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496032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判别心理异常的标准1 .社会适应标准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即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依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但该标准受到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2 .内省经验标准以当事人自己的主观体验为标准如当事人自觉焦虑、抑郁、不能自控行为等。治疗者或研究者对异常心理现象的主观判断3 .统计学标准在普通人群中,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呈正态分布。心理正常与否由其偏离平均值程度决定。该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4 .医学标准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存在着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基础。心理和行为表现的异常是疾病的症状。病因为脑

2、功能失调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遗传学基础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基础神经生化基础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对于病因的解释:遗传、神经生化、内分泌、神经系统等诊断系统:临床医学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医学治疗方法、药物心理异常的社会-文化根源一、心理异常的物质根源1 .生物学基础一一决定心理异常的发生和存在2 .社会-文化因素一一决定心理异常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方向社会-文化因素:指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产水平、阶级差别、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家庭状况、伦理道德观念和教育方式等。二、社会文化因素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心理异常的发生:1 .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持续影响:如不良社会制度、宗教迷信、种族、性别歧视、

3、不良社会风气、不良文化习俗等的持续影响。2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强烈的社会文化冲击:如社会动乱、外敌入侵、战争、社会经济大衰退、文化性大迁徙、都市化过程中的农民涌入城市等。3 .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如人格欠健全、心理品质较差、适应能力低下等心理异常的心理学观点精神动力学观点一一本能作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观点一一习得的认知心理学观点一一认知歪曲人本-存在主义观点一一自我选择的第五章神经症神经症(neurosis):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但非应激障碍,是一组机能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

4、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抑郁、恐怖、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病理基础。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特征:1.通常与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具有持久性,病程至少3个月以上4 .强烈的心理冲突,感到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被控制的心理活动5 .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6 .精神痛苦,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7 .无器质性病变做基础主要分类: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一、恐怖症定义: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

5、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二)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三)临床表现1、广场(场所)恐怖症:场所恐怖症的特点是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

6、的出口。2、社交恐怖症:临床表现:害怕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居I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战抖。有时候,患者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严重时与惊恐发作类似。预期性焦虑: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交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3、特殊恐怖:特殊恐怖症

7、是对存在的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出现的不合理恐惧。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1)诊断标准:由特定事物或情境引起明显而持久的、过度的或是不合理的恐惧,并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暴露于恐惧事物或情境中时会立刻引发焦虑或恐惧反应。能认识到恐惧是过度的、不合理的,或对出现恐惧产生明显的紧张。回避恐惧情境或事物,或者在严重的焦虑或紧张状态下忍受它。二、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

8、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1 .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为原发和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持续地担心再次发作或发生严重后果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临床表现为惊恐发作和场所恐惧。症状标准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2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因难以忍受却无法控制这种

9、不安而感痛苦。症状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三、强迫症:强迫症(强迫-冲动习性障碍)是一类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临床表现:强迫症多起病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1)强迫观念: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最为常见。表

10、现为反复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明知某些想法是不恰当和不必要的,却引起紧张不安和痛苦,又无法摆脱。特点是闯入性和不适性强迫思维:一些字句、话语、观念或信念,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干扰了正常的思维过程,却无法摆脱,可有以下表现形式: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对立思维;强迫性回忆强迫性情绪:表现为对某些事物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却无法摆脱。强迫性恐怖是其中的一种,其不同于恐怖症,是对自己情绪的恐怖。即若看到棺材、出丧、某个人等,立即产生厌恶感或恐惧,明知不合理,却无法克制,极力回避。强迫意向:又称强迫冲动,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一种即将要行动起来的冲动

11、感,但不会有真正的行动。走到高处想跳下去的冲动(2)强迫行为: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仪式行为,诊断要点(1)不可控制的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或意向,伴有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体验。(2)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难以摆脱,迫切要求治疗。(3)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4)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病程至少三个月。(5)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强迫症状。第六章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应激包含三个基本条件:应激源、应对过程和应激的结果。一

12、、急性应激(反应)障碍:又称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由于遭受到严重的急剧的心理社会因素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所产生的短暂的心理异常。本病预后良好,一般可在几天至一周内缓解。临床表现: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1)表现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偶),可轻度意识模糊。(2)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3)表现为混合性且常常有变化的临床相:除上述两种表现外,常有变动的混合性临床表现。二、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

13、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简而言之: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诊断标准】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至少有下列1项: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持续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

14、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三、适应性障碍:是指遭受日常生活的不良刺激,又由于具有易感个性,加之适应能力差,导致适应性障碍。其主要表现为,以出现情绪障碍为主,伴有适应不良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而影响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习、工作、生活及人际交往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1)抑郁(2)焦虑(3)行为障碍(4)躯体不适(5)社会性退缩临床特征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表现情绪低落、沮丧、失望、对一切失去兴趣,也有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心悸、呼吸不畅等为主。其他恶劣情绪为主的

15、适应障碍:如焦虑、苦恼、紧张或愤怒等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品行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表现为侵犯他人的权力或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斗殴、破坏公物、说谎、滥用药物、酗酒、吸毒、离家出走、过早开始性行为。第七章心境障碍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高涨或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并伴有相应的思维或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缓解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预后一般良好。心境障碍的类型1.躁狂症(1)情绪症状躁狂患者的情绪处于自大的、或者非愉快即易怒的状态;通常占主导地位的是易怒情绪;即使在高峰的时候,也很容易落泪;躁狂症中伴随有强烈的抑郁成分(2)认知症状患者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更糟糕的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迅速地产生大量想法,以至于他们根本来不及记录、甚至是复述出来。这些想法很容易出轨。(3)动机症状躁狂行为是极其活跃的,躁狂症患者的行为处于疯癫的状态。躁狂症患者的行为含有干扰的、苛求的、专横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