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预案—--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4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5586249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案、预案—--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4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方案、预案—--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4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方案、预案—--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4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方案、预案—--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4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方案、预案—--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4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案、预案—--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案、预案—--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汇编4(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配制稀酸时,应将浓酸眼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不断搅拌。严禁将水倒入酸内。见图5-40。图5- 40(2) 试管加热时,试管口不得对人,刚加热过的玻璃仪器不得接触皮肤及冷水。(3) 蒸馏易挥发和易燃液体时,应采用热水浴法或其他适当方法。严禁用火焰加热方法。(4) 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高度不应超过烧杯的2/3。(5) 开启强碱容器和溶解强碱时,应戴橡胶手套、口罩和眼镜,并用专用工具。(6) 打碎大块强碱时,应先用废布包住,细块不应飞出。(7) 从酸槽或酸储存箱中取出酸液时,应采用负压抽吸、泵输送或自流方式输送。(8) 在室内用酸瓶倒酸时,下面应放较大的耐腐蚀盆(玻璃盆或陶瓷盆)。(9)

2、严禁使用破碎的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作化学试验。(10) 酸碱槽车用压缩空气顶压卸车时,压力不得超过槽车上用压缩空气顶压卸车。(11) 当浓酸倾撒在地面上时,应先用碱中和,再用水冲洗;或先用土吸收,扫除后再用水冲洗。见图5-41。图5- 41(12) 拆卸酸碱等强腐蚀性设备时,必须先卸掉设备内部压力,防止酸碱喷出伤人。(13) 搬运和使用氨水、联氨时,必须放在密封容器内,不得与人体直接接触。撒落在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刷干净。(14) 氢氟酸应装在聚乙烯或硬橡胶容器内,桶盖密封。严禁放在阳光下暴晒。(15) 水处理设备泄漏时,不得直接用手触摸漏泄点。(16) 参加氢氟酸系统作业人员,工作结束后必须冲洗

3、头面和身体各部。(17) 皮肤溅上氢氟酸液,应用清水冲洗后可涂可的松软膏,眼睛内溅入酸液应用清水冲洗后滴氢化可的松眼药水。(18) 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先用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19) 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先用清水冲洗,再用2%的西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肤。(20) 当浓酸溅到衣服上时,应先用水冲洗,再用2%稀碱液中和后,再用水清洗。见图5-42。图5- 42第六章 中毒与窒息防控第一节 概述 中毒是指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造成伤害。窒息是指因氧气不足、人体缺氧,造成伤害。发电企业有可能中毒、窒息的主要场所有密闭容器内作业、沟道(池)

4、内作业、煤灰斗(仓)作业、危险化学品场所作业、刷(喷)漆作业等。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有:(1) 在受限空间内长时间作业时,因通风不良,缺氧窒息。见图6-1。图6- 1(2) 容器内的有害气体置换、吹扫不彻底,残留气体使人中毒。见图6-2。图6- 2(3) 在容器内作业,因与其连接管道的阀门关闭不严,有害气体串入中毒。见图6-3。图6- 3(4) 在电缆沟、烟道内、管道内长时间作业,因通风不良、空间温度升高,缺氧窒息。见图6-4。图6- 4(5) 水中前池附近因空气流动慢,易积聚氯等有害气体,人员吸入中毒。见图6-5。图6- 5(6) 排污管道、化粪池、地沟内易产生硫化氢、沼气等,人员吸入中毒。见

5、图6-6。图6- 6(7) 长时间未打开的各类井坑等,产生、积聚有害气体人员吸入中毒。见图6-7。图6- 7(8) 原煤(粉)仓内有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人员吸入中毒。见图6-8。图6- 8(9) 脱硫塔内有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人员吸入中毒。见图6-9。图6- 9(10) 当液氨等危险化学品泄露时,人员吸入毒气中毒。见图6-10。图6- 10(11) 危险品储存间、化学试验室长时间积存有害气体,因通风不良,人员吸入中毒。见图6-11。图6- 11(12) 化学人员因操作和防护不当,吸入有害气体,造成中毒、窒息。见图6-12。图6- 12(13) 在室内涂刷油漆(涂料)时,因通风不良,人

6、员长时间吸入有害气体,造成中毒、窒息。见图-13。图6- 13(14) 当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防护不当或救火人员未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吸入大量烟气窒息。见图6-14。图6- 14第二节 个人能力与防护 一、 个人能力要求在可能中毒、窒息场所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作业区域内有毒气体及空气质量情况,学会防护、自救和急救常识。二、 个体防护要求发电企业常用的个体防护用品有防尘口罩、防毒面罩(具)正压式呼吸器、重型防护服。必须选用具有国家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书资质单位的产品,并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1) 使用防尘口罩时,应检查口罩外观完好,过滤器里面的填充过滤材料有效。见图6-15

7、。图6- 15(2) 使用防毒面罩(具)时,应检查面罩外观完好,过滤器里面的填充活性炭或其他过滤材料有效。在容器或水内作业时,禁止使用过滤式防毒面罩(具)。见图6-16。图6- 16(3) 重型防化服。防化服由耐腐蚀材料制作,可防毒气、化学腐蚀品侵袭,常用于发电厂液氨泄漏处理等工作。防化服放置六个月(半年)必须目视检查,每年进行一次气密性检查。其安全使用要求是:1) 防化服不得与火焰及熔化物直接接触。2) 使用前检查防化服外观,确认完好无损后,按以下步骤穿着防化服:首先佩戴空气呼吸器,打开呼吸器阀门;调节呼吸器肩带,戴上面具,再戴调节器,气体进入口向下倾斜45;检查面具的密闭性及气瓶的压力;穿

