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72508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加快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加快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加快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加快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和思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发展夷陵区现代农业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共夷陵区委党校课题组【报告说明】加快发展夷陵区现代农业研究课题,是夷陵区委党校校委会确定的2007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并上报市委党校获准立项。此课题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的。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发展现代农业研究对于夷陵区如何认识现代农业、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课题组以今年三月正式成立,副校长苏承

2、喜为组长,问瑛、白红、秦长鑫为成员。课题研究工作受到了校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我们先后深入到鸦鹊岭、龙泉、邓村、小溪塔、幛村坪等乡镇、村组、柑橘基地、茶叶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稻花香集团公司、萧氏茶叶公司、荣盛柑橘打蜡保鲜公司等龙头企业和柑橘、茶叶协会等专业组织和农户进行了调查,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问卷调查表,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二是搜集材料,分析研究。我们先后到农业局、档案局、水利局、财政局、民政局等单位收集资料。汇集材料,分析现状,学习文献,拟定提纲。三是起草报告,修改定案。研究报

3、告起草后,课题组成员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定稿。本课题针对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首先,在阐述对现代农业内涵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夷陵区农业发展现状,通过翔实的数据考量和定性分析,认为夷陵区农业发展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其次,探讨了夷陵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重点提出了夷陵区到2010年发展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对策措施。提出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农业开发实验区、构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土地流转、加快一体化经营、提高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培育现代农业建设主体等六个“加快”的对策措施。本课题调研报告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并在

4、前期广泛调研和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地反映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基本观点和主要成果。【报告正文】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夷陵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我们课题组成员深入到乡镇、村组、农户、农业基地、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产品销售市场等部门和单位,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调查,形成了初步研究成果。一、夷陵区农业发展现状(一)对中国特色

5、现代农业的认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

6、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化组织管理等来提高农业效益。第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第三,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有亿左右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因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

7、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举办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润。第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如果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难以持续进行。因此,必须把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一般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施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发达阶段。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制订指导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时,制定了量化的阶段性标准,分别从农业外部条件、农业本身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效果三大方面着眼,将评价指

8、标确定为十项:1.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农村人均纯收入。3.农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比重。4.科技进步贡献率。5.农业机械化率。6.从业人员初中以上比重。7.农业劳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8.农业劳均生产农产品数量。9.每公顷耕地创造国内生产总值。10.森林覆盖率。13项为农业外部条件指标,46项为农业生产本身条件指标,710项为农业生产效果指标。由于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评价的具体标准应随时间的推进而作相应的调整。(见附件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二)夷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夷陵区在3424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分布着12个乡镇、街办,205个村,17个居委会,总户数18.39万户,

9、其中农户12.72万户;总人口51.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47万人;有耕地面积235万公顷。依据指导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量化的阶段性标准,来考察量度夷陵区2006年指标实现情况,见下表。(1)夷陵区现代农业的指标考量。 指标名称单位起步阶段标准初步实施阶段标准基本实现阶段标 准(1)社会人均GDP美元1803(2)农村人均纯收入元4072(3)农业就业与社会就业比重%64(4)科技进步贡献率%43(5)农业机械化率%26(6)从业人员中初中以上比重%70(7)农业劳均GDP美元1379(8)农业劳均生产农产品量(粮食当量)吨2(9)每公顷耕地农业产值美元1884(10)森林覆盖率%4

10、9.5由上表可知,在10项指标中,有6项达到起步阶段标准,有3项达到了初步实现阶段标准,1项达到了基本实现阶段标准。总的看,夷陵区的农业只能算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 (2)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在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的基础上,形成了茶叶、柑桔、优质畜牧三大支柱产业的农业新格局,彻底改变了单一的粮油农业经济结构。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11 亿元,其中茶叶产业产值 1.9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2%;柑桔产业产值 3.9亿元,占16.9 %;优质畜禽产值 9.1 亿元(现行价),占 39.3 %;优质粮油产值 3.

