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说课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4542446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德的扁担》说课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德的扁担说课稿朱德的扁担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总不行避开地须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养的有效途径。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朱德的扁担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朱德的扁担说课稿1 说教材 朱德的扁担是本学期为了加强革命传统教化,新增加的一篇课文。本文讲的是在1928年,红军初建时期,在国民党竭力“围剿”的特定环境下,广阔红军战士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而到茅坪去挑粮食的故事。全文没有一句对话,但却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的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场面。课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可以以身作则

2、、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的形象,而且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革命战士对朱德的尊敬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揭示当时的背景和形势。(这个自然段我将它放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来解决。)其次自然段叙述了红军战士们争着到茅坪去挑粮。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讲了朱德加入了挑粮的队伍,战士们怕他累着,藏了他的扁担,但他又连夜做了一根,并写上了“朱德记”三个字。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育敬重酷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知

3、道挑粮食路途遥远、山高路陡,体会挑粮的艰辛。 2、第3自然段是全文教学的重点。要从中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名贵品质和战士对朱德的尊敬之情。 3、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三、教学打算 教学挂图,卡片说教法和学法一、想象拓展,发展学生相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也是多元的。”启发学生借助教材绽开想象,并通过换位思索,体验人物内心,从汲取至倾吐,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相识,指导他们的生活。二、结合实践,培育学生实力 开展了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到图书室查阅、

4、询问家人搜集朱德的有关资料,使朱德这一伟人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这样不但使学生能更精确地理解课文,而且培育了学生自学的实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第一课时,结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老师讲解并描述了本文的时代背景,并通过学生的自读,老师的点拨明确了此时红军所处的严峻形势,即“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是敌人。”坚守阵地相当的困难。其次课时,在这个基础上,我主要完成二、三自然段的教学。导入时主要是复习一下上堂课的内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打算。 老师提问: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只要说出当时坚守阵地困难重重即可)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其次自然段的学习。 当时真的是形势严峻,红军

5、战士们在这个状况下要坚守阵地真的是特别困难。二、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一)其次自然段解读 (有因才有果,正是因为粮食是一切的根本,所以才会有这个故事的来源,所以首先要学生明确粮食的重要性。) 1、出示“红军要坚守井冈山依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需储备足够的粮食。” 学生自由读后师介绍:由于遭到敌人地方武装的封锁,井岗山时期的生活非常艰苦。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红军战士起先了自耕自种的生活。后来,由于种种缘由的限制(自产的粮食不够,且盐、油等都非常紧缺),红军确定到山下六十多里地外的茅坪去挑粮食,顺道打探一些消息,带点盐、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回来。从中学生明白粮食当时是很惊慌的,挑粮是必需的。 2、

6、出示“井冈山上生产粮食不多,经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 问:“抽出”什么意思?(即选择的意思)假如你是红军的领导你会抽出哪些人去?(身强力壮、力气大)为什么? 、依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特别难走。”(师讲解来回一百多里的距离,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活阅历来确定,也许是来回太仓的距离)问:“山高路陡”和“山高路远”意思一样吗?突出一个“陡”字。 用简笔画表示出“陡”的意思。 问:你们爬过山吗?感觉怎样?你们空身爬山都觉得累,那再挑上一担粮食,走那么远的路又会怎么样呢?(很辛苦) (不仅如此,在这里还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中当时形势,提一下不仅是距离遥远,地势条件差

7、,而且还面临着敌人攻击的危急。) 在这个基础上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充分体会这个路途的艰难。其次自然段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挑粮食路途艰难。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体会去挑粮食的肯定是身强力壮的人,这是因为路途艰辛。这样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挑粮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接着再联系他们平常爬山时的感受:自己空身爬都很累,担上粮食就更艰难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情感体验使这个难点很好的解决了。 这么艰难的事情,为什么大家都争着去做呢? 从这里学生就能体会出红军战士不怕苦难大无畏的精神,这个就是红军的精神。指导朗读,把战士们争着去挑粮的那种感觉读出来,进一步体会战士们的精神。(二)、第三自然段解读 1

