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脱贫攻坚调研督查工作汇报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发言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8378917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脱贫攻坚调研督查工作汇报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县脱贫攻坚调研督查工作汇报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县脱贫攻坚调研督查工作汇报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县脱贫攻坚调研督查工作汇报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脱贫攻坚调研督查工作汇报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脱贫攻坚调研督查工作汇报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发言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脱贫攻坚调研督查工作汇报 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发言稿 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发言稿 尊敬的厅长,各位指导、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下面我代表_县委、县政府作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我县的脱贫攻坚整体情况 _县共有_个行政村,其中省定贫困村_个。截至_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_户_人,已有_户_人到达“八有”标准实现脱贫,剩余_户_人未脱贫,脱贫率_%,贫困发生率从_年的_%下降到_%。_个省定贫困村根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贫困村村道、给排水、电力、水利、网络、有线电视等根底设施根本符合出列标准,村级党组织建立有效加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_元,已全部实现退出。 (一)聚焦目的全力攻坚。

2、坚持目的导向,坚持把最强的人员向脱贫攻坚聚集,确保_月底剩余未脱贫_户可全部到达脱贫标准。落实“县指导包村、镇指导包户”责任制,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县、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制度和书记遍访制度,县、镇、村三级书记已完成对全县_个省定贫困村和贫困户遍访。 (二)精准到点因户施策。采取“一户一策”针对性帮扶措施,实行每户一个脱贫方案、一套帮扶措施、一个攻坚责任人“三个一”工作,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全县现存未脱贫_户_人中,有劳力而收入未稳定的_户已全部落实就业和产业帮扶工程;近日内可以完全解决;家居环境需改善的_户已完成整改;相关保障政策未全面落实的_户已全面落实保障政

3、策。 (三)常态督导确保实效。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脱贫攻坚各工程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今年_月份已开展督导检查_次,全县各村根本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驻村干部到岗到位,产业工程管理到位。 (四)强化保障夯实根底。各行业部门根据动态管理要求,每月对贫困户动态信息进展核对,查漏补缺,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根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平安“三保障”落实。 (五)深化整改补齐短板。先后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_个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立专项巡察以及_轮村级穿插巡察,对历年来巡察、审计、扶贫成效考核及日常排查等发现问题进展逐一整改,近年发现的_项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二、下阶段措施 下来,我县坚持以全

4、面脱贫、高质量脱贫为目的,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全面逐户逐村开展专项检查。从今天起,将组织各镇开开展拉网式大排查,镇与镇之间穿插开展,发挥扶贫干部和村干部作用,逐村、逐户对村档、户档进展检查,重点检查贫困户“八有”情况、收入、家居环境等,检查是否有错退和返贫现象,及时落实措施,稳固提升脱贫质量。 (二)加快产业工程施行。着力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立为载体,加大施行主体助农益农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施行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立足“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引导分散施行产业扶贫工程的扶贫户优先开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委托代育”等形式发动带动稳定增收。 (三

5、)全面落实贫困劳力就业。继续做好贫困劳力线上线下的就业效劳,为有意愿就业的贫困劳力落实点对点的跟踪效劳。扩大“扶贫车间”建立,加快凤村富成工艺品分厂建立,实现更多贫困劳力家门口就业。进一步推进公益性岗位安置,加快落实今年新设_个公益性岗位,为贫困劳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加强政策保障动态管理。坚持精准识别、因户施策,强化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持续跟踪落实贫困户在产业、就业、饮水、住房、医疗、教育和兜底保障等方面的扶贫政策,以及残疾贫困人口的补贴跟踪管理,推动全县贫困人口_%实现政策兜底保障。 (五)落实长效脱贫机制。按照“四不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跟踪制度,及早发现返贫苗头,接续推进贫困户的后续帮扶,消除返贫隐患,建立有效脱贫缓冲期,保障脱贫长效化。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后续工作,加快制订扶贫工程后续管理方法,确保扶贫工程实现持续开展。 (六)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深度交融。不断夯实脱贫攻坚产业根底,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整合扶贫资,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交融开展,实在进步农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开展有机衔接,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小农消费经营组织化程度。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