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二课时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548227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二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二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二课时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师张雁洁单位西吉县第二小学课题名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二课时教案学情分析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介绍古代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略读课文。前面已经学习了三篇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课文,学生对学习本单元的要求,已经熟知,而且已经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提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对于本课来说很有益处。因为本课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距深远,我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如画册,邮票等。但本班优等生面少,中下生面多,在教学中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用有意思的教学环节去吸引住每位学生非常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要求

2、: 1、正确、流利、有感地情朗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领会课文总分式的写法。 3、培养自学能力,通过制作资料卡学习处理信息。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2、领会课文总分式的写法。教学过程一、 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 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

3、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1、“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2、“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 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4、交流感悟,随机朗读24小节。 (1)第

4、2小节,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五、抒发情感,运用语言。 1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

5、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2出示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 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 尽在绵绵画中间。 扬名海外震国威, 惊世绝技人人赞。 绝! 中华文化真叫绝!板书设计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北宋 人物众多街市热闹情景传神 总 分 结 构作业或预习1、课前预习搜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2、自学课文,完成资料卡(画的名称、作者、年代、大小、画面内容、历史价值)自我评价略读课文的教学应:“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这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古色古香的图包含了太多的美。怎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做画的精心和古画的历史价值

6、呢?这成了我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研读课文时,我让学生边欣赏古画,边读文,激发学生了解古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把阅读后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随时摘抄进行积累,有利于培养学生略读浏览的能力。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运用此方法迅速筛选文章信息,并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了。在学生汇报时,再由教师引导学习段落中的词句训练重点,反复品读,体会张择端的画技高超、精湛,在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在引导学生学习街市的热闹时,我设计了“走在这样的街市上,你仿佛会听到怎样的声音呢?”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汇报道:“我仿佛听到了马蹄的“哒哒”声;推独轮车的“吱吱”声;赶毛驴的人喊出的“驾驾”声。”在学习桥

7、北头情景时,我设计了“听老师读读这段话,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道:“我仿佛看到了骑马人和乘轿人险些相撞的情景,听到了骑马人勒马时马叫的声音,感受到当时的惊险;我仿佛看到乘轿人擦把汗,听到他说:“哎呀,真玄啊!,我差点跟马顶牛了,”感受到当时场面的有趣。”这一点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我以一首小诗结束,更加激发学生体会到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这次教学,我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在这堂课上我觉得也存在很多不足: 1.像一幅气势这么宏大的画,如何将它写下来呢?还应适当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2.在处理24自然段时,对朗读的指导仍然不够,对第4自然段动词描写生动分析的不够,没有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用词的妙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