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综述(共9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739238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励理论综述(共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激励理论综述(共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激励理论综述(共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激励理论综述(共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激励理论综述(共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励理论综述(共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理论综述(共9页)(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励理论综述摘要:激励理论是当代多门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上世纪以来,随着马斯洛、麦克利兰、赫兹伯格等一大批学者的研究与发展,管理激励理论已日臻丰富并成熟完善。本文首先回顾并梳理了西方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接着对近年来激励理论的部分前沿进展进行介绍;最后,我们对激励理论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激励理论;历史演进;前沿进展;未来展望引言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其基本原理是:个体由自身需要引起内部

2、紧张感,产生行为动机,并进行行为选择,以实现个体目标,满足需要。之后又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不断循环。作为心理学术语,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应用于管理,激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如何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一、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在20世纪初期以前,欧文等学者对这一问题做过一些探讨,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进入20世纪,伴随着伟大的“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与发展,对如何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激励理论。笔者结合学者吴云(1996)有关激励理论历史演进的

3、研究,认为其历史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一) 改变:从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求早在20世纪初,西方的管理界流行着一种普遍的看法, 即把人看成是“经济人”, 认为人是天生懒惰的, 只要有可能便会逃避工作。因此, 要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必须从他们追求金钱的心理和获取自身最大利益的愿望出发, 只能靠金钱的刺激和经济上的惩罚。这就是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所概括的“X 理论”。这种激励思想, 在被喻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所推行的“胡罗卜加大棒”式的管理中体现得很明显。泰勒所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以及他的助手亨利甘特进一步设计的“任务奖金制度”, 都是通过金钱刺激进行激励的典型措施。郝辽钢,刘

4、健西学者(2003)认为这种激励方式隐含着对人性的一种假设,“经济人假设”。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方式主要依赖于经济诱因和强制性的监督、惩罚措施。这种激励方式的运用,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 单纯以金钱刺激来激励积极性, 实质上无视人的社会性。这种极端主义的片面观点无疑会使激励效果受到很大局限, 难以普遍地和持久地激发调动起人的生产积极性。1927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埃尔顿 梅奥的“霍桑试验”是行为科学上的一大进步。 1933 年, 他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总结了实验结果, 提出了“人群关系理论”。他认为, 传统管理把人看成是“经济人”是错误的,人应该是“社会

5、人”。在激励中,金钱只能满足人的一部分需要, 除此而外, 人还有进行社会交往、获得社会承认、归属于一定社会群体等一系列社会需要, 而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来源于社会需要的满足。“霍桑试验”打破了长久以来的“经济人假设”,行为主义学者开始对人性进一步探索。1943 年,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人类需要的深入研究, 在其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 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逐级增强,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才可能产生较高级的需要。此外,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存在优势需要。在马斯诺研究的基础上,奥德佛

6、的ERG理论就此产生,他认为,人有三中最基本的需要:生存、关系和成长需要。这三种需要是同时存在的,并不是按照等级层次增长满足的。越是不容意得到满足的需要,对他们的需求欲望就越强烈。人在追求满足成长的需要遇到挫折时,后两种需要的重要性就会提高。而成就需要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及行为学家戴维.麦克利兰经过大量调研和实验,尤其是对企业家们的成就激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之后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的主要需要有三种:权力需要、归属后交互联系的需要和成就需要。其中个人对成就的追求激励的主要内容,成就需要是展示一个人的能力和成熟度的标志。这样, 西方激励理论以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为开端,

7、 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完成, 在激励手段上就实现了由单一金钱刺激到满足多种需求的改变。从人性假设来说,也是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重大转变。(二) 深化:从激励条件泛化到激励因素明晰在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之后的激励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人性的假设有了重大的转变:人并非天生懒惰, 而是勤奋的, 愿意把工作做好, 并且会主动承担责任, 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麦格雷戈将这种与“X 理论”相对立的观点称为“Y 理论”, 在20世纪40 50 年代,这种激励思想成为西方管理界的共识。很显然, 这种激励思想比起把人看成“经济人”前进了一大步。但是, 这种激励理论中包含着一种把激

8、励条件泛化的倾向, 似乎无论哪种需要, 只要给予满足, 都可以激发积极性。于是, 从50 年代末期开始, 西方激励理论在对激励因素的认识上出现了一个深化过程。50 年代末期,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使人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1959 年, 他在工作的激励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双因素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把影响人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实质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 并不是满足人的一切需要都能够调动积极性, 只有满足工作范围之内的需要, 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这就使得对激励条件的认识进入了明晰化阶段。(三) 延伸:由激励基础研究到激励过程的延伸无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9、论、奥德佛的ERG理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还是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都还是针对激励行为起点所作的研究, 也就是主要是回答了“是什么激发和驱动行为”的问题。但是在整个激励过程中, 人的心理和行为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 激励基点正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激励效果, 只有正视并处理好各种影响因素, 才能真正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于是,从60 年代中期开始, 西方管理界对激励问题的研究, 出现了由激励基础向激励过程的延伸。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