8、、(出示图片)这就是当年红军战士们挑粮的情景。 问:大家看谁走在最前面?(朱德)看着这幅图片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用来描述的句子吗?出示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让小挚友看看朱德的装扮与其他战士们有没有不一样?并体会“满满”这个词语说明白什么? (这个时候老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下当时朱德同志的年龄,以及当时的职务是红军的军长,初步感知朱德与大家的不同之处。) 2、朱德爷爷当时已经0多岁了,工作又忙,可他也跟战士们?(一道),而且穿戴和战士们?(一样),挑的粮食也跟战士们?(一样,满满的)。这些都说明白什么?要求学生说出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是把自己也当作

9、一名一般的红军战士。(在这个基础上指导朗读) 小挚友看到朱德爷爷这么辛苦觉得心疼吗?战士们也是和大家一样。设计说话练习:假如你是红军战士,你会怎么劝朱德?听听朱德会怎么回答? (劝告的时候可以适当点拨,点拨小挚友结合其次自然段中的地势条件说说路途的艰辛以及险恶。并且结合上一句“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来说。) 之后出示这句话: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指导朗读,体会其中战士们对朱德的关切。 (可是朱德同志却不听大家的劝告,他依旧要去挑粮)3、出示扁担图看,这就是朱德挑粮食用扁担。细致看看,你发觉了什么?(朱德记)

10、 (1)理解“记”是记号的意思。 (2)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轻声读后面的课文。联系上文劝告内容接着。 (3)战士们劝告不成之后,是怎么做的?(板书:战士 藏扁担)为什么要这么做?(板书:敬重酷爱)朱德又是怎么做的呢?(板书:朱德做扁担)为什么这么做?(板书:同甘共苦) 这个自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精神。学生主动学习比被动的学习更有效。通过让学生了解双方的行为意图,从每个角色角度来思索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体会到战士对朱德的尊敬,以及朱德同志的精神,这样有了换位思索的答案,比老师填鸭式的说教要好多了。4、引读:大家见了,(1)大家

11、心里怎么想? 口头填空:大家见了,心里想:()。从今,更加尊敬朱德同志了。 通过填空,加深刚才体会的精神。 (2)是啊,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 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投影出示)(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 粮食肯定牢靠。 大家同心协力, 粉碎敌人围剿。 三、拓展延长 选一题:、讲一个朱德的故事。 2、讲一个革命领袖或革命英雄的故事。 这样的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以这堂课的学习为起点,积累更多的学问。这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说板书 13、朱德的扁担 战士藏扁担 敬重酷爱 朱德做扁担 同甘共苦本教学板书是为了落实教学难点所服务的。本文的第三自然段中通过“

12、扁担”来达到情感的升华,突破这个难点就能够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名贵精神品质,以及战士们对朱德的敬重酷爱之情。说特色 1、设身处地,主动思索。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自己的身边去发觉,去对比,加强对当时革命状况的了解,从而引发对革命事业崇敬之情。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使得学生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一员来参加,参加其中的.艰辛,参加其中的心理过程,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的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人的敬重与酷爱。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

13、,一起先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须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旧坚持要去。另一个重点就是“扁担”,始终抓住“扁担”,从战士的“藏”,到朱德的“做”,并且刻上“朱德记”三个字,层层递进,把难点一步步的剥离,突破。朱德的扁担说课稿2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大禹治水孔繁森四篇主体课文。要好好学字讲的是在革命依据地延安,毛主席教化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写字的事;朱德的扁担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依据地,粉碎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名贵品质,也表

14、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切和尊敬;梅兰芳学艺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最终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心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孔繁森讲解并描述了孔繁森收养藏族孤儿,并以献血所得的养分费帮助他们上学读书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孔繁森关切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名贵品质。练习六围绕本单元内容,设计了对字词句的拓展练习与巩固和口语交际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依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

15、共苦的名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阔战士对朱德同志的尊敬之情。从课文的其次自然段的“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这句话写出了战士们争相挑粮的高涨热忱。“可是”承接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路程长路难走的困难,是说虽然种种困难,但是战士们都争着去挑。“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场面。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微小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课文最终三句提到“扁担”,与题目呼应,既点明白课题,又深化了内涵。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只认不写的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扩词,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重、难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能规范的书写生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教化。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