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海水运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960750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规模海水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规模海水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规模海水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规模海水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规模海水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规模海水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规模海水运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内容包含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本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介绍了洋流的概念、洋流的性质分类、洋流的形成和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等。从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是基础性知识,为后一节“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做好知识的预备。二、学情分析 由于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学生普遍觉得本节课较难学。加上高一的学生

2、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阅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学习中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沉闷。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可布置导学提纲,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多举一些案例,多联系前面学过的地转偏向力、气压带和风带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理解洋流的形成和构建洋流运动模式做好铺垫。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水运动的形式,洋流的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2、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3、能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4、学会利用海水等温线来判断寒、暖流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

3、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3、通过对洋流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3、在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时把握区域的个体差异。四、教学环境学校多媒体教室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1、利用PPT提供丰富的洋流图片,借直观可见的图片让学生真实的感知河流运动,激发学生对洋流的重视,从而在分析洋流,危害和治理时进行更深刻的

4、思考,利用视频的呈现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进行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2、能提供大量丰富紧扣主题的阅读材料呈现给学生自主在线阅读,可以充分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使用媒体和背景音乐促进学生感悟洋流的严重性,实现树立正确环境观的目的,利于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3、主导主体相结合和多种学习方式的灵活使用,使教学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学生思维活跃探究意识强烈。六、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导入)年的一天,大西洋上的风暴把一艘帆船逼到了直布罗陀的附近的一个海湾里避难。水手在海滩上的沙子里发现了一个沥青球,拨去沥青以后,里面裹着的是一个

5、空椰子壳,上面有个小洞,从里面掏出了一张羊皮纸,上面写满了字,原来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年,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后,在返回欧洲的途中,遭遇了风暴,他担心自己的帆船回不了西班牙,于是便写了这封椰子信,投到大海,为的是让后人知道自己的伟大发现,不料,海洋信差竟把这封信传了年。思考:上述事件可信吗?为什么?阅读材料,回答思考由各种各样的图片和视频引入新课(二)多样阅读、整体感知: 那么海水为什么会运动呢?它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节 ;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既然大家知道海水是运动的,您能否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及以前所学的知识说出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自读课文。小组讨论,整体分析电脑归纳

6、(三)深入探究,解答疑问为什么海水会发生运动呢?小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PPT总结进行简要图片归纳(四)积极思考,明确主题(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2)、中、高纬海区;北半球: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逆时针环流;南半球:形成一支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3)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阅读思考回答PPT 视频播放洋流图例,加深学生印象。(五)课堂小结结合个人理解,通过小组交流,谈收获。笔记整理,思路疏通,完成作业。网络课程电子白板七、教学特色【1】教学理念先进。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吸收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观点,如,组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2】教学互助充分。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有效地整合了学习资源创设师生全面投入学习的学习情景。【3】体现新评价观。在教学中运用多元性评价,例如在评价学生实践作品时综合应用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不单是判定优劣,更体现出目标导向和促进发展作用。 设计人:次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