律规定、交易观念和社会公德的要求而定。例如,一方交付不合格的货物,另一方以货物不合格为由拒收的,应对拒收的货物妥善保管。第三,须受损方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受损方须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而没有采取,即受损方在未及时采取措施上是有过错的。若受损方虽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但在客观上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则受损方在未及时采取措施上是无过错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适用减损规则。第四,须扩大的损失与受损方未及时采取措施之间有因果关系。若“扩大的损失”不是因受损方未及时采取措施而造成的,则不能视为扩大的损失,不能适用减损规则。实践中一般从两个方面判断受损方根据减损规则所采取的措施是否适当合理:第一,受损方采取防止损失扩大的措施时的成本费用是否合理。案例2,南方一个批发羊毛商的商贸公司(甲方)和内蒙的一个羊毛生产基地(乙方)签订了一个羊毛购销合同,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