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详细分析文章提出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具体的内涵 3.简要分析文章精美而深刻的语言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为“精神的三间小屋”赋予的精神内涵及给予我们的生活启示 【教学难点】品析文章精美而深刻的语言 【教学方法】自主互助、主题阅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白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这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 二、预习检测 1.生字注音 宽宥(yòu) 游弋(yì) 轻觑(qù) 麾下(huī) 广袤(mào) 赘余(zhuì) 窗棂(líng) 坍塌(tān) 灰烬(jìn) 困厄(è) 襟怀(jīn) 濡养(rú) 憎恶(zēng) 驰骋(chěng) 矗立(chù) 自惭形秽(huì) 俯拾即是(jí) 2.词语解释。
(1)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2)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3)林林总总:形容品种繁多 (4)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三、讲授新课 1.熟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层(7~8):分析如何修建第一间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修建第二间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修建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总结全文,发出倡议 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作者说的三间精神的小屋分别有什么精神内涵? 明确:①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②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③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 (2)第一至六段写了什么内容?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明确:第一至六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
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引出如何修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话题 (3)第一间精神的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感情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然后又用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两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博大的胸怀 (4)第二间精神的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是寻找阶段,不懈追求,抽丝剥茧,寻找自己爱好的事业 其次是耕耘阶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喜欢的事业而拼搏 最后境界是收获阶段,收获事业的成功,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5)第三间精神的小屋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在自己的精神小屋里找不到自己生存的证据的可悲。
告诫人们:要修建好自己的精神小屋,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如何理解第三间精神的小屋中的“自身”?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通过“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意见”举例分析说明这里的“自身”不单指人的个体生命,更是指向这个个体生命所具有的特立独行的人文精神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6)概括第十八、十九两段的内容 明确: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3.三读课文,总结课文主题 这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4.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2)构思新颖独特 (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 (4)文笔细腻 5.类文研读 保持惊奇 毕淑敏 ①生命开始的一瞬就是惊奇我们周围的世界为什么由黑暗变得明朗?外界的声音为何如此响亮?那个俯视我们,亲吻我们的女人是谁? ②孩子大睁着纯洁的双眼,面对着未知的世界,不断地惊奇着,探索着,在惊奇中渐渐长大。
③惊奇是幼稚的特权,惊奇是一张白纸但人是不可以总是惊奇着的在生命的某一个时辰,你突然因为你的惊奇,遭逢尴尬与嘲笑你会发现,惊奇在更多的时候,是稚嫩的表现,是少见多怪的代名词,是一种原始蛮荒的状态在尊重老练成熟的社会心理中,惊奇是如胎发①一般的标志 ④于是人们开始厌恶惊奇 ⑤如果你看到丑恶,假装没有看到,依旧面不改色,谈笑风生,人们就会送你“人情练达”的评价你听到秽闻,仿佛在那一刻患了突发性的耳聋,脸上毫无表情,人们会感觉你老于世故,可以信赖你被美丽、美好、美妙的景色感动,只可以默默地藏于心底,脸上切不可露了少见多怪的惊异,人们就会以为你少年老成,有大谋略、大气魄,是可做将帅的优良材料你碰到可歌可泣的人间至情,要把心肠练得硬如钻石,脸不变色心不跳,就算真搅得肝肠寸断,也只可夜晚躲在无人处暗自咀嚼……我们把惊奇视作一种性格缺憾,我们以为永不惊讶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于是,见怪不怪,我们的心灵渐渐在漠视中麻痹,更不消说有意识地掩饰我们的惊讶,会更猛烈地加速心灵粗糙,我们因此极快地丧失掉了惊奇的本能 ⑥其实,细细分析起来,惊奇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先有了惊,然后才是奇。
如果说“惊”属于一种对陌生事物认识局限的愕然,“奇”则是对于未知事物积极探讨的萌芽了否认了“惊”,就扼杀了它的同胞兄弟我们将在无意之中,失去众多丰富自己的机遇 ⑦现代社会令人眼花缭乱,每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孤陋寡闻的你在你的行业里是行家里手,在其他领域完全可能是白痴这不是羞愧的事情,坦率地流露惊奇,表示自己对这一方面的无知以及求知的探索,是一种可嘉的勇气我认识一位82岁的、肾脏功能已经衰竭的老人,他兴致勃勃地同我探讨电脑的种种输入方法,在自己的专业范畴里,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但是对电脑的理解多有谬误,就连我这个“二把刀”也听出了许多破绽但是,老人家充满探索之光的惊奇的眼神,在这一瞬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的灵魂 ⑧惊奇是一种天然物,而不是制造出来的,它是真情实感的火花惊奇不仅仅是稚嫩,惊奇不仅仅是无知,惊奇是在它们基础上的深化和前进惊奇是流动的水,它使我们的思想翻滚着,散发着清新,抗拒着腐烂 ⑨然而,在城市里待得久了,常常使我们丧失惊奇的本能我们像鳝一样滑行着,浑身沾满着市侩的黏液 ⑩到自然中去吧,造化永远给我们以惊喜和寥廓的宇宙相比,个人的得失是怎样的微不足道啊!不要小看山水的洗涤,假如真正同天地对一次话,我们定会为自己重新获得了活力而惊奇。
9322;同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朋友,来一次促膝谈心吧和朋友坦诚地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惊奇就在这清明的心境中,翩翩来临了 9323;在静夜中同自己对话,回忆那些经历中最美好的片段,温习曾经使心灵震撼的镜头它也许是旷野里很小的一朵花,也许是苍茫的大漠暮色,也许是雄浑激荡的乐曲……总之,那是独属于你的一份秘密,只有你才知道它对于你的特别的意义古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复习以往情感中最精彩的片段,常常会使我们整旧如新 9324;保持惊奇,我常常这样对自己说 [注]①胎发:初生婴儿未剃过的头发 (1)文中第③段说“惊奇是如胎发一般的标志”,这里的“惊奇”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中第⑤段说“我们因此极快地丧失掉了惊奇的本能”,请结合本段内容概括我们惊奇的本能是怎样丧失的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的语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老人家充满探索之光的惊奇的眼神,在这一瞬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的灵魂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保持惊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 (1)稚嫩(幼稚、无知、稚弱,不成熟);原始蛮荒 (2)①把惊奇视为性格缺憾,厌恶惊奇;②有意识地掩饰惊奇,训练自己习惯漠视、麻痹心灵 (3)①对年老体弱的老人还能保持惊奇天性的钦佩(赞叹、佩服);②对我们已经丧失惊奇本能的愧疚(惭愧) (4)①到自然中去与天地对话,使自己重新获得活力;②与没有利害关系的朋友谈心,留存对真情的敏感、保持开朗心境;③回忆震撼心灵的片段,使自己整旧如新 四、总结收获 同桌间互相谈谈学习了本文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搜集毕淑敏的其他文章来阅读,第二天组内讲述阅读情况 【板书设计】 精神的三间小屋引子——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修建三间小屋感情事业自身总括全文 美好人性 健康人格发表议论 增修新舍 矗立大厦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