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小小商店2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8081950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 小小商店2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小小商店2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小小商店2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小小商店2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小小商店2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 小小商店2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 小小商店2教案 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小商店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475页。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认识人民币后的一次实践活动。教材分成两段,第74页是在购物情境中解决几个问题,为购物活动作准备。第75页是在教室里临时办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模拟购物,经历购物过程,积累购物体验,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商品的价格,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3.通过亲身参与购物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4.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及能力;学

2、习与他人合作。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购物态度;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课前准备 1.印有“10元、5元、2元、1元、5角”字样的模拟人民币若干张。2.请学生把平时使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带来一些作为商品(每人带2样物品),并制作出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3.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小朋友们,喜欢蓝猫咪咪吗?它今天可开心了,因为它的咪咪百货商店就要开业了!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下图:二、 购物指南。1.收集信息。师:“咪咪百货商店有哪些商品,能说出价钱吗?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2.提出、解决问题。电脑演示问题情境:咪咪百货商店开业,来了许多顾客。它们在购物时遇到了许多难题,你

3、们愿意帮助它们吗?(1)小辣椒想买一个洋娃娃,她带了10元钱,不知够不够?谁来帮帮它?指名回答,说说为什么。(2)小萝卜有30元钱,买一个熊猫和一个洋娃娃,够不够呢?它拿不准,谁来帮帮小萝卜?学生思考后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3)小磨菇想买一本新华字典和一个书包,它大约要带几十元?”你能告诉它吗?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10+35=45,带40元还是50元,为什么?师:“如果你购买,你想买哪两样东西,一共要多少钱?”先同桌交流,再指几名学生交流。(4)西红柿老师也遇到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他解决。看看是什么问题“我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交流。启发小组讨论

4、要点:A、物品的样数要买得多,应该捡贵的买还是便宜的买?B、买的东西加起来要接近50元,能不能超过50元?三、创办商店1.师:“同学们帮助顾客解决了这么多难题,蓝猫咪咪也十分感谢你(课件)。今天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物品,我们也来学学蓝猫咪咪办个“小小商店”好不好?板书课题。师:你们带来的物品中哪些是玩具,哪些是生活用品?请同学们分一分,同桌交流,并分别把物品摆放到相应柜台上。评:让学生亲历创办商店的准备过程,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调查、了解商品的价格,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商店设“玩具总动员”(儿童玩具)、“咪咪文具”(学习用品)2个柜台。(展示2个标牌)

5、评:用学生自己带来的各种用品来创办“小小商店”,并设计小朋友喜爱的、富有童趣的柜台名称“玩具总动员”、“咪咪文具”、“家家乐”,有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通过对物品的分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知道商店的商品要按类别进行摆放,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运用统计方法的机会。而分类摆放、检查的过程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2.选营业员及经理。师:摆好了柜台,就要有卖商品的营业员和购买物品的顾客,谁愿意当营业员?顾客?选四个组的组长分别担任柜台组长,组员担任两个柜组的营业员,其他组学生担任顾客。师:商品的摆放类别已经确定好了,下面请每个柜组的营业员将物品在仔细摆一摆,比一比哪个小组摆得整齐美观,组长检查

6、。3.领钱。师:为了表示对这次活动的支持,老师特意为每位顾客准备了10元的人民币,请担任顾客组的组长算好本组钱的总数,然后到老师这儿来领钱。师:同学们,刚才老师给每个组的钱中,有10元的,有5元的,有2元的,有1元的,如果你到组长那儿领10元,准备怎么领?先说给同伴听一听,再去领。(出现情况有:一张10元;两张5元;5张2元;10张1元)4.示范购物。师:购物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在购物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现在我想请两位家长先来为大家示范一下,请大家观察他们的买卖过程,看看要注意什么?(出现情况可能有:顾客要想好买什么,自己的钱够了吗?营业员和经理要有礼貌,并能根据商品的价格有顾客付的钱数计

7、算出需要找回多少钱。)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的生活经验,先指导购物。因此,这一环节具有“向导”作用。通过对几个问题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顺利实施购物活动提供保证。小结:顾客首先要确定买什么商品,属于哪一类,再到相应的柜台找到该商品,了解商品的价格,同时要根据需要购买,不要浪费。同时根据自己手里的钱确定怎样付款,营业员则要根据商品的价格和顾客付的钱数算出需要找回多少钱。同时,在购物时,人特别多,顾客们还要注意讲文明,守秩序;经理要组织好到你地方购物顾客的纪律,并做好服务工作。四、实践活动。1.模拟购物师:好,“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赶快

8、行动起来,开始购物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例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售货员则要检查顾客所付出的钱数。活动中,如果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其他同学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评:在真实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人人参与购物,充分体验如何取币、换币、找币,切身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2.统计汇总。(1)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购物情况进行简单统计,并完成下表:购买物品名称价 钱一共用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2)请各柜台小售货员汇报结果:共收入多少钱?(是否有差错,请课后核实) 3.交流:(1)说说自己买东西的经过。(2)购物后怎样核对自己用的钱是否正确?(3)请几位在购买东西中碰到问题的学生说说自己碰到了什么问题,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评:通过汇总交流,让学生说说买东西的经过,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统计、进行检查核对以及讨论碰到问题如何处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五、 活动延伸。师:“今天我们进行了模拟购物活动,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吗?相信你们肯定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