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秦文《小松鼠找花生》课堂教学案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338871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5秦文《小松鼠找花生》课堂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15秦文《小松鼠找花生》课堂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秦文《小松鼠找花生》课堂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5秦文《小松鼠找花生》课堂教学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这篇课文,故事性强,结局开放。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花生独特的结果方式,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文章的结尾也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续写一个小故事。【片段1】师:小松鼠每天到花生地去看花生,但是等到花生的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争相发言,各抒己见。孙宇涵:“小松鼠这么自私的,这里的花生又不是他一个人的,我如果是花生,也不结果子给他吃,他应该叫鼹鼠和他一起来等,和别人分享!”“不对!”朱林琦反驳道,“花生又不是人,怎么会想呢?植物到时间么就应该结果的喽!”一石激

2、起千层浪,班内举起的小手更多了。“肯定是鼹鼠已经摘了!他知道小松鼠会来抢花生的,所以赶快把花生藏好!”郑皓辰立马站起来回答。陈子昂:“可能花生开了花,没结果,我老家的梨树去年也开花的,花很多的,但只有结了几个果子!”(已经会用生活中的事来比较了。)“花生被虫子咬掉了。”王昳琪站起来很肯定地说。我问:“为什么呢?”她顺势拿起书本,对着大家说:“你们快看呀!书上有一张图画,花生的叶子不是被虫子吃过了吗?一定是虫子吃完了花生,没吃饱,就吃叶子了。”她继续说道,“小松鼠太笨了,他应该要给花生打农药的呀!”(已经有了一定的农业知识了。)还有一些类似的有趣回答展示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终于,我们班内的

3、“小科学家”史书闻忍不住了,他无奈地耸耸肩,说:“唉,你们都错了啦!花生的花开完了之后,结果子是结在地下的,所以我们都看不见!小松鼠没找到花生也就是因为不知道花生的果子是长在地底下的!”小朋友们听了都恍然大悟般地“哦”了一声。我问史书闻:“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上看见的。”“真厉害,你已经会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起来了呢!”我表扬他,也鼓励其他学生多看课外书,“书上的知识多有趣啊,如果大家也能在家多看看不同类型的课外书,那就能懂的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聪明了!”随后,我展示了花生从开花到结果这一过程的图片,普及了相关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相信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片段2】

4、师:那小松鼠会想什么办法去找到“花生结果之谜”的答案呢?他最后到底能不能吃到花生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自己编一个一下故事吧!下面选去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结局:生1:小松鼠没有吃到花生,他没有继续去找花生,而是去摘松果了,因为他还是比较喜欢吃松果的吧!生2:小松鼠吃到花生了,因为他去问鼹鼠了,然后鼹鼠帮他摘过来的,小松鼠和鼹鼠一人一半分掉了。生3:小松鼠吃到花生了。因为我告诉他去地底下找/我帮他把花生从地下拔出来了。随后,梅易如同学也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她编的故事比较有意思:小松鼠后来又去问鼹鼠,花生的果子去哪里了,鼹鼠回答说,花生的果子是长在地底下的,小松鼠就让鼹鼠帮他摘,但是鼹鼠告诉他,花生已

5、经被我吃掉了!我整天在地下挖地道,工作很辛苦,又累又饿,花生刚好是我的食物。你应该多动脑,或者早点跟我商量,叫我分你一点的。小松鼠很难过。鼹鼠又说,我家里还有一点,我分给你吧!后来,小松鼠拿着鼹鼠分给他的花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虽然这个故事经过我的后期加工,但是该同学的构思的确非常精彩。她已经有意识地将一些道理融入进了故事,并且有明显的起伏,可以说是一个颇为独立、并且有一定趣味的小故事了。二、教后所想:现在的孩子,是崭新的一代,是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一代。这堂课,又一次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虽然他们的想法可能会幼稚,甚至可笑,但这正是孩子的世界观,也是这个世界给予他们影响的直接映射。这种糅合

6、着孩子单纯视角的见解,是需要成人好好体会和引导的。比如他们赋予课文中鼹鼠和松鼠的不同性格,以及对这种性格的喜恶都体现着他们价值观,教师应该在随后的德育教育中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与拓展。同时,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孩子接触的外延也不断地扩大,他们知道的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知识都是来自于平时生活中的实践。比如说看课外书或是观察老家的梨树,怎么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从而举一反三,培养孩子思考与表达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通过新教材的课,我也体会到许多,其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浓郁的生活化气息,教材中许多课文都与一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包括本课,通过有趣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下”的常识,正是体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这一观点。综观教材,其中选取了大量具有生活气息,来自生活的故事、儿歌等,旨在通过学文,渗透一种生活意识和生活情感,培养一种生活技能。说穿了一点,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身,就是要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