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551671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标准,以小学1112册教材为凭据,以教材为主,扎实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力争完成目标任务。二、目的要求: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让学生系统掌握拼音、字、词、句、段、篇中要求掌握运用的各项知识。1112册教材各知识点达熟练识记、运用。三、复习内容:(一)、基础知识1、汉语拼音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2、汉字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累计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3、词

2、语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4、句子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二)、阅读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

3、的独特体验。(5)体会思想感情。实际上有三种情况:一句话、一段话、全文.有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有的是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只要求体会感情的基调。(6)回答问题。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背诵.主要是第十二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三)、写作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

4、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四复习的方法(一)、综合性复习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2、读写结合复习。就是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二)、分类性复习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

5、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四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五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六、时间安排:6月2-12复习基础知识。(字,词,句,拼音等)6月13日-21日复习阅读(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5)体会思想感情。(6)回答问题。6月22日-30日复习作文,总复习等.检测模拟,模拟检测查缺被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