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863161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 王宇 廊坊市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调整已成为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对延迟退休年龄存在一定的争议,导致退休年龄政策不具备平衡性与灵活性。为此,有必要对养老金财富概念形成正确认知,明确养老保险制度内生激励机制与个人退休决策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对养老保险制度参数进行调整,该点对提高福利资源分配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一、理论层面(一)理论分析针对个人退休决策而言,其主要指在综合考量各项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综合决策。国外有学者以选择价值概念为基础,对

2、能够影响到个人退休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该学者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对某年龄退休选择价值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与退休年龄具有密切联系的养老金实际状况、职工过去及未来的收入状况、生存概率以及边际效用等。若个人推迟退休的选择价值出现变小或降低现象,个人极有可能选择离开当前处于的劳动市场,并开始领取养老金。从现实角度出发,可发现选择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退休决策的机会成本进行体现。在科学调整养老金制度中的相应政策且对制度内在激励机制进行优化后,个体退休决策将受到积极影响,并发生相应转变1。针对养老金制度对个人退休决策的激励而言,其效应可分为两种,即价格效应与替代效应。针对前者而言,其主要指若

3、对养老金制度参数进行改变,降低个人在提前退休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将促使个人的闲暇成本明显增加。因此,价格效应又被多数学者称作闲暇价格;反之,若实施的养老金待续水平相对较高,能够满足个人在退休后的基本需求,极有可能导致个人产生提前退休的心理。针对替代效应而言,其主要指若个人推迟退休无法增加养老金财富,甚至将导致其出现减少现象,即净养老金财富处于负的状态,则个人职工将产生提前退休的心理。由此可见,待遇替代率以及净养老金财富是养老保险制度影响个人退休政策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可以发现,若养老金的实际替代率非常低,即使净养老金财富处于负的状态,个人职工必将受到养老金无法满足自身退休后基本需求的

4、影响,继续进行工作。为充分掌握养老金制度与个人退休决策之间的关系,本文特此对不同年龄段退休情况下的养老金财富状况进行模拟,以此对退休年龄与养老金财富的关系进行反映,并为工作人员科学调整养老金制度奠定基础。针对养老金财富而言,其主要指个人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收入现值。分析养老金财富的主要原因是该指标在代表养老保险制度慷慨性层面上相较于待遇替代率指标具有更良好的价值。此外,在深入分析不同年龄段退休情况下的养老金财富时,能够对隐性税收问题进行间接考虑。(二)参数设计与养老金财富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基础上,理性的个人职工必将在养老金财富处于最大现值的情况下选择退休。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可发现养老金制度参

5、数的设定能够对不同年龄段下退休的个人职工养老金财富规模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若推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年龄处于55岁以上劳动人员的参与率,可选择对养老金财富规模产生影响的参数进行调整,转变不同退休年龄阶段的养老金财富规模,以此充分体现养老金制度对个人退休决策具备的内生激励作用。在科学设计养老金制度内生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个人职工养老金财富最大化情况下的退休年龄将与政策目标具备一致性,进而为激励相容约束均衡状态的形成奠定基础。通过文献可以发现,能够对个人养老金财富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预期寿命。针对年龄相对较大的劳动者而言,若其预期健康状况相对较好,预期寿命相对较长,其极有可能选

6、择继续在劳动力市场中,以此对退休年龄进行推迟。反之,劳动人员极有可能选择提前离开劳动力市场。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若其选择完全脱离劳动力市场,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将进入终止状态,而全部个人职工均具有强烈参与到社会网络中的动机。有学者为此进行研究,并在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针对已实施大龄老年群体部分退休制度的国家而言,老年群体在符合退休金领取年龄后,选择继续工作的原因即保持良好的社会联系;待遇积累率。针对DB型养老金制度而言,其个人退休待遇与个人缴费年限以及计算待遇的参考工资水平具有密切联系。目前,我国权益积累期的待遇积累率是1%,即个人职工每在劳动市场中工作1年,其养老权益即增加1%。从理论的角度出发

7、,若待遇积累率相较于精算中性积累率明显较高,则延迟退休年龄对个人职工产生的效益将实现最大化2。但若养老待遇积累率过高,个人职工将实现在短期内积累良好的养老权益,满足自身在退休后的基本需求,进而出现提前脱离劳动力市场的心理。由此可见,待遇积累率是否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对个人退休决策具有直接影响;贴现率。对养老金现值进行计算时,贴现率实际数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养老金权益获取人员对货币远期与当期价值存在的偏好。若贴现率数值较高,则代表个人职工对货币当期价值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因此未来养老金收益现值将明显降低,致使养老金财富下降。反之,则养老金财富将相对较高。由此可以发现,养老金财富现值水平能够影响到个

8、人职工的退休决策;工资增长率、个人账户养老金投资回报率以及养老金待遇调整率。针对个人退休决策而言,其是个人职工在工作与闲暇之间进行的选择。在不对其他非经济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的情况下,若个人工作增长率相对较高,即代表个人职工脱离劳动市场领取退休金的成本将明显增加,因此个人职工进行推迟退休的可能性将提高。若养老金待遇调整率相较于延迟退休养老权益增长明显更高,则个人职工脱离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将明显增加。若处于劳动力市场时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即代表个人职工在工作期间将积累丰富的养老金财富,因此其进行推迟退休的可能性将提高。二、养老金财富的计算方式现阶段,我国各企业对养老保险的计算主要以

