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辨治脚气又称湿脚气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487931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气辨治脚气又称湿脚气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脚气辨治脚气又称湿脚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气辨治脚气又称湿脚气(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脚气辨治 脚气又称湿脚气,烂脚丫,脚气疮。现代医学称为足癣。脚气是临床中比较常 见而又难治病证,并且极易复发。引起脚气的原因有久居湿地,或水湿浸淫,或夙体有湿, 郁而化热,湿热走注于下;或过食辛辣生热,热蕴而生湿,湿热胶结而下注;或寒湿浸淫, 或瘀血阻脉等。1. 湿热脚气证: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流黄水,或 红肿溃烂蜕皮,甚则脚趾肿胀,舌红,苔黄,脉沉或无变化。病变证机是湿热浸淫于下,壅 滞气血,灼腐经气脉络,以此而变生为湿热脚气病理病证。其治当清热燥湿,温化止痒。可 选用苦参矶石汤(杂病辨治心法):苦参24g,矶石10g,芒硝12g,花椒12g,土茯苓30g。 将

2、上药置于医用煎药锅中,加浆水(即发面所制酸浆水)约1500ml左右,浸泡药约25分 钟,煎煮约3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既可内服又可外洗。方中苦参、矶石清热燥湿解毒。 芒硝软坚泻热除湿。花椒温阳止痒。土茯苓清热利湿止痒。随证加减用药:若瘙痒剧烈者, 加地肤子、蛇床子,以燥湿止痒;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枳实,以泻下行气;若红肿明显 者,加黄连、黄柏,以解毒燥湿;若溃烂明显者,加王不留行、当归,以养血活血;若疼痛 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止痛等。2. 寒湿脚气证: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黄水,或麻 木冷痛,或溃烂蜕皮,手足不温,甚则脚趾肿胀,舌淡,苔白,脉沉。病变证机是寒湿

3、浸淫, 肆虐肌肤营卫,导致肌肤既不得气血所荣又被寒湿所肆虐,以此而变生为寒湿脚气病理病证。 其治当散寒除湿,温化止痒。可选用鸡鸣散(证治准绳):槟榔15g,陈皮30g,吴茱萸 9g,紫苏叶9g,桔梗15g,生姜15g。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方中槟榔化湿行气,气以 化湿。陈皮和胃化湿理气。吴茱萸温阳燥湿止痒。紫苏叶辛散透达。桔梗宣利气机。生姜温 阳散寒止痒。若瘙痒剧烈者,加花椒、蛇床子,以温阳燥湿止痒;若潮湿明显者,加苍术、 陈皮,以醒脾燥湿;若冷痛者,加川乌、川芎,以散寒燥湿止痛;若溃烂明显者,加黄芪、 当归,以益气补血愈疮等。3. 瘀血寒毒证: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疼

4、痛,或浸淫流脓 血水,脚趾颜色暗紫,或痒痛,或溃烂蜕皮,甚则脚趾肿胀,舌质暗,苔薄,脉沉。病变证 机是瘀血内阻,寒毒内浸,瘀血与寒毒相结而浸淫肆虐,以此而变生为瘀血寒毒病理病证。 其治当活血化瘀,散寒解毒。桂苓乌头汤(杂病辨治心法):桂枝12g,茯苓12g,桃仁 12g,丹皮12g,白芍12g,麻黄10g,生川乌(煎煮约50分钟)9g,黄芪12g,炙甘草10g。 本方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方中桂枝、麻黄温阳通经,开达媵理,化瘀止痒。茯苓渗利湿毒。 桃仁、丹皮活血化瘀。白芍益血缓急止痒。生川乌攻逐阴寒除湿。黄芪、炙甘草益气固表。 随证加减用药:若瘀血甚者,加乳香、没药,以活血化瘀止痛;若寒毒甚者,加吴茱萸、干 姜,以温阳散寒;若瘙痒者,加花椒、蛇床子,以散寒燥湿止痒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