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特征》简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837792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安全文化特征》简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核安全文化特征》简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安全文化特征》简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安全文化特征》简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安全文化特征简析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环境 2017年第2期2017年3月,国家核安全局发布了技术文件核安全文化特征(编号:NNSAHAJ- 1001-2017),该文件是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的细化支撑文件,体现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要求 以及所倡导的良好行为方式,将是今后核安全文化评估活动的主要依据文件,也是行业核安全 文化建设的工作指南。现主要介绍核安全文化特征的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等三个 方面。一、编制背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 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 )等国际组织及美国、比利时、芬兰等国家监管机构和行业组织都发布 了相关导则和评估文件,

2、并开展了核电厂核安全文化的评估工作。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核安 全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工作。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的发布及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的 开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国内各涉核企业均加强了对核安全文化的宣贯和培育,中核集团和 中广核集团还对所属核电厂实施了核安全文化评估。进一步贯彻落实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 加深对核安全文化的理解,开展核安全文化评估,促进核安全文化同核与辐射安全相关工作有 机结合,成为持续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2015 年,“推动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宣贯,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被列为环境保护 部年度重点工作。其主要工作为出台发布核安全文化特征文件。根据国家核安全局的要

3、求,核 与辐射安全中心政策法规研究所成立了跨科室的编写组。编写组在充分调研了上述国际组织和 有核国家的核安全文化文件体系和评估实践,比较分析了国内核安全文化评估指标体系,在观 摩或参与了其评估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的要求,并多 方听取行业内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编制了核安全文化特征。二、主要内容核安全文 化特征共分为8 个章节,分特征、属性、良好实践举例三个层次展开。共有8 个特征、36 个属性、154 个良好实践举例,见图1。第一层是特征名称及描述。完全采用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中对应的原文,阐述了每条 特征具体要求,各特征按顺序以A、BH表示。如第一个特征,名称为“

4、决策层的安全观和承 诺”,代号为A,描述为:决策层要树立正确的核安全观念。在确立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 构建管理体系、建立监管机制、落实安全责任等决策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根本方针, 并就确保安全目标做出承诺。第二层是属性。在深入理解特征内涵的基础上分解出若干特征关 注点或侧重点,即属性,每条属性均分为属性标题和属性描述两部分,各属性按顺序以A1、 A2H3、H4表示。如特征“管理层的态度和表率”(B)分解为表率作用、安全责任、资源分 配、常态检查和保守决策等5个属性,依次代号为B1、B2B5,其中属性表率作用(Bl)的描 述为:管理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身作则,体现“安全第一”的根本方

5、针。第三层是良好实践举例。针对每条属性,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以核电厂核安全文化实践 为主要内容,列举出良好实践以供参考,便于加深对属性的理解。如特征“全员的参与和责任 意识”(C)的第二个属性“遵守程序”(C2)有四个良好实践举例:(1)员工遵循程序;(2) 在工作之前,员工审查程序和指令,以确认它们适用于工作,并且在工作实施前确保要求的变 更已完成;(3)员工操作电厂设备前首先获得适当的授权,且在已批准的电厂程序或工作指令 的指引下进行。(4)员工确保正确记录工作活动的状况。需要说明的是,良好实践举例虽以核 电厂实践为基础编写,但具有普遍性,核设备、核技术利用以及核燃料循环领域可根据自身特

6、点参照开展。三、创新点核安全文化特征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外文文献,同时结合中国核安全文 化培育和评估实践,突出了监管者的视角和关注重点,对比发现核安全文化特征具有的创 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现了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不论是IAEA的、WANO的 还是美国核管会(NRC)的健康核安全文化特征,它们都是自成一体的,其运用的评估标准在其 体系内部都是自洽的、完整的。因此,编写组需要对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中的特征进行深 入研究,理清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中的内容进行剖析。为 此,编写组在将八大特征进行属性分解,并进行良好实践举例的基础上,将分析结果与国际实 践逐一进行

7、了比对分析,使整个安全文化的评估标准既涵盖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内容,也结 合我国核电厂的情况进行了重点强调,实现了核安全文化评估内容中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的结 合。以“培育学习型组织中”为例,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对培育学习型组织的描述中仅提 到要激励学习。而在 NRC、WANO 提出的持续学习这一特征中包含对标这一属性,我国核电厂的 实际活动中也包含对标管理,且对标既是一种激励改进的管理手段,也可以作为激励学习的一 种方式,对于避免自满,寻求改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编制中增加了本内容。(二)实现了 属性和良好实践的首创性在编制特征七的特征属性时,在国际、国内尚无“预防人因失误”属 性和良好行为举例

8、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核安全的实际问题,对核安全文化中的“预防人因失误” 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 1 个属性和5 个良好实践举例。“预防人因失误”的重要意义可以通 过经验反馈体系的统计数据来体现,目前我国核电厂人因事件的数量约占核电厂运行事件总数 的 50%;此外,核能核技术利用,归根结底是人的行为,技术是人设计的、设备是人制造的、 规程是人编写的、核电厂是人运行的。因此,核安全文化特征中将“预防人因失误”列为 一个单独的属性。(三)强调了对经验反馈体系的重视国际上普遍将“运行经验”作为“持续学习”的资源 之一,关注对运行经验的运用。我国一直将经验反馈体系作为持续改进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 日本福岛

9、核事故之后,核电厂的经验反馈体系成为我国核安全监管的关注重点。因此核安全 文化特征中将经验反馈体系作为“建立对安全问题的质疑、报告和经验反馈机制”特征的一 个重要属性。(四)解决了工作环境中感官指标的难题由于特征六“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本着以人为 本的精神,尊重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感受,但是由于氛围或环境的状态是通过员工的感官体验到 的,比如尊重、信任、公平等,通过客观指标难以表达,难免过于宏观、模糊。对属性的内容 进行详细描述,将感官指标表达成具体的示例。例如属性1 中对“员工工作的物质条件”的描 述就举例了“办公室、办公用品、餐厅、休息室、班车等”熟悉、实际的事物;属性 3 中对 “有效的媒介

10、交流方式”的描述举例了“内部网、简报等”。这样的描述能够准确地表达卓越 核安全文化所营造的适宜的工作环境,便于理解。(五)给出了“创建和谐的公共关系”的属性和良好实践“创建和谐的公共关系”是核 安全文化政策声明的独创,在国内外没有相关文件和实践经验参考,且“公共关系”内涵比 较复杂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开发出一些评价指标。首先,立足于核安全文化 政策声明,紧紧围绕公众沟通的主题,重点考察核电厂的作为,适当回应公众的诉求。其次, 以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基础,参考一些研究成果,并结合核电厂现有的良好实践经验。最后,正 视公众沟通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如自媒体发展导致的舆论分化、公众认知和权利意识的增强 等,借鉴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良好实践。核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核安全文化特 征的发布将进一步促进全行业核安全文化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保障我国的核与辐射安全。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