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551770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设 计【教学课题】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

2、学规律。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教学重点】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学仪器】 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提出问题: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三种透镜,分别是哪三种,它们各自成怎样的像?(学生回答略)实践活动1:手持凸透镜,缓慢从贴近书本的位置向眼睛的方向移动,发现有什么变化吗?学生回答:先成正立、放大的像,再变大,最后成倒立缩小的像。实践活动2:把放大镜对着窗外,观察窗外景物,你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成倒立缩小的像。提出问题:请大家把刚刚在活动中

3、看到的现象和生活中的三种透镜结合起来并思考一下,我们能发现什么问题或者什么现象呢?学生讨论并回答: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所成的像的性质可能不同。提出问题: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改变时,所成的像的性质会怎样变化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先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又由于生活中的三种透镜分别成三种不同性质的像,所以我们猜想在凸透镜的一侧应该有三个成像区域。所以应该有两个分界点将透镜的一侧分成三个区域,那么这两个分界点应该是: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所以我们应分别把物体放在凸

4、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u2f )、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2fuf )、一倍焦距以内( 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2fvf;2、 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v2f;3、 当uv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当uv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当uv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课堂小结 略课堂反馈 1.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把光屏放在透镜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直到出现一个_的光斑为止,如下面左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

5、m. (2)小明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2. 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某次成像时如上面右图所示, 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 、_的实像;(选填“倒立”、“正立”;“放大”、“等大”、“缩小”)(1)如果该同学将蜡烛向左移动,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且光屏要_透镜移动才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填“靠近”或“远离”)。(2)如果该同学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调换,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则成像情况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不成像作业布置 见作业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