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与《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小抄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8097225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与《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与《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与《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与《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小抄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与《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小抄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与《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市政规划与管理》与《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小抄(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好文档市政规划与管理城市管理学复习资料选择题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A、人口数量;C、产业构成;D、行政管辖区别于农村地区。2、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3、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A、军事;C、政治功能为主。4、A、美国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5、市政经济的基本特征是A、社会性;B、长期性;C、不可分性;D、政府性;E、公共性。6、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A、市法院;B、中共市委;C、市检察院;D、市政府。7、市人民代表大会主要有地方A、任免权;B、

2、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8、根据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规定,除A、国务院;B、省一级人民政府;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各个部门一律不能设定行政许可。9、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A、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B、居住在市区内;D、具有本市户口。10、在我国城市中,D、集团参与渠道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市民利益表达渠道。11、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市行政管理体制;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C、市政府构成体制;D、市建制体制。12、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副省级市;B、县级市;C、地级市;D、直辖市。13、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政权机关,包括对A、市人民政府;

3、B、市人民法院;C、市人民检察院;D、市人大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地位。14、下列的市政职能中,A、消防;D、治安管理属于传统职能范围。15、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具有A、双向性;B、间接性;C、综合性;D、有限性;E、超前性的特征。16、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A、战略措施;B、战略反馈;C、重点战略;D、战略愿景;E、战略依据组成。17、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优劣机威分析方法;B、竞争合作分析方法;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D、历史分析方法获取。18、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A、适于居住的;B、银行信赖的;C、治理和管理良好的;D、有竞争力的城市。19、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A

4、、范围经济;B、可持续发展理论;C、规模经济;D、集聚经济。20、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A、产品;B、城市营销主体;C、目标市场需求;D、目标市场。21、B、行政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22、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A、上海模式;B、杭州模式;C、南通模式;D、武汉模式。23、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A、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B、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C、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D、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24、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A、美国萌生。25、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B、

5、30%以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直至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26、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27、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B、信息不对称问题;D、自然垄断。28、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0%。29、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A、预算管理;B、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C、税收管理;D、预算外资金管理。30、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A、慈善模式;B、民主模式;C、巨物模式。31、一般情况下,把城市人口划分为A、中小学年龄;B

6、、老龄;C、劳动年龄;D、托幼年龄。32、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将城市划分为A、稳定型;B、衰退型;D、增长型。33、在D、衰退型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34、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A、自然社区;B、功能社区;C、法定社区。35、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社区成员;B、社团性组织;C、企事业组织;D、行政性组织。36、城市环境的特征是A、脆弱性;B、开放性;C、人为性;D、复合性。37、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包括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视觉污染;D、大气污染。38、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A、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7、。39、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B、排污权交易制度;C、奖励制度;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40、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主要包括的行为者是A、处理者;B、消费者;C、废物处理者;D、资源开采者。41、A、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42、C、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43、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B、30%70%左右,发展速度很快。44、城中村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B、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C、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45、A、撤市(县)设区

8、;B、撤村设街;C、人口农转非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46、A、伦敦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47、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48、从问题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分为A、纵向协调;D、横向协调。49、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A、弱调控模式;B、多元调控;D、强调控模式。50、A、法国;B、荷兰;C、日本;D、希腊实行强调控模式。51、对于突发事件

9、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A、保障系统;B、执行系统;C、信息系统;D、决策系统的构架体系。52、C、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53、C、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54、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A、齐;B、实;C、准;D、快。55、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A、预警系统的建立;B、危机应对;C、危机判断;D、确认危机来源。名词解释1、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2、市政: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

10、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3、市政管理学:是指研究城市政府行政机关和其他城市公共管理主体,对城市日常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4、城市政治权力系统: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5、城市政治参与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6、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在

11、我国城市特指市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等组织。7、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8、市民利益表达:是指代表某种利益的市民组织或市民团体,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向城市权力机构提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利益要求的行为。9、市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10、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

12、和。11、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12、分权制:是指上下级依法各负其责,下级行政机关在法定管辖范围内有自主权,上级机关不得干涉。13、层级制: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作若干层级,每个层级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级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14、职能制:是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若干部门,各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15、完整制:又叫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个机构或一个机构的各个组成部门完全集中于一个首长或一个机关的指挥监督之下,只存在单一的领导隶属关系。16、分离制: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属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个机构或一个机关的

13、各个组成部门不集中在一个首长或一个机关的指挥监督之下,存在着多元的领导隶属关系。17、政府职能:即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18、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19、市政执行:是指城市政府以贯彻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为,是市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20、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

14、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21、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市。22、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23、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24、集聚经济: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聚合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的一种额外的经济利益。25、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平均花费的降低,因为规模扩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它们是通过高效的熟练工人、专门化的生产工

15、具、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流程的专门化和产品的专门化等方法来达到。26、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27、城市营销:是指把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28、学习型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机制,形成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的局面,从而提高整个政府的群体能力。29、循环经济:

16、是指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30、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31、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是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32、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