8、上靴子和防化服,将拉链拉至腰间,拉链两边要平行,戴上袖子; 戴上头盔,拉上拉链,戴上手套。3) 使用时,必须注意头罩与面具(罩)紧密配合,颈扣带、胸部扣扣紧,保证颈部、胸部气密。腰带必须收紧,以减少运动时的“风箱效应”。(4) 正压式呼吸器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1) 必须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2) 必须经地方消防管理部门检验,并有“检验合格证”。检验周期为三年。3) 使用前应检查镜片、系带、背具、各类气阀等完好,并作冲压试验,压力表指示正常(2830MPa),无泄漏现象,气源余压报警器工作正常。见图6-17。图6- 17三、 着装要求(见图6-18)图6- 18(1) 进入粉尘较大的场所作业

9、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2) 进入有害气体的场所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罩。(3) 进入酸气较大的场所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套头式防毒面具。(4) 进入液氨泄漏的场所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穿好重型防化服。第三节 密闭容器内中毒防控 发电企业常见的密闭容器有汽包,加热器,除氧器,凝结器,各类罐、槽、箱、管道等。一、 安全作业现场(1) 必须排尽密闭容器内汽水,对盛装有害气体的应置换和吹扫。(2) 密闭容器与其他管道的连接处应加堵板,可靠隔离。见图6-19。图6- 19(3) 打开密闭容器人口门,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强制通风。见图6-20。图6- 20(4) 检测容器内的有害气体含量

10、不超标。(5) 密闭容器内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6) 密闭容器内的逃生通道必须畅通。见图6-21。图6- 21(7) 凝汽器循环水进水口应加装堵板。(8) 密闭容器内的照明电压小于等于24V,在潮湿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为12V,且保证照明充足。(9) 密闭容器外悬挂“在此工作”提示牌。见图6-22。图6- 22二、 安全作业行为(1) 容器外必须设专人监护,且与容器内的人员定时喊话联系。6-23。图6- 23(2) 容器内有人作业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严禁向容器内输送氧气。见图6-24。图6- 24(3) 进入容器内作业时,必须做好逃生措施。严禁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人员进出容器内。见图6-25

11、。图6- 25(4) 在密闭容器内作业时间较长时,必须采取定时轮换作业方法。(5) 当容器内的人员感到身体不适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见图6-26。图6- 26(6) 当容器内有人中毒、窒息时,施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后,方准进入容器内。见图6-27。图6- 27(7) 在关闭容器的人孔门前,必须清点人数,并喊话确认无人。见图6-28。图6- 28第四节 沟道(池)内中毒防控 发电企业的主要沟道(池)场所有电缆沟、烟道、中水前池、污水池、化粪池、截门井、排污管道、地沟(坑)、地下室等。在沟道(池)内作业时,由于地下的污物、杂质容易发酵,聚集大量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

12、化硫、沼气等),人员吸入中毒、窒息。一、 安全作业现场(1) 打开沟道(池、井)的盖板或人口门,保持良好通风。(2) 检测沟道(池、井)内的有害气体含量不超标。(3) 地下维护室至少打开2个人孔,每个人口上放置通风筒或导风板,一个正对来风方向;另一个正对去风方向,确保通风畅通。(4) 当沟道(池、井)内通风不畅时,可装设鼓风机强制通风。严禁通入氧气。见图6-29。图6- 29(5) 沟道(池、井)出入口处应装设脚蹬(间距3040cm)或固定铁梯,并保持通道畅通。见图6-30。图6- 30(6) 沟道(池、井)内的作业场所照明充足,照明电压小于等于24V。(7) 地下沟道内的温度不得超过50。(

13、8) 沟道(池、井)外悬挂“在此工作”提示牌。见图6-31。图6- 31二、 安全作业行为(1) 进入容器、槽箱、水池内时,作业人员应佩戴正压式呼吸器。严禁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2) 在地下维护室内对设备进行操作、巡视、维护或检修时,不得少于2人。(3) 沟道(池、井)外必须设专人监护,且与沟道(池、井)内的人员定时喊话联系。见图6-32。图6- 32(4) 进入沟道(池、井)30min前,必须检测有害气体浓度。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5%21%范围内。(5) 在沟道(池、井)内长时间作业时,应每隔2h检测一次有害气体浓度,作业中断超过30min应重新检测。(6) 严禁采用明火的方法检测气体浓度

14、。见图6-33。图6- 33(7) 沟道(池、井)内有人作业时,必须保持良好通风。严禁关闭人孔门或盖板。见图6-34。图6- 34(8) 井下或池内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绳的一端必须握在监护人手中。见图6-35。图6- 35(9) 当沟道(池、井)内的人员感到身体不适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见图6-36。图6- 36(10) 地下维护室、沟道或井下的温度超过50时,不得进入作业。(11) 在地下连续长时间作业时,必须采取定时轮换作业方法。(12) 当沟道(池、井)内有人中毒、窒息时,施救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毒面具,方准进入。见图6-37。图6- 37(13) 在关闭沟道(池、井)的人孔门或盖板前,必须清点人数,并喊话确认无人。见图6-38。图6- 38第五节 煤灰斗(仓)内中毒防控 发电企业的主要煤灰斗(仓)有灰斗、灰罐(仓)、脱硫塔、原煤仓、煤粉仓等。在煤灰斗(仓)内作业时,由于空气不易流动,原煤仓、煤粉仓内聚集有一氧化碳,脱硫塔内聚集酸(碱)有害气体等,人员吸入中毒、窒息。一、 安全作业现场(1) 清空煤灰斗(仓)。(2) 关闭煤灰斗(仓)的所有闸门,并上锁。(3) 打开煤灰斗(仓)盖板,保持良好通风。必要时强制通风。(4) 检测煤灰斗(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或用小动物做试验。见图6-39。图6- 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