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十三单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5515204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第十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3 第十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3 第十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第十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第十三单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开展姓名:_班级:_用时:_分钟一、选择题1(2019长春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客观上使中国民族工业进入哪一开展阶段( )A初步萌芽 B“黄金时代C再度受挫 D陷入绝境2(2019德州中考)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 ,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张謇选择了实业。与张謇选择实业有关的是( )A创办湖北织布局 B创办大生纱厂C创办轮船局 D创办汉阳铁厂3(2019原创题)“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材料说明 ,张

2、之洞和张謇的共同点是( )A都是洋务派的杰出代表人物B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C都是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D都是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开展做出了奉献4(2019济宁中考)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 ,“剪辫令的公布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5(2019三明质检)1927年的南京 ,一位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选择自己喜欢的短式发型B穿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6(2019福州质检)“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以上材料反映了晚清政府的改革

3、措施是( )A裁撤冗官 B废除八股C废除科举制度 D创办新式学堂 7(2019原创题)报刊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新青年? B?万国公报?C?申报? D?每周评论?8(2019莆田质检)?黄河大合唱?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经典 ,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扉。该音乐作品的创作者是( )A冼星海 B徐悲鸿C聂耳 D鲁迅9(2019大庆中考)九一八事变后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各界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并创作了一批反映民众心声的作品 ,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鲁迅 B聂耳C侯德榜 D徐悲鸿10(2019北京中考

4、)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材料反映出( )时间人力车马车轿子自行车汽车有轨电车1889年5449110001926年14 600003 4593 936922A.等级观念的消失 B娱乐方式的多样化C民族工业的开展 D交通工具的近代化11(2019河南中考)以下图反映的情景说明近代中国( )A书信往来彻底结束 B社会礼仪发生变化C信息传递主要靠 D出现了新兴的职业二、材料解析题12(2019改编题)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社会生活随之也呈现出近代化的态势。阅读材料 ,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实业救国梦甲午战

5、后 ,他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好似)之树然(样子) ,教育犹(如)花 ,海陆军犹果也 ,而根本那么在实业。他提出了口号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 ,创立了大生纱厂。一战期间 ,纱厂得到了开展。但大战结束后 ,纱厂就负债累累 ,最后被吞并。(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为挽救国家危亡 ,“他提出了什么主张?(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答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如何曲折开展的。材料二“民主平等梦(3)漫画形象地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请你简述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什么作用?(4)推动材料二中变革的根源是什么?参考答案1B2.B3.D4.D5.C6.C7.C8.A9.B10.D11D

6、12(1)张謇。“实业救国。(2)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 ,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难以生存和开展;辛亥革命的成功 ,冲击了封建制度 ,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开展时机 ,进入了“黄金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日战争胜利后 ,民族工业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3)火车、轮船等便捷的交通工具出现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线电报的出现 ,密切了人们的联系。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报纸的出现 ,使人们能及时获得信息、了解社会。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 ,改变了愚昧落后的习俗。(任意四点即可)(4)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