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8348086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3)(二)预警系统的功能4部分: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和预测评价系统分别介绍:1监测系统(第一部分)1)过程:通过采集监测对象(如温度、压力、液位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将信号经过模拟/数字转换后形成数字信号输出,或数字式传感器直接输出信号,这些信号通过传输设施(同轴电缆、控制线、电源线、双绞线等)送人计算机进行处理,处理结果经由输出接口输出或通过人机接口输出到操作控制台的显示器、LED显示器、监控系统大屏幕、记录仪、打印机等外围设备上。2)功能:监测系统主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2预警信息

2、系统(第二部分)功能: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功能。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原始信息包括1)历史信息,2)现实信息,3)实时信息,同时包括4)国内外相关的事故信息。组成及过程: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三部分)组成。信息网的作用是进行信息搜集、统计与传输;中央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是储存和处理从信息网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甄别和简化。信息推断系统是对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进行事故征兆的推断。上述三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完成预警信息系统的各项活动。1)预警信息系统的活动:(5个)(1)信息收集;(2)信息处理;(3)信息的辨伪;(4

3、)信息存储;(5)信息推断。2)信息辨伪的方法:(P116,5种)3)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和功能:(由于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化的功能)4个条件: 规范化,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和定量的要求,信息来源符合一致性要求。 标准化,采集信息过程的计量检测等都应有精确的技术标准。 统一化,各类报表、台账、原始凭证都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统一分类编码。 程序化,数据的采集、传递和整理都有明确的程序、期限和责任者。功能: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3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第三部分)目的:目的是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可操作化。构成:预警指标从技术层次可分为潜在指标和

4、显现指标两类潜在指标:主要用于对潜在因素或征兆信息定量化;显现指标:主要用于显现因素或现状信息的定量化。但在实际预警指标选取上主要考虑人、机、环、管等方面的有关因素。1)预警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预警评价指标:指能敏感地反映危险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建立预警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指标标准是预警系统开展识别、诊断、预控等活动的前提,是预警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预警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6个:(易出题)(a)灵敏性。即指标能准确敏感地反映危险源的真实状态(b)科学性。即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使指标既能满足全面性和相关性要求,又能避免指标之间的相互

5、重叠。(c)动态性。事故发生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要求评价指标应具有动态性,综合反映事故发展的趋势。(d)可操作性。尽量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及有关企业、行业的安全规范和标准。(e)引导性。评价指标要体现所在行业总体战略目标,以规范和引导企业未来发展的行为和方向。(f)预见性。预警指标应选定能反映现状和预示未来的指标。2)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4类)(易出题)(a)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技术因素。其中生理因素包括年龄、疾病等。心理因素包括性格、气质等。技术因素包括经验、操作水平、紧急应变能力等。(b)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包括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包括作业环境和内

6、部社会环境,如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等,企业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环境。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可以包括自然灾害、季节因素、气候因素、时间因素、地理因素等;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等。(c)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指标包括安全组织、安全法制、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资金。(d)机(物)安全可靠性指标包括设备运行不良、材料缺陷、各种物理参数(温度等)指标等。(2)预警阈值的确定(了解)(一个领域或一个系统的界限称为阈,其数值称为阈值。在各门科学领域中均有阈值。)1)预警准则一套判别标准或原则,用来决定在不同预警级别情况下,是否应当发出警报以及

7、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预警准则的设置要把握尺度,否则会造成漏警、误警现象。注:漏警:若准则设计过松,则有危险而未能发出警报。削弱了预警的作用。误警:若预警准则设置过严,则会导致不该发警报时却发出了警报,多次误警会导致相关人员对报警信号失去信任。预警准则根据不同预警方法,具有不同形式。2)预警方法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三种形式,但在实际预警过程中往往出现第四种形式,即误警与漏警。说明:(a) 指标预警。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定量预警假设报警的指标为X:(b) 因素预警。当某些因素无法采用定量指标进行报警时,可以采用因素预

8、警。为定性预警,如在安全管理中,当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缺陷时,发出报警。(c) 综合预警。将上述两种结合起来,并把诸多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得出一种综合报警模式。3) 预警阈值确定预警阈值确定原则上既要防止误报又要避免漏报。a.若采用指标预警,一般可根据具体规程设定报警阈值,或者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报警阈值。举例。b.若为综合预警,一般根据经验和理论来确定预警阈值(即综合指标临界值)。建设工程教育网www.jianshe9?.com如综合指标值接近或达到这个阈值时,就意味着将有事故出现,可以将此时的综合预警指标值确定为报警阈值。4)误警和漏警误警:包括2种情况,发出警报但未发生事故(一般误警)、发出警报但是事故发生级别相差一个等级。一般误警原因:指标设置不当、警报准则过严(安全区域窄,危险区域宽)漏警:预警系统未发出警报,事故发生。原因:将小概率事件发生可能排除在考虑之外、预警准则设置过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