10、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等。 1964 年,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节中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 这是关于如何根据需要设置目标并引发出工作动机的一种激励理论。弗鲁姆认为, 一个目标对人的激励程度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是目标效价, 指人对实现该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如果实现该目标对人来说很有价值, 人的积极性就高; 反之, 积极性则低。而效价高低的实质, 在于该目标能否满足人最迫切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二是期望值, 指人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只有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大, 才会去努力争取实现, 从而在较高程度上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如果人认为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很小

11、, 甚至完全没有可能, 目标激励作用则小, 以至完全没有。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表示为这样一个公式:M = E *V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 只有当期望值和效价都高时, 激励程度才会高, 这两个因素若有一个低, 整个激励程度必定是低的。在这一基本观点基础上, 弗鲁姆又作了进一步分析, 他认为作为激励手段的目标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目标是工作标准或劳动定额; 第二层目标是达到工作标准后所能得到的奖酬。因此, 期望值也有两层含义, 一是达到工作标准可能性的大小; 二是达到工作标准后得到奖酬的可能性大小。作为职工来说,一般是把实现第一层目标当作实现第二层目标的工具或手段。于是, 弗鲁姆又提出了第三个影响因

12、素工具性或关联性, 即只有当工作绩效与奖酬紧密关联, 工作取得绩效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奖酬时, 目标才有激励作用, 职工才会有积极性。所以, 期望理论在西方被简称为“VIE 理论”。在弗洛姆之后,美国管理学家洛克和休斯等人又提出了“目标设置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1)目标难度。目标应该具有较高难度,那种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目标缺乏挑战性,不能调动起人的奋发精神,因而激励作用不大。当然,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会使人望而生畏,从而失去激励作用。因此,应把目标控制在就有较大难度,又不超出人的承受能力这一水平上。(2)目标的明确性。目标应明确、具体,诸如”尽量干好”、”努力工作”等笼统空泛、抽象性的

13、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不大。而能够观察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可以使人明确奋斗方向,并明确了自己的差距,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激励作用。(3)目标的可接受性。只有当职工接受了组织目标,并与个人目标协调起来时,目标才能发挥应有的激励功能。为此,应该让职工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这比由管理者将目标强加于职工更能提高目标的可接受性,可以使职工把实现目标看成自己的事情,从而提高目标的激励作用。 如果说斯望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是围绕目标这个环节展开了对激励过程的研究, 那么,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则是从奖酬这个环节入手探讨了激励过程。1963 年, 亚当斯发表了对于公平的理解的文章, 1965 年, 又发表了在

14、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一文。他认为, 作为激励环节的奖酬, 能否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并不取决于奖酬本身或奖酬的绝对值, 而是取决于人的公平感。他提出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个人在评价他们的社会关系和地位时是以经济的奖赏或报酬为几点的;二是个人的公平该来自于社会的比较过程,而且这种比较不仅是个人的绝对或纵向比较,还取决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对或横向比较。在这两个比较中, 如果比值相等, 人就感到公平, 因而心情舒畅、工作努力。否则, 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尤其是在横向比较中, 如果自己一方的比值低于他人, 就会满腹怨气, 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因此, 亚当斯强调, 在激励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奖酬的公平合理, 这样才能取

15、得良好的激励效果。(四)再深究:从行为过程认识到改造行为的深究激励行为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单单认识“什么激发驱动行为”与“如何激发、驱动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道“如何维持、强化或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向着有利于组织目标的方向发展”。于是,行为改造理论就此产生。行为改造理论研究重点侧重于激励对工作中人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它不关心人的需求与动机是否得到满足,而关心行为的结果对激励成败的影响,换句话说,激励是为了有效地塑造、改变和影响人的行为,使其达到目标的一种理论。行为矫正型理论主要包括挫折理论、强化理论和归因理论。(1)、亚当斯的挫折理论: 由于目标无法实现,动机和需要不能满足

16、,就会导致产生一种情绪状态,这就是“挫折”。 使人产生挫折心理的三个必备条件: 第一,个人所得期望的目标是重要的、强烈的;第二,个人认为这种目标有可能达成;第三,在目标与现实中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 人受挫折后的行为表现: 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特点,受到挫折后的行为表现主要由两大类; 第一,采取积极进取态度,采取减轻挫折和满足需要的积极适应的态度。 第二,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是对抗态度,诸如攻击、冷漠、幻想、退化、忧虑、固执和妥协等。 在管理工作中, 第一,要培养员工掌握正确战胜挫折的方法,教育员工树立远大的目标,不要因为眼前的某种困难和挫折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第二,要正确对待受挫折的员工,为他们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尽快从挫折情境中解脱出来。 第三,要积极改变情境,避免受挫折员工“触景生情”,防止造成心理疾病和越轨行为。 (2)、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又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