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所有注意事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546030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设计所有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层建筑设计所有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层建筑设计所有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设计所有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设计所有注意事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建筑设计所有注意事项当小墙肢截面的高度小于等于墙厚的 4 倍时,应按框架柱设计,箍筋按框架柱全长加密。抗震设计的轴压比控制:特一级、一级(9 度)为 0.4;一级(7、8 度)为 0.5;二级为 0.6.抗震墙的翼墙长度小于其 3 倍厚度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 2 倍墙厚时,视为无翼墙和无端柱。根据结构延性系数的大小排序:刚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结构的延性系数大,说明结构抗震的变形能力大,结构的耐震性能好。有条件时,建造的主体结构可采用延性系数较大的结构材料。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小于 18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

2、C30,并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 0.25%.抗震框架柱配筋要留意的三个方面:最小配箍率、最小体积配箍率、最小纵筋配筋率。当地下室做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按照详细状况采用。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 1.1 倍。第 1 页 共 3 页短柱:柱净高与截面宽度之比小于 4 的柱子。箍筋需全长加密。剪跨比柱剪跨比:柱子净高与 2 倍柱子截面高度的比值。梁剪跨比:剪跨与梁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广义剪跨比=M/Vh=a/h.剪跨比反映了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

3、的相对照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截面上弯矩与剪力的相对照值。它对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高宽比 6、7 度抗震设防烈度的 A 级高度建造,其高宽比限值分离为:框架 4,框剪 5,剪力墙 6,筒体 6.抗震设计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的加强部位:墙肢总高度小于 50m 时取其总高度的 1/6,大于 50m 时取 1/8,超过 150m,取 1/10.裙房与主楼相连时,加强范围也宜高出裙房至少一层。对于框剪结构或框筒结构,采用模拟算法 2 是比较合理的,可以避开剪力墙轴力远大于实际的不合情形。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加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振型个数至少

4、取 3,最好为 3 的倍数。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六个比值 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 6.3.7和 6.4.6. 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平安性,见抗规 5.2.5. 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章第 2 页 共 3 页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 3.4.2.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章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见抗规 3.4.2. 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 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