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课程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806599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新课程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新课程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新课程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新课程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新课程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新课程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新课程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新课程作业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 要】新课程出现,使传统作业的诸多弊端,受到了全面的洗刷,然而量多、单一、机械、重复等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学生作业负担依然过重。我们的新课程作业模式为适应“减负”需要,配置了与之相适应的“主题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整合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层次化作业、个性化作业”,努力让作业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经历,达到了既“减负”又“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关键词】 新课程 作业模式 研究 实践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并被普遍接受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每一个人都有其优势智力,同时也有其弱势智力。人的多种智力发展的不均衡性表明每

2、一个人都有其发展的优势方面,也有其发展的弱势方面。所有学生都有获得自我发展的可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处在不同地位或学习层面的人他们的需要也各不相同。能力是在人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的锻炼和学习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各人的能力能否全面发展主要取决于各自从事的实践活动和接受的教育。建构主义者认为,教育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者又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或解释现实,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息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合

3、作可以更加正确、丰富和全面。2001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 l 本课题负责人:沈月龙; 主要成员:葛连松、陈元林、夏群峰、章新金等;执笔:陈元林。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省教科院、省教育厅教研室有关专家的指导,得到了湖州市教科所、湖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长兴县教育局教研中心有关专家的热心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智力的多元,需要的多元,认知的多元,国家人才需求的多元,决定了学校教育环节中学习活动和作业模式的多元化。但就目前教育实际来看,初中教

4、育确实还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徘徊,分数仍然是老师、学生、家长追求的最终目标,升学率还是社会衡量办学的唯一标准,学生的作业负担依然十分沉重。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作业量多、单一、要求一致,机械、重复,把作业当成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评价学习成绩的重要尺度的状况和学生中完不成作业大量抄袭或因完不成作业而撒谎的不良现象,也确实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课堂必然有作业,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教育发展来看,世界各国对作业问题的研究历来十分重视。早期苏联的教育论专家凯洛夫、斯米尔诺夫,他们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育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国学者库柏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家庭

5、作业研究了作业的功能;我国学者吴也显的教学论新编专门有作业系统的分析。近几年西方一些教育先进的国家针对作业存在的弊端都在进行积极的改革。如,英国中小学课程作业出现了“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口头、听力作业”、“表演作业”;美国出现了“团队合作作业”的做法。我国中小学也多在尝试作业布置的新举措,传统的书面作业多,活动性、实践性作业少的状况正在得以改变。我校2001年就针对学生作业负担过重问题提出了作业改革的设想,语文、自然两组率先作了作业改革的尝试。2003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结构由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课程实施由控制走向了开放。课程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的作业也迫切需要有新的

6、模式与之相适应。所以我们认为,进行新课程作业模式的探索是适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需要,是适应课改深化与“减负”的需要,是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打造人才素质基础的需要,意义十分重大。二、概念解说与基本内容作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辞海解释为“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传统作业中学生都是通过大量的书面作业来完成教师下达的学习任务。新作业,现在普遍认为,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指定作业与自觉作业,也包括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至于作业模式,有关专家解释为“为使学生获取、掌握、运用学科知识技能解决有关问题的操作规程”。本课题中我们所提的“新作业模式”相

7、对于传统作业模式而言,他主要是在落实减负指令的前提下,通过配置“主题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层次化作业、实践性与探索性作业、综合性作业”等多种作业形式,以适应学生因学习方式改变而产生的新需要,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培育能力、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基本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1“新作业”实施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产生的效应分析。包括心理认知,知识涵养,能力技巧,协作精神等等,以探讨适应学生因学习方式改变而产生的新需要,进而帮助施教者及时调整策略。2“五类”作业的研究 主题性作业。该作业国外文献中称为长期主题性作业,它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考察研究,实行长远计划与阶段训练相结合(如爱国主义、爱家乡、爱集体等),

8、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增进体验,提高能力。 个性化作业。这类作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而设置,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品质更健康地发展。 层次化作业。这类作业针对当前初中生学业水平悬殊较大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把转化困难学生和培养优秀学生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达到“分层作业,尝试成功”的目的。 实践性和探索性作业。这类作业主要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利用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或独立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综合性作业。社会呼喊综合性人才,课程也有各科相互渗透的趋势。综合性作业也即根据

