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评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9667082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禹治水》评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禹治水》评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禹治水》评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禹治水》评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禹治水》评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禹治水》评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三定备课评 课 材 料依托想象策略 深化阅读感悟评朱丽芳老师执教的大禹治水安庆市双莲寺小学 刘娟二零一一年五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来到长风中心小学,与各位老师一起赏课、析课,我感到十分荣幸。朱丽芳老师执教的大禹治水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神话,叙述了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赞颂了大禹的奉献精神。这篇课文篇幅短,语言简练,理解“大禹为什么被人们称为英雄”是本节课设计的主线。要让三年级的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以及他这种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朱老师在此课的教学中,依托想象策略,通过想象,感悟文本;通过朗读,加深感悟。一次次想象和朗读,就是一次次亲近文本

2、,学生在想象中丰满文本,在朗读中丰满形象,进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一、想象,丰富了神话世界文本是有限的,想象力却是无穷的。学生不仅借助于文字和画面,更是借助于丰富的想像力来描摹和完善事物的形态、色彩、动静。课堂上,朱老师运用再现想象策略,透过洪水的咆哮声,孩子们在想象中感知了一个无家可归、无法生活的世界;透过“欣欣向荣”,一个美丽新世界又鲜活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他们不仅看到了课文中没有描绘的新建的房屋、新长的庄稼、吃草嬉戏的牛羊,还感受到了大禹治好水患的伟大。想象,让画面鲜活生动起来,想象,让神话世界丰富具体起来。想象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与文本更近,与人物更近。二、想象,丰

3、满了英雄形象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为了让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读懂大禹不简单的治水决心,朱老师运用造境想象策略,先鼓励学生想象禹在野外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哪些困难,接着引导学生想象一个个画面:炎热的夏天,禹露宿山冈,蚊虫寒冷的冬夜,禹缩在草丘之中,冻得下雨的时候,雨水 。一连串的想象过程,使大禹不怕吃苦,一心为民,顽强治水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再如,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朱老师抓住了这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设计了一个

4、想象教学环节。典型场景的渲染,老师恰当的引导,巧妙地拨动学生的情弦,使学生成功地步入角色,走进文本,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到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朱老师还运用关联想象策略,通过提问“孩子们,你们受过伤吗?当时你是什么感觉?又是怎么做的?”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大禹所遇到的困难联系对比,体会大禹为治水公而忘私的精神。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孩子们在想象中得到了情感体验。同时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是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讲述故事中内化语言,发散思维,升华了对人物的崇敬之情,达到入境、动情、达理。三、想象,丰厚了文本内涵神话故事,在让学生感

5、受其无比丰富的想象世界的同时,也激发着学生的奇思妙想。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是进入文本、进入神话很好的策略。借助于想象,学生不仅感受到神话的神奇,也拓展了文本的空间,使学生不仅学到了一个故事,更是丰富了这个故事,深入地体味了这个故事,并注入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在朱老师的课堂上,想象与阅读紧紧联系在一起,学生不仅体会到大禹治水的艰辛,更体会到大禹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不仅体会到美好世界的来之不易,更学会感恩,学会继承。纵观整节课,我们又一次感受到:离开想象的阅读是不存在的,阅读与想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想象的翅膀丰满起来,飞翔起来,才能读出文本的韵味,才能体会文本的内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课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自由想象和发表见解的空间,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教学相长。以上是我对朱老师这节课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