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8102113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滨小城》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海滨小城》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海滨小城》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海滨小城》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海滨小城》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滨小城》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滨小城》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滨小城教案海滨小城教案1 一揭题、复习 1这堂课,我们随作者细细地游览他的家乡,位于广东的一座(海滨小城)。 2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海滨小城给我们留下了初步的印象,谁能说说海滨小城是座怎样的城市? 你们同意吗? 3书上哪儿直接告诉我们海滨小城又美丽又整洁?(指 名读)(齐读) (板:美丽 整洁) 4我们是按什么线路来游览呢? (板:大海 沙滩 庭院 公园 街道) 二学习课文 过渡:浩瀚的大海,金色的沙滩,玲珑的小城中美丽的庭院、公园、街道使我们感到小城无处不美、处处有美。? 1下面,我们就走进这座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去尽情游览,用心去感受它的美吧! (CAI) )画一幅海滨美景图。(想想

2、你要画上些什么,画成什么样的,这样画的依据是什么。) )当当小导游,以“小城的 真美啊!”为开头给我们介绍一下庭院或者公园、街道的美景。(想想庭院、公园、街道什么美,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让你感受到美的。) 学生自读准备,教师巡视倾听。 现在,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游览的情况,大家仔细听同学发言,注意相互补充、相互学习。 下面,哪位同学代表本组同学给我们交流一下你们游览的情况。 画海滨美景图。 说说你要画上些什么,画成什么样的,这样画的依据是什么?(CAI) 为什么早晨的海滨美景图要给所有的景物涂上一层金黄色,你的依据是什么?(指名读) 这样的景象给你什么感觉? 好美的一幅充满生机海滨晨景

3、图,我们一起用书上的句子来描画这幅图吧!(齐读二节) 当导游介绍。 庭院: 你从哪儿知道树多呢? 你从树多怎么感受到庭院美呢? 满目苍翠,真舒服! 种类不同、形态各异,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树吧!(CAI) 真是美不胜收,这个句子该怎么读。(齐读一、二句。) 你怎么知道桉树叶子很香呢? 你从叶香怎么感受到庭院美呢,置身其中,你有什么感觉? 香气宜人、沁人心脾。 浓郁的香味真让人难忘! 被香气所陶醉,怎么读好这个句子。(试读指名读齐读) 从哪儿知道凤凰花很美呢?(指名读齐读) 你怎么感受到凤凰花美的? 你们怎么从花开得“热闹”体会到庭院美呢,想想花怎样开才叫“热闹”?(CAI) 花团锦簇、竟相

4、开放,真是热闹非凡! 从“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怎么体会到庭院美呢,想想这是什么样的景象?(CAI) 带着你的感受读好这句话。(试读指名读齐读) 小结:小城的庭院有绿树、有红花、有浓浓的香味,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再体会一下小城的美吧!(引读四节) 小城的每一个庭院有什么特点? 有些什么树呢? 正值初夏,我们闻到了什么? 抬头看看,我们看到了什么? 公园:(CAI) 真是休闲的好去处! 街道: 三总结全文 刚才,我们随作者做了一次假想旅行,如果你真到了海滨小城,你最想到哪儿干什么? 海滨小城教案2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5、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20海滨小城) 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二、理清

6、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

7、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2、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花园树茂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

8、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 )。这里栽着( )。一棵棵榕树就像( )撑开的( ),树叶( ),可以( ),( )。树下( ),每逢( ),( )总是( )。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板书设计: 海滨 小城海滨(13)大海 沙滩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海滨小城教学反思 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条理十分清楚,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写海滨由远到近,先

9、写大海,然后写海上的船舰和渔民、战士,再写海滩。写小城,先写家家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再写公园里的大榕树,然后写干净的街道。每介绍一处地方的景色,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把它们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形状等具体地描述出来,突出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谆谆善诱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然后让他们边读课文边品赏出这个自然段的意思,除了写树木的种类多外,还写到桉树叶散发出的香味浓;凤凰树开的花如一片片红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庭院的特点,并会用准确而精练的词“很美”、“树多”归纳出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诱导作用,学生做到“多思”、 “多读”、

10、“多讲”,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强化语言训练,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欣赏文章的能力也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 二、抓住重点,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 在这节课里,教师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于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如教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结。这样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讲巧练,抓准训练点 在狠抓素质教育和目标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精讲巧练符合时代的特点,如教学第四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教师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有感情地

11、朗读比喻句后,再引导学生品味比喻句内含的形象美和色彩美。当小结第四自然段后,紧接着让学生完成填空题,这样不但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是符合大纲中的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的要求。又如:总结全文后还设计了内容相似,结构相同,要求一致的语言训练,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有话可写。进而体现了读写结合的优越性。 1、新课导入不够新颖,可以做得更精致一些。这节课我的导入方法是直接导入,就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海滨小城这篇课文。其实海滨小城这篇课文的课题暗藏玄机,可以叫学生多读几遍课题,再提问学生还想知道些什么?最后叫学生利用课题找答案。师傅的建议是我豁然开朗,果然有名师风格。 2、

12、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太平和了,激情可以再多一些,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候没有发出声音。这一点我也尝试训练过的,平时的课堂他们有发声音的,可能来听课的人多了,都不好意思发音了。特别高年级的同学,这点以后要抓出来重点训练一下。 4、课堂上学生参与热情较低,师生互动少了。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开始我担心讲不完可能我自己讲得比较多了,忽略了学生,互动少了点。以后的课堂要多注重学生说,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们。 海滨小城教案3 教学要求: 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每逢”、“甚至”造句;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题,解题 板书课题:15海滨小城 查字典“滨”,说说“海滨”的意思。 (滨,水边;海滨,靠近海边的地方。) 思考:看了这个课题,你想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