9、相关的制度为依据,养老金的构成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基础养老金,另一方面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在对基础养老金进行计算时,主要依据的是已退休的人员,在其所在区域上一年度正处于岗位上的职工的每月平均工资及其自身在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缴费后每年都会发给其百分之一。在对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计算时,主要依据的是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并将其与计发月数进行除法运算。在此过程中,计发月数的计算方式各有不同,主要受其所在区域的人口平均寿命、自身的退休年龄及储额利息等因素的制约。在对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的工资指数进行计算时,所列公式如下:在此公式中,x表示企业员工参与养老保险的年龄,t表示员工的退休年龄,年收

10、入水平用wx表示。在对个人退休养老基础金Pbasic进行计算时,所列公式如下:在对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计算时,一方面应加强对在职期间缴费额的明确,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投资回报率的计算,二者的总和即为个人账户养老金,那么在对个人在职期间的账户资金累积额ASind进行计算时,所列公式如下:在此公式中CR表示个人账户的缴费率,若将计发月数用m表示,则个人账户养老金为:,故而,在对个人退休养老金进行计算时,即为Pt=Pbasic+Pind,而对个人在退休时刻的生命周期内养老金财富总额PWt进行计算时,所列公式如下:在此公式中,用d表示贴现率,用p表示养老金待遇调整率。此外,将法定的退休年龄用表示,可列出的公

11、式为。与此同时,用表示不同退休年龄段下的养老金财富水平,所列出的公式为三、年龄为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化效果,加强其对个人退休决策产生的激励作用,本文特此针对不同条件下各退休年龄段的养老金财富进行模拟,以此对个人职工最佳退休年龄进行明确。由于本文分析核心是个体职工的养老金财富状况,故而将个人职工的死亡年龄作为平均预期寿命。通过我国人口普查结果,可发现男性预期寿命的平均数值是73岁左右,女性是78岁左右3。因此,本文将男女性死亡年龄分别假设为73岁与78岁。为提高计算便捷性,本文特此将劳动人员参保年龄设定为30岁,且在脱离劳动力市场前未终止缴费,其首年参保时的社会工作平均水平是每年30000元。通

12、过结合国家统计年鉴数据信息,可发现我国社会城镇就业人口在2013年的平均工资水平是51000元左右。但受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社会工作平均水平无法代表劳动人员具体收入状况。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家庭收入的平均数值处于53000元左右,截止至2010年,实际收入状况超过平均工作的劳动人员仅占1/4。由此可见,家庭收入中位数相较于平均数值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文设定的职工工资增长率数值是8%,而养老金待遇调整率、个人账户养老金投资回报率以及贴现率设定的数值分别是10%、3%、3%。在我国现行制度中,养老基金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只能存于银行中或者用来购买国债,导致养老金的投资具有较低的回报率。综合

13、大量的资料及数据,可发现养老保险基金在2003年后,其收益率为2.18%,与此同时,加权通货膨胀率比其高,具体数据为2.2%,从中可看出养老保险基金存在一定的贬值现象,故而本文将其投资回报率设为3%。而贴现率不仅可以展现已退休人员当前消费过程中的喜好,而且可以反映其远期消费过程中的偏向,虽然本文在进行数值设定时,将其设为3%,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年龄的推动下随之产生变化。并对不同退休年龄段下的数值进行计算,可发现以下内容:预期寿命能够对个人养老金财富规模产生直接影响,并对个人职工的最佳退休年龄产生影响4。由于男性的假设死亡年龄相较于女性较低,故而在其他条件具备一致性的基础上,男性若选择5

14、5岁脱离劳动力市场,其养老金财富将实现最大化,而女性则为59岁;收入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养老金财富的相对水平产生影响。若收入水平是社会工资平均水平的1倍或0.6倍,男性与女性的最佳退休年龄将分别是55岁与59岁。若收入水平是社会工资平均水平的3倍,则男性与女性的最佳退休年龄将出现提前的现象,分别是54岁与57岁。该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若养老金具有较高的慷慨性,将导致个体职工选择提前退休的可能性增加;在分析文献资料后,可发现女性在不同条件下的养老金财富曲线具有较高的平缓性(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退休年龄的变动无法对女性养老金财富产生较为强烈的影响,因此实施推迟女性退休年龄政策的阻力相对较

15、小5。个人在进行退休决策的制定时,会受到投资回报率的影响,投资回报率越高,个人的最佳退休年龄也会随之延迟,且在投资回报率的影响下,其数值较高的情况下,在不同年龄段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财富值的差距不是十分明显。从中可以看出,在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背景下,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对已退休人员的养老福利具有较弱的影响。图1 养老金财富水平变化四、建议(一)保障退休制度的灵活性职工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退休年龄的选择,甚至可以自由选择退休的状态,如选择完全退休,享受自身的养老生活;部分退休,时刻准备着为企业或单位作贡献。该制度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兼顾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促进内生激励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推动我国经

16、济活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二)加强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稳定性建设在投资回报率数值较高的情况下,退休年龄的调整对养老基金的财富影响不大。在此背景下,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推迟调整时,劳动者的养老福利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可有效避免法定退休年龄推迟阻力的产生。(三)促进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的科学性建设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退休后的生活,对养老基金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不同国家倾向于让退休者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但不同国家在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上具有一定差异。例如,美国将养老金与平均的物价水平进行挂钩联系,以物价水平的多少进行养老金的调整;德国则是依据平均的工资水平进行养老金待遇的调整;而部分国家更倾向于以物价水平及工资水平为依据进行养老金待遇的调整。而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养老金待遇的调整正处于摸索探寻的阶段,我国可根据对指数化水平的调整,促进劳动者工作的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