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说课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465563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京》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说课稿普建梅一、说教材北京一课表达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从教材内容看,本文有三大特点:1结构严谨。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抒发了赞美和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中间2、3、4三段对北京的景物展开了具体的描写,并且都按照方位顺序来介绍。全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2选择精炼。课文选择了三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北京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二是街道和立交桥,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三是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公园。通过以上三处景物的描写,突出反映了首都北京的风貌。本课课文语言清新、简洁、浅显,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首都

2、北京的赞美之情和热爱之情。北京一课是第五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第七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要注意写了哪几个方位,每个方位都写了什么。”而本课的第二自然段就是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伪建筑。由此,能够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课文第二自然段,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并且使学生通过本段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因为文字的描绘是抽象的,加之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和空间想象水平还不是很强,所以要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确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由此,能够确定本课的难点为:明确建筑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能按

3、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二、说教学目标北京课的总教学目标是: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23个新词的意思。2能准确妙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理解顿号。3能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4能准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5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初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本课的课时安排是两课时。第一课时:感知全文,讲读课文1、2自然段,学习相关字词。第二课时:讲读课文3至5自然段,学习相关字词,总结全文。根据教材特点,单元目标及课时安排,我制定了北京第一教时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1建军星露生字,掌握个多音字

4、“都”,理解,12个新词的意思。(2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操作目标:(1.能准确朗读课文1、2两段。(2.能按方位顺序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情感目标: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三、说教法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有的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形象的声音及完整的情节,在课堂教学中施展出独特的魅力,对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效果是酚明显的。根据我以往的教学实践,把多媒体计算机合理使用于语文阅读教学,至少能够在以下四方面发挥辅助作用,而且是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和超越的:1辅助掌握生字;2辅助

5、掌握词语;3辅助阅读课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计算机多种优越功能,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景,多方面地辅助课堂教学,力争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在短短四十分钟内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效果,学得有收获。那么,把多媒体计算机使用于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操作中,如何遵循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发挥其优越功能和辅助作用呢?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来谈一谈。四、说教程(一)借助CAI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一开课,我就让学生一边看大屏幕,一边放录音,同时出示课题,开门见山。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对北京有哪些理解?”由此,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特有的声像效果,激发学生

6、兴趣,通过简单的说话训练,活跃课堂气氛,使整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二)借助CAI创设情景,感知全文。“同学们,大家想去美丽的北京城走一走、看一看吗?”通过简单的导语,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声三者结合的全文朗读,多层面、多角度地来感知全文,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真的去北京参观样。借此既让学生感知了全文,又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奠定了整堂课的基调。然后,在预习的基础上,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同时让学生提出预习字、词时出现的问题,请计算机协助解决。(三)借助CAI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本段的教学是落实本堂课重点教学目标的载体,也是落实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的载体。下面我就重点来讲讲这个段的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首先,教师演示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朗读。通过演示使学生对本段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直观的感知。接着,使用课件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三个导读提示,是紧扣课文内容,针对课文阅读训练重点提出的,能够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初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在导读的过程中,如教学需要,计算机还能够提示准确的答案。比方在讨论第2题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井说一说天安门广场上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然后用鼠标点击出答案,给学生即时的信息反馈,协助学生判断、矫正自己思考结果的失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