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531869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检测工艺流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损检测工艺流程无损检测工艺流程1 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相关规范(标准)确定无损检测内容后,施工单位应办理检测委托,填写检测委托书,并依据委托书的要求,实施委托检测,并确定检测部位,作好受检产品、材料、配件等受检部位的识别标记。2 在检测过程中如有与检测相关的变更,施工单位应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检测组,检测组根据变更对检测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3 检测准备和实施3.1 检测人员按照每一类检测对象,依据委托书、检测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编制工艺卡,确定检测技术参数,。3.2 检测组成员应做好设备、仪器、材料、工具及防护用品的准备,并负责就检测条件(如检测时间、水源、电源、通风、照明、脚

2、手架、安全围护等)与施工单位及时联系,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3.3 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及时作好检测原始记录。3.4 在进行射线检测前,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检测区域内的安全标识和围护,并在施工单位工程部办理入场手续和射线作业许可证(票),检测人员应将此证(票)随身携带,以备检查。4 检测结果4.1 检测人员第二天必须根据标准规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及时填发检测报告,作好各种原始记录。4.2 检测责任师对检测数据及评定结果进行校核,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结果有误时,应及时更正,必要时重新检测。4.3 因检测工作量大等原因不能及时填写检测报告时,可先填写检测结果通

3、知书,不合格需返修部位以返修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4.4 如有不合格部位的工件应按有关验收规范、标准或技术要求进行扩探,并以扩探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5 底片质量;5.1所有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5.2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 应符合 AB级要求: 2.0-4.0 之间。5.3底片本底灰雾度 D0 0.3。5.4底片的像质计灵敏度应符合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5.5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伤、斑纹等伪缺陷影像。5.6资料的归档: 所有检测工程结束后, 检测报告和底片图纸及各种原始记录应整理交公司存档,若用户需要

4、,也可交用户保管,底片保存期为7 年。5.7随时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监理、施工单位、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的监督检查,并提供所需的检测资料和相关材料。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规程规定了焊缝射线人员具备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工艺和验收标准等内容。本规程依据JB/T4730-2005 的要求编写。适用于本公司板厚在230 mm钢制压力容器及壁厚T2mm钢管对接焊接接头的X 射线 AB 级检测技术。满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 GB151 的要求。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规程的补充, 由级人员按本规程等要求编写, 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2. 引用标准、法

5、规JB/T4730 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6357-1996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卫生放护标准JB/T7902 线型象质计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 一般要求3.1 射线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并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3.1.1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1.0 。评片人员还应辨别出400mm距离处高 0.5mm、间距 0.5mm的一组印刷字母。3.2 辐射防护射线防

6、护应符合GB18871、GB16357的有关规定。3.3 胶片和增感屏3.3.1胶片: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一般X 射线选用T3 或 T2 型胶片。3.3.2增感屏:采用前屏为0.03mm、后屏为0.03 0.10mm的铅箔增感屏。.3.3.3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紧密接触。3.4 象质计3.4.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Fe 线型像质计测定。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 的规定。象质计型号一般按下表4 选定。但对透照外径100mm钢管环缝时采用JB/T4730 附录 F 的专用象质计。3.4.2底片的象质计灵敏度选用按透照厚度及不同的透照方法选择表1 至表 3 中要求达到的象质丝号

7、。3.4.3透照厚度 W:射线照射方向上材料的公称厚度。多层透照时,透照厚度为通过的各层材料公称厚度之和。焊缝两侧母材厚度不同时,以薄板计。2。表 1象质计灵敏度值单壁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AB 级)公称厚度( T)范围、 mm应识别丝号丝径( mm)3.5 5150.12557140.16710130.201015120.251525110.322532100.40表 2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源側(AB 级)透照厚度( W)范围、 mm应识别丝号丝径( mm)3.0 4.5150.1254.5 7140.16711130.201115120.251522110.3222321

