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452181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标准(119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机械摊铺施工。2 施工准备2.1 材料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 的有关规定。2.2 机具设备2.2.1主要机械设备2.2.1.1 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轮胎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2.2.1.2 压实机械:614t双轮钢筒振动压路机,1620t轮胎式压路机,12t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2.2.1.3 其他机械:铣刨机、运输车、铲车、水车、加油车、路面切缝机。2.2.2施工及检测工具2.2.2.1 施工工具:平铁锨、耙子、小火车、浮动机准梁、筛子、徽锤、烙铁、手锤、测徽

2、、铝合金导梁、钎子、绕线支架、紧线器、喷灯。2.2.2.2 检测工具: 3m直尺、测平车、核子仪、取芯机、数显测温计、水平仪、经纬仪、钢尺、小线等。2.3 作业条件2.3.1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必须在基层验收合格并清扫干净、喷洒乳化沥青24h后方可进行施工。2.3.2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应在路缘石安装完成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路缘石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应涂刷粘结油。2.1.3 沥青混凝土中、表面层施工前,应对下面层和桥面混凝土铺装进行质量检测汇总。对存在缺陷部分进行必要的铣刨处理。2.3.4 沥青混凝土中、表面层施工应在下面层及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对中、下面层表面泥泞、污染

3、等必须清理干净并喷洒粘层油。2.3.5 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检查,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2.4 技术准备2.4.1 调查现场情况,编制详细可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并经监理审批后组织交底。2.4.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必须成立施工组织机构,使施工准备、摊铺、压实、质检、后勤和设备保障等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2.4.3 对计划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混合料配合比,应通过铺筑试验段进行检验,对拌合、运输、摊铺、碾压以及工序衔接等进行优化,提出标准施工方法。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摊铺温度、外观检查沥青混合料运输静压(初压

4、)虚厚、高程检查取样试验振动碾压(复压)温度检查平整度、标高检查温度、压实度检查静压(终压)接缝处理质量检查交工验收 3.2操作方法3.2.1 测量放线:参照本册“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测量工艺标准” (101)测放。3.2.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3.2.2.1 运输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车辆应每天进行检查,确保车况良好。对运输车司机应进行教育培训。3.2.2.2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采用后翻式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车厢底板和侧板可均匀涂抹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可为1:3)。3.2.2.3 从拌合机向运料车装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

5、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3.2.2.4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数量应与搅拌能力或摊铺速度相适应,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对高速路和一级公路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辆。3.2.2.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用篷布全面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3.2.2.6 运料车卸料时,设专人进行运料车辆的指挥,在运料车距摊铺机料斗20030Omm处停车挂空挡,由摊铺机推动前进,严禁冲撞摊铺机。3.2.2.7 现场设专人进行收料,并检查沥青混合料质量和检测温度。对结团成块、花白料、温度不符合规范规定要求的沥青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应予以废弃。3.2.3 摊铺3

6、.2.3.1 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3.2.3.2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宜采用两台摊铺机进行组合梯队摊铺,固定板摊铺机组装宽度不宜大于10m,伸缩式摊铺机铺筑宽度不宜大于7.5m ,相邻两幅的宽度应重叠50100mm左右。两台摊铺机宜相距1030m。当混合料供应及时,全断面施工不发生离析现象时,也可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宽度摊铺。在加宽段摊铺时,应另配备液压伸缩摊铺机,与主机前后错开1Om 左右呈梯队平行作业,以消除纵向冷接缝。为保证接缝顺直,在摊铺前设置摊铺机行走标志线。3.2.3.3 摊

7、铺前根据虚铺厚度(虚铺厚度)垫好垫木,调整好摊铺机,并对烫平板进行充分加热,为保证烫平板不变形,应采用多次加热,温度不宜低于80C。摊铺机行走速度根据沥青混凝土厂供应能力及配套压路机械能力及数量已控制在24m/min,并保持匀速前进,不得忽快忽慢,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停顿。3.2.3.4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应采用双基准线控制,基准线可采用钢丝绳或基准梁,高程控制桩间直线段宜为10m,曲线段宜为5m。当采用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时,应注意张紧度,200m 长钢丝绳张紧力不应小于1000N。中、表面层应采用18m 浮动基准梁作为基准装置,摊铺过程中和摊铺结束后,设专人在浮动基准梁和摊铺机履带前进行清扫,

8、及时对滑靴进行清理润滑,保证其表面洁净无粘着物。3.2.3.5 摊铺过程中两侧螺旋送料器应不停地匀速旋转,使两侧混合料高度始终保持熨平板的2/3高度,使全断面不发生离析现象。3.2.3.6 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检测摊铺温度、虚铺厚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并做好记录。3.2.3.7 沥青混合料摊铺预压密实度采用经过对比的核子密度仪检测,对比时相关系数值不得小于0.98,中、下面层密实度不宜小于85% ,上面层密实度不得小于90%。3.2.3.8 所有路段均应采用摊铺机摊铺,但对于边角等机械摊铺不到的部位,必须采用人工摊铺时,则必须配备足够的人力,尽可能地缩短整个摊铺及找平过程。摊铺时,将沥青混合料