11、9 亿元,占 16.9%。由此可以看出,夷陵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由单一粮食产业向优势产业转变,而且成效显著。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到2006年底,全区的茶叶面积为8327公顷(12.49万亩)。全区茶叶产量6129吨,茶叶产值1.9亿元。邓村乡、下堡坪乡、太平溪镇和乐天溪镇等四乡镇是夷陵区的茶叶主产区,茶叶主产区连片集中。夷陵区已成为湖北省产茶较多的县(区)之一,其茶叶生产已被纳入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和全国茶叶优势规划区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夷陵区的大宗绿茶具有绿豆滋味板栗香的独特品质。全区共培育出“邓村绿茶”、“峡洲碧峰”、“金香品雪”、“裕茗碧剑”等茶叶品牌,其中

12、“邓村绿茶”、“峡洲碧峰”获省级名茶称号。我区茶叶生产的科技水平、综合效益一直处于全省先进行列,其面积、产量、效益在全省排名为第六、第五和第五位。到2006年底,全区柑桔面积已达到17537公顷(26.3万亩)。其中结果面积20万亩。2006年全区柑桔总产为26.72万吨,销售收入3.9亿元。夷陵区是全国最适宜种植柑桔区域之一,其柑桔主产区主要连片集中分布在鸦鹊岭镇、龙泉镇和小溪塔街办。2003年夷陵区被国家农业部纳入全国柑桔优势产业区域。主栽品种三大系列:一是温州蜜柑系列。有特早熟、早熟、中熟品种;二是椪柑系列。主栽品种三个;三是橙类系列。有锦橙、脐橙、夏橙等三个品种。目前已引进了43个新品

13、种,在生产上主要推广橘橙七号、日南1号和不知火等三个优良品种。培育出两个柑桔品牌:“晓曦红”、“小溪塔”。全区的柑桔面积和产量多年来位居湖北省第一位。因此,夷陵区有“橘都茶乡”之美誉。在生猪生产上主要推广由长白猪、约克夏和杜洛克杂交繁育的“三外肉猪”优良品种。2006年全区生猪出栏为75.49万头,全区突破了人平(指农村人口)育肥两头猪的生产水平。茶、柑、畜牧业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3)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现雏形。以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经纪人+基地+农户等三种主要形式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已逐步建立。全区有4.9万个农户、9.07万人从事柑桔生产;3.4万个农户、4

14、.7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畜牧业则更是家家户户都养猪。全区还出现了百头以上养猪大户1100多户。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三大支柱产业主产乡镇(街办)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现实选择。到2007年10月底,成立各种协会和专业组织97个。其中区、乡、村三级共有柑桔产业协会8家,基本覆盖了柑桔主产乡镇、村。邓村乡成立了茶叶产业协会。鸦鹊岭镇成立生猪产业协会。顺应三大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鸦鹊岭镇建成了荣盛、嘉源等两家柑桔罐头加工企业,柑桔罐头年生产能力为9万吨。全区现有柑桔打蜡生产线58条,年处理柑桔保鲜能力为15万吨。基本满足了全区柑桔加工和鲜销的需要。全区现有萧氏茶叶公司、邓村

15、茶叶有限公司、鸿渐茶叶公司、昌发茶叶公司和三峡国际旅游茶城等五家茶叶龙头企业;229家茶叶加工厂,加工厂房面积94200;拥有制茶机械1970台(套),其中名优茶加工机械557台(套),有机茶加工厂(车间)13家,有机茶加工机械310台(套);从事茶叶加工人员1316人。全区现有茶叶销售商家205家,其中外出设店经营茶叶有129家,从业人员700人。基本满足了全区茶叶生产的需要。在畜牧业生产方面,有史光权年销售生猪40万头的销售大户,农民养猪不愁销路。从构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地、农户、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等四个要素来看,夷陵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现雏形。(4)三大支柱产业的生产步入科学种养的轨道。一是茶叶、柑桔、生猪生产都做到了良种化。二是科学种养技术逐渐被农民所掌握,并运用于生产实践。在茶叶、柑桔生产上开始实施无公害生产技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柑桔生产开始推行“天上挂灯”、“树上挂虫”和“地上种草”的生物防治模式。在茶叶生产中推广无性繁殖育苗和有机茶生产技术。在柑桔和茶叶生产中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的新技术。在生猪生产上实行按仔猪、肉猪、母猪的营养需要实行配方饲料喂养的饲养技术。(5)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产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全区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6%。机耕面积达60%,机植保面积达95%,机收水平达20%,机械灌溉面积达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