9、各科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而设置的作业。它旨在实现学科之间的科学联系与紧密合作,学以致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1年11月2002年10 月)2001年下学期,本校已进行了传统作业的改革,全校围绕“减负增效”展开了讨论,部分教师已作了“新作业”的探索,语文、自然两组还作了作业改革的率先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给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2实施阶段(2002年11月2004年7 月)总课题组引领11个子课题,有统有分,进行理论学习,调查研究,通过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活动的实践与反思,并通过会议交流互动,小范围展示推动以及邀请专家指导等途径,进行研究与完善。3总结阶

10、段(2004年6月10月)总课题组进行新作业成果展示及作业汇编工作,召开子课题研究汇报会,通过总结评比,整理相关实验材料,课题领导小组写出课题研究主报告,呈请上级主管部门鉴定。4推广深化阶段(2004年112006年7月) 2004年10月,本课题通过结题鉴定后,由校长室、教科室、教务处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拟定本校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作业要求,特别是根据浙江省17条减负禁令做好作业改革的推广工作。 四、主要做法 教与学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的问题,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是作业,要解决作业问题,首先得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态度问题和观念问题,教师问题解决,新课程的实施,新作业的推行

11、便有了源头保障。所以,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主要成员(含子课题负责人)引领各个课题小组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研究中服务学生。主要做法为:(一) 三种认识的摆正1承认学生差异我们的学生由于准备知识、家庭背景、个性品质的不同,学习上的需求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在作业的布置上应认真关注学生的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潜在能力,关注社会,关注科技的发展,十分重视差异教学。2 认清个体需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上海市北中学徐阿根校长最欣赏的教育信条。根据心理学人的需要分七个层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实现

12、自我的需要)的论述,学生会选择其最适合的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作业布置或参与学生的一些课内外活动性作业时,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和施加健康诱因,让学生感到:这种作业是适合我的。当学生真正自主体验,尝试成功的时候,他就会悦纳自我,亲近社会,亲近他人,情感、灵感、创造力也便产生其中。3明白作业形式作业作为一种梳理、巩固旧知识的手段,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但它应成为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培养能力、情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们探讨的新作业要求教师绝不能把作业仅作为巩固知识的手段,也绝不能让全体同学只完成单一、机械、无层次的书面作业。新作业应该可以有:口头作业、动手制作作业、观测记录作

13、业、创造发明作业、社会调查作业、现场辩论作业、表演作业、观赏作业、探究作业、评价性作业。通过这些多样化的作业,促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二) 五对关系的研究1学习方式与作业方式 学习方式不等于作业方式 ,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作业方式的多样化 ,学习方式影响着作业的结果。作业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可以是作业的过程。作业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手段,作业是巩固和提高学习所得的重要途径 。作业是一种学习过程,是学习方式的延伸。2传统作业与新作业传统作业重知识性的练习和巩固,它以大量书面作业的形式谋求学生成绩的提高,但单一、机械、重复的较多。传统作

14、业重结果而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虽然有课内课外作业之分,但由于考试制导、题海作战,导致大量的学生呆读死记取胜,沉重的压力又导致恐学症和心理疾患出现。新作业仍然需要书面作业,但它减少纯练习型机械操作性的书面作业,新作业重知识又重能力,重结果更重过程。新作业关注生活作业、德体美劳作业、动手作业、右脑锻炼作业、思维锻炼作业。3“减负”与“配负”、“增效”“减负”是“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它的含义:一是承认学生要有必要负担;二是表明学生的负担应当有一个“度”,不能过重;三是暗示过重负担应当减轻,不足的负担应当加上,“减负”还需要科学“配负”。减负后,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

15、间,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潜在价值,为学生研究和配置创造性思维的负担、可选择性负担和生活负担,努力实现实践教育和创造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可能,以达到“减负增效”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4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课内与课外是小课堂与大课堂的关系。“生活即课堂,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让作业与生活链接,让知识与能力、情感、价值观相互关照,相互促进,共存共生。5专项作业与综合作业专项作业与综合作业是点与面的关系,各个子课题专项作业的研究要有可操作性、真实性和实用性,应具有发散功能、借鉴功能。专项作业不仅是个体受益而且是资源共享利人利组又利校的大事。专项作业如果发挥了整体推进作用,那么它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得更为可观。但是达不到这种作用,只要努力做了也是值得肯定的。(三) 十种作业观的养成摆正“三种认识”,弄清“五对关系”,我们课题组教师逐步养成了十种作业观。这十种作业观的形成,使我们课题组老师更有效地开展了作业改革的研究,每次作业的过程与结果无不体现了作业观念得以改善的印迹。这十种作业观是:1 作业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2 作业是一份记录生命成长的见证;3 作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发现的过程;4 作业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