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掩耳盗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541452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掩耳盗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掩耳盗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掩耳盗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掩耳盗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掩耳盗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掩耳盗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掩耳盗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掩耳盗铃教材简析: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学习目标:1、认识五个生字,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了解故事内容。2、读懂故事,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一、激趣导入1、摇铃铛:孩子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说说声

2、音的词:丁零丁零,铛铛(板书:铛dng象声词)出示铃铛。在铃铛中铛读轻声。读一读。2、引出故事:和这个铃铛有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呢!(以声激趣,先声夺人。学习生字铛时,真正是形声兼备,学生处于一种无意识学习状态中)二、了解故事1、放动画,听故事(暂停)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掩耳盗铃(板书,生字掩盗用彩笔书写)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堵。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了,我们来看书吧。(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动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用阅读期待产生探究的原动力)三、初读感知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新朋友:掩盗铛偷碰。学生自由读

3、文,在书上圈画。放课件:看,我们的新朋友快乐地跑来参加我们的学习呢!2、课文很短,只有五句话,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读给同桌或授课老师、听课老师听听。3、指名读(看你读的那么投入,真好!)老师读(老师也想读读,愿意给我当评委吗)那,像老师一样读读吧!4、我们读的读,听的听,故事已经在我们的小脑袋里住下啦!你能简单地说说故事内容吗(板书:想偷铃铛掩耳盗铃 被人发觉)(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在一次次阅读中,强化了记忆,梳理了条理)四、再读感悟1、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文章,看一看插图,还可以试一试铃铛。思考:那个盗铃人的想法对吗2、学生联系上下文、看图、做实验等方法谈

4、。相机出示句子: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还可以怎么说哪句好读一读再说说:他认为谁听不见(主人、过路人、守门人)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两个就会前一个能去掉吗用只要就会说一句话吧3、你们还有问题吗(预测:门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用的他偷铃铛作什么那个人被抓住了结果会怎样)4、是啊,后来会怎样呢我们把大家想的演出来好不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自主学习。从阅读的阶段目标看,充分体现阅读中阅读主体情感的投入。不直接给盗铃人的想法下定义是错的,而把所设计的问题留给学生,给他们较大的思考、感悟空间。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学生在回答偷铃人的

5、想法对不对这一问题时,能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插图、生活经验多方参与课堂活动)五、表演明理1、找出文中写偷铃人动作的词:掩、伸、偷、碰(板书)再加上你的想象和几个同学演一演。教师适当给予指导。2、师生参与表演:小偷被抓住了,我们要教训这个小偷(学生对小偷说:老师对小偷说:听了大家对你的教育,你有什么要说的知道错在哪里了吗)大家都是表演明星,让我们在欣赏节目的时候还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创设真实情境,进入角色,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对话涌动生命的灵性。其实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直接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活动讨论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建构知识情感与价

6、值观。)六、深化理解现在我是一名记者,来采访一下台下的观众:1、读了故事,看了表演,你能用一句话来评评偷铃人的行为吗可以是一个成语或俗语(自以为是、自欺欺人、自作聪明、做贼心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聪明反被聪明误)2、你愿意做那样的人吗你从这则故事体会到什么道理这就是寓言故事,借有趣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语文课堂的对话,是师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全方位互动共振的过程,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什么,而是以一种轻松的对话方式让学生明了寓意,深化文本内涵,并形成自己的价值取向)七、联系生活1、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

7、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2、课件:选择填上成语;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学生的认知必须与实践结合,才会有生命的体验与感悟,才能回归生活)八、拓展延伸1、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以前学过的;课外看到的;听大人讲的)老师及时肯定:真不错,书上的东西记得这么清楚,还能让课外知识丰富你们的大脑。这都是学知识的方法!2、你们学了后面的一则寓言后,举办一个寓言故事会好吗请更多的老师也来参加吧!3、选择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凸现其个性,建构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