8、00.40表 3象质计灵敏度值双壁单影或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置于胶片側(AB 级)透照厚度( W)范围、 mm应识别丝号丝径( mm)3.5 5.5150.1255.5 11140.161117130.201726120.252639110.32表 4象质计型号10/166/121/7。3。透照厚度 W(mm)16 1680 802503.4.4象质计的使用象质计一般应放在工件源侧表面焊接接头的一端(在被检区长度的1/4左右位置),金属丝应横跨焊缝 , 细丝置于外侧。当一张胶片上同时透照多条焊接接头时,象质计应放置在透照区最边缘焊缝处。3.4.5透照外径 100mm小径管焊缝时可选用通用线型象

9、质计或JB/T4730附录F 的专用象质计, 金属丝应横跨焊缝放置。3.4.6当射线源置于圆心位置对焊缝做周向曝光时,每隔90 度放一个。 若透照区为抽查或返修复照,则每张底片上应有象质计显示。若同时还透照纵焊缝,则纵缝透照区的远端也应有象质计显示。3.4.7象质计置于胶片侧时,应在象质计上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标记。3.5 散射线屏蔽背部散射线及无用射线应采用常规方法屏蔽。为验证背部散射线的影响,在每个暗盒背向工件侧贴一个 “B”铅字标记(高 13mm厚度 1.6mm)。若在底片的黑色背影上出现 B 的较淡影象,就说明背散射防护不良,应予重照。但若较淡背影上出现较黑的影象,则不作为底片质量判

10、废依据。3.6 标记透照部位标记由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构成。3.6.1定位标记焊缝透照定位标记包括搭接标记和中心标记。局部检测时搭接标记称为有效区段标记。当铅质标记用数字表示时,可不用中心标记。3.6.2识别标记识别标记包括产品编号、焊缝编号、底片编号和透照日期。返修部分还应有返修标记R1,R2. (其数码表示返修次数)3.6.3标记位置标记一般应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所有标记影像不应重叠,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3.6.4 搭接标记除中心全景曝光外,一般放于射线源侧的工件表面上,但对于曲面工件环缝,且焦距大于曲率半径时,必须放于胶片侧。3.6.5透照 ( 余高磨平 ) 封头拼

11、缝时应在焊缝两侧放置定位标记, 以利于焊缝定位定位标记3.7 观片灯和评片要求。4。3.7.1观片灯观片灯的亮度至少应能观察最大黑度为4.0 的底片,且观片窗口的漫射光亮度可调,并备有遮光板,对不需观察或透光量过强部分屏蔽。3.7.2评片要求评片应在评片室进行。评片室应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应暗且柔和。3.7.3评片人员在评片前应经历一定的暗适应时间。底片评定范围为焊缝及两恻5mm宽的区域。3.8 黑度计采用 TD-210 型黑度计和仪器自带的黑度片。黑度计误差应大小不超过0.05mm。3.9 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3.9.1 检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应

12、不不掩盖或干扰缺陷影象 , 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3.9.2射线检测应在焊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 至少应在焊后24 小时方可检测。4. 检测技术4.1透照布置 , 透照方式容器局部检测部位应优先选择焊缝交叉部位以及开孔区将被其他元件覆盖的焊缝,拼接封头,拼接管板,拼接补强圈的对接焊缝。应根据工件特点和技术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的透照方式。在可实施的情况下应选用单壁透照方式,当单壁透照不可实施时方可采用双壁透照方式。4.1.1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的透照布置及透照次数按JB/T4730.2-4.1.4和 4.1.5 条规定。4.1.2周向曝光源置于圆筒形容器环焊缝的中心,一次曝光检测整条环焊缝,焦距F 为 D/2+2 (mm),当胶片长 300mm时, L3 或 Leff 选用 260mm。4.1.3透照方向透照时射线束中心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4.1.4一次透照长度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 进行控制。 AB 级检测技术纵向对接焊接接头K1.03, 环向对接焊接接头 K1.1 。整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