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优选习题:热考题型专项练 题型10 信息分析说明类开放性解析题 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199972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优选习题:热考题型专项练 题型10 信息分析说明类开放性解析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优选习题:热考题型专项练 题型10 信息分析说明类开放性解析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优选习题:热考题型专项练 题型10 信息分析说明类开放性解析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优选习题:热考题型专项练 题型10 信息分析说明类开放性解析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优选习题:热考题型专项练 题型10 信息分析说明类开放性解析题 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题型10信息分析说明类开放性解析题1(2018黑龙江哈三中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提取唐代诗人分布与宋代词人分布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解析:观察图片对比差异,分析原因;差异至少应该答出两点,解答此题的出发点是从经济重心南移所带来的文化重心南移的现象以及宋代较于唐代的发展。答案:差异:唐代时期,诗人相对集中于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宋代时期,南方比北方密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词人分布较为广泛;宋代东北地区有词人分布;唐代河西地区有诗人分布。原因: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转移;唐代河西丝绸之路繁荣;宋代金政权

2、南下,接受中原文明,促进词文化向东北地区发展。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前面有天书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后也有天书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着众义士的姓名”。面对何道士的解读,梁山众好汉目瞪口呆。宋江言道:“鄙猥小吏,原来上应星魁,众兄弟也原来都是一会之人。上天显应,合当聚义。今已数足,上苍分定位数,为大小二等。天罡、地煞星辰,都已分定次序,众头领各守其位,各休争执,不可逆了天言”。众人皆言:“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整理自施耐庵:水浒传材料二公元1620年9月23日,一批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邮轮到达北美。上岸前,他们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内容主要有: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

3、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据戴安娜拉维奇所编美国读本分别概括两则材料中所蕴含的东西方政治理念,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首先据材料概括理念,首先我们要抓住主线“东西方政治理念”,材料一中宋江将梁山好汉分为天罡星、地煞星,分定次序、各守其位,显示古代中国重身份等级制度,材料二中“五月花号公约”结为的自治团体是清教徒共同立誓签约组建的,显示近代西方重契约精神;其次说明,从古代中国重身份等级,我们可以联系宗法

4、制、君主专制、君权神授的相关知识点来予以说明;近代西方重契约精神,可以联系启蒙运动的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相关知识点来说明。答案:示例一: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理念是身份等级制度;西方近代政治则显现为一种契约制度。梁山英雄以兄弟相称,但也有严格的大小尊卑之分,这说明中国古代受宗法观念、君主专制的影响,身份等级森严。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过程中,君权不断神化、强化,臣下则日趋奴仆化,以此维护统治。“五月花号公约”以一份公共应遵守的契约形成“公民团体”。公约尊重个人利益,否认专制权威,赋予每个人平等和权利,这为以后美国建立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共和制民主奠定了基础。示例二:中国古代政治体现出人治特点;

5、西方近代政治则是法治。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特点是人治。君权至上,人大于法,君主借助神权强化统治。宋江炮制天书的实质目的是为了绝对权威巩固自己地位,这和中国古代政治人治特点相符合。“五月花号公约”,是公民所共同遵守的一份契约,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其上,体现出法治特点。近代西方代议制都遵循了法律至上的理念,近代以法治为特点的制度建立。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经济波动大起大落,几个经济周期表现为古典型经济周期。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调控经济,经济增长仍然有所波动,但即使在经济周期的谷底,仍保持一定的速度在增长。新中国60年统计汇编(2009年前)和2011中国统

6、计摘要(2009年,2010年)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史实从上述图文材料中提取一条有效信息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首先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亮明观点,比如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避免了大起大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警惕“左”倾错误;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其次围绕着其中的某个观点,积极组织相关的史料进行论证,一定保证论点与论据的关联性;最后进行总结阐述。答案:示例:信息: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已基本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决策,经济发展的环境大为改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基本确立,经济稳定提速;1980 年对外开放拉开了序幕,经过三十多年,最终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