9、根据需要数量卸至指定地点,并在地面上铺垫钢板,由人工进行扣锨摊铺,用耙子进行找平23次,但不应反复刮平,以免造成混合料离析。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铁锨、耙子等施工工具进行加热,再蘸少许柴油与水混合液(但不要过于频繁),找平后及时进行碾压。3.2.4 碾压3.2.4.1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一般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1)初压应紧跟在摊铺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采用614t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12 遍。初压温度不宜低于120 ,碾压速度为1.52km/h,碾压重叠宽度宜为200300mm,并使压路机驱动轮始终朝向摊铺机。(2)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宜采用614t高频、低振幅振动压路机振压12 遍,然

10、后采用1626t轮胎压路机碾压24遍,直至达到要求压实度。复压温度不宜低于100 ,速度控制在45km/h。(3)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采用614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23遍,至表面无轮迹。终压温度不宜低于80 ,碾压速度为34km/h。3.2.4.2碾压段长度以温度降低情况和摊铺速度为原则进行确定,压路机每完成一遍重叠碾压,就应向摊铺机靠近一些,在每次压实时,压路机与摊铺机间距应大致相等,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平行道路中心线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轮宽,最后碾压中心线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3.2.4.3 在碾压过程中应采用自动喷水装置对碾轮喷洒掺加洗衣粉的水,以避免粘轮现象发生,但应控制好

11、洒水量。3.2.4.4压路机不得在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上停车,振动压路机在已压实成型的路面上行驶应关闭振动。3.2.4.5 设专人检测碾压密度和温度,避免沥青混合料过压。3.2.4.6 对路边缘、拐角等局部地区采用手扶式压路机、平板夯及人工嫩锤进行加强碾压。3.2.5 接缝处理3.2.5.1 横向接缝(1)每天施工缝接缝应采用直茬直接缝,用3m 靠尺检测平整度,用人工将端部厚度不足和存在质量缺陷部分凿除,使下次连接成直角连接。(2)将接缝清理干净后,涂刷粘接沥青油。下次接缝继续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mm,摊铺完后用人工将已摊铺在前半幅上的混合料铲走。(3)碾压时在已成型路幅上横向行走,碾压

12、新层100150mm,然后每碾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0200m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3.2.5.2 纵向接缝:对已施工的车道,当其边缘部分由于行车或划其他原因已发生变形污染时,应加以修理。对塌落部分或未充分压实的部分应采用铣刨机或切割机切除并凿齐,缝边要垂直,线型成直线,涂刷粘接沥青油后再摊铺新沥青混合料。碾压时应紧跟在摊铺机后立即碾压。3.3 季节性施工3.3.1 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雨期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路面排水。3.3.2 冬期环境温度低于10 时,风力大于45级不宜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4 质量标准4.1基

13、本要求4.1.l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结构、分层厚度、配合比设计、拌制质量、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4.1.2 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抽提试验(包括马歇尔稳定度试验)。4.1.3 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4.1.4 拌合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4.1.5 基层必须碾压密实,强度符合要求,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其平整度和路拱度应符合要求。4.1.6 摊铺时应严格掌握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矿料离折,要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4

14、.2 实测项目(见表4.2) 表4.2 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国标、行标企标压实度(% )9596钻孔取样蜡封法:200m 每车道1 处平整度(mm)1.21.0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IRI(m/km)2.01.67弯沉值(0.01mm)竣工验收弯沉值竣工验收弯沉值贝克曼梁:每车道每2Om一点;或自动弯沉仪:每车道5m一点抗滑摩擦系数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摆式仪,每2OOm 侧一处横向力摩擦系数侧定车;全线连续构造深度砂铺法:每2OOm测一处厚度(mm)代表值总厚度8 上面层4总厚度8 上面层4钻孔取芯法:每2OOm 每车道l

15、点极值总厚度15 上面层8总厚度15 上面层8中线平面偏位(mm)2015经纬仪:每2OOm 四点纵断高程(mm)1010水准仪:每2OOm 四个断面宽度(mm)有侧石2015钢尺量测:每200m 四处无侧石不小于设计值0,30横坡(%)0.30.2水准仪:每2OOm 四个断面4.3 外观鉴定4.3.1 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明显离析现象。4.3.2 搭接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有枯焦现象。4.3.3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造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5 成品保护5.0.1 设专人维护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必要时设置围档,完全冷却后(一般不少于24h)才能开放交通。5.0.2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路缘石、绿化等附属工程的保护,路边缘应采用小型机械压实。5.0.3 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未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走。5.0.4 当天碾压完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得停放一切施工设以免发生沥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