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885175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3.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4.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之外,还包括适合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

2、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5.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6.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7.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第二章 小学教育1. 小学教育: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2. 普及教育:是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3. 广义的小学教学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

3、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4. 狭义的小学教学目的:指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 人的发展:是指人从生到死的一生中身心两方面发生的积极的变化的过程。2.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3. 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叫遗传素质。4. 年龄特征:是指在发展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5.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6. 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表现人的差别性,从而

4、使每个人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7.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自我关系的认知,它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1. 职业:是依据人们参加社会劳动的性质与形式而划分的社会劳动集团。社会学者将其分为两类:即专门职业和普通职业。2. 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3. 教育观念:是教师在对本职工工作理解基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系统认识和理性信念。4.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顺利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与效率。5. 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

5、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的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6.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第五章 课程1.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属一级课程2. 地方课程:是为了适应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和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设置 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安排的课程,属二级课程。3.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

6、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4.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5.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计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6. 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的要求。7. 教学大纲:也叫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8. 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

7、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第六章 教 学(上)1.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2.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 智力: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它主要包括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4.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第七章 教 学(下)1.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

8、,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2. 直观性原则:是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3.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巩固性原则: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便知识技能的运用。5. 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

9、序进行,使学生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6.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7.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有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8.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教学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9.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10.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

10、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11.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12.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授课形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13.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14. 分组教学: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方式。主要有能力、作业、学科分组等等。15. 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

11、动中获得有关知识的能力。16.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17.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8.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 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9. 调查法: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行学生成绩评定收集资料的

12、一种方法。第八章 德 育1.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2.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3. 小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并根据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对儿童在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以使其形成初步的政治思想、思想观点与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4. 小学德育内容:是教育者根据小学

13、德育目标所选择的、用以形成儿童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原理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5. 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在政治意识、思想观点与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6.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7.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教学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8.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教学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

14、生的主动性,是他们积极向上。9.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教学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10. 德育方法:是指为达到德育目的而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11.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12.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师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13. 陶冶法:是通

15、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三种方式。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1. 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2.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一般有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三类。3.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4.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5.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和评价。6. 正式群体:是指为了达到与组织任务有明确关系的特定目标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组织机构。第十章 课外活动1.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2. 科技活动: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性作业的活动。3. 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4. 社会活动:是让学生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