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教育(五年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701669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色教育(五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本色教育(五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本色教育(五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本色教育(五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本色教育(五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色教育(五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色教育(五年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课 少年立志 心游四海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第二课 求进于己 发奋图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乾卦象辞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第三课 动心忍性 百折不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第四课 以及之责 乐于担当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然则何时而乐耶?

2、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第二单元第五课 以孝为先 恭听慎行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孝经纪孝行章第十第六课 知恩图报 投桃报李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北周庾信徽调曲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第七课 同道为朋 以诚相见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

3、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朋党论第八课 论人之善 忘人之过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第三单元第九课 腹有诗书 博观约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稼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第十课 学而时习 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第十一课 勤读明辨 笃学善思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惇(dun)落第诗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

4、必勤。清王夫之四书训义第十二课 举一反三 知类通达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子全书学三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 素问卷第十四课 俭以养德 知足常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饭疏食,饮水,曲肱(go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第十五课 导之以德 齐之以礼人

5、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第十六课 道法自然 取之有度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这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周易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sou)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第五单元第十七课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第十八课 维己权利 尽己义务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上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有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第十九课 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汉 贾谊 治安策第二十课 国家之兴 惟民主行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吕氏春秋 贵公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陶知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