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4520840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楼梦读后感一千字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主线人物,宝、黛二人的杯具贯穿始终。薛宝钗虽不是此感情杯具的当事人,但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其中的人物,大家理解哪一位呢?1我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表达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还是仕途的,都是走向衰败,在爱好大团聚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我很感谢续者高鹗,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让她别了宝玉,我觉得很好。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不过不是有句话说:赛翁失马,焉之非福吗?对于黛玉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的悲剧结局,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睡时,看着宝石仍在但凡寻找

2、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是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也是不赞成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地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颚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地指天愤怒,气极至亡。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到前分开这是非之地的,否那么以她的脆弱

3、,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甚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抚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所以能带着回忆分开他,是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地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的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问题。我一直疑心宝玉并不是因为黛玉二分开贾府的,否者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因为他的世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

4、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其实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斗争,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单独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黛玉的爱情画上宏大的问号时,黛玉能如既往地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妙的梦想和期待,就像杰克

5、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妙的回忆,却不是唯一。2说起红楼梦就让我想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泪是为谁落的?为何是辛酸泪?一本红楼梦写尽了悲欢离合,道尽了女性的悲惨命运。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女子:她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是她牵动着我的心,让我一边赞叹她的才情,一边为她的命运担忧。就这样我读完了红楼梦。林黛玉成为了我最喜欢的红楼女性。在大观园里可称得上是美女如云,可她自有一种与别人不同的美。娟秀,优雅,还有些许孤傲。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论文学修养这自然不输给众姊妹。其实林妹妹也是个热心肠的姑娘,只是她

6、很少把她的热心,和蔼摆在桌子上供大家赞赏罢了。我一直很佩服她的文学修养。先暂且不说她的诗作,单是平时说话那一语双关的词句就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这么含蓄又丝毫不减语言的效力妙语也就只有她才能说的这般动人。她的咏白海棠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联想丰富自然,堪称是佳句。她的诗总给人一种风流别致的美感。但也有深沉悲伤的。葬花吟中“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道出了人生青春的短暂,对将来光阴无限的忧愁。“未假设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唱出了高洁的志向,不屈的性情。每

7、每读到这总在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瘦弱的女子单独站在树旁轻声叹息,落花纷纷扬扬的和着她的泪花一起飘落。这落花的命运和她的命运竟如此的相似!她的见解是高于这个社会的,她的思想是先进的。可惜没有人去重视。只有一个宝玉和自己是知己。在这样的社会里又怎能让这个高洁的姑娘得到幸福呢?而这一切又岂是她可以改变的呢?所以她的一生注定是悲剧。可悲!可叹!林黛玉算是曹雪芹塑造非常成功的人物,她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心。没有人能否认她的美貌,很少有人不折服于她的才情,但总有一些人说起她的性格就用小心眼儿、刻薄、娇气来形容。我认为这有一些不公平。人们总会忽略她的身世,她如今所处的是怎样的一个家庭。一个孤儿,这是对她最真

8、实地评价。我们还能要求她做到毫不设防的去关爱周围的每一个人吗?势力之争、家中亲人之间的争吵、主子和仆人之间微妙难言的关系等等,谁能保证这一切没有给她本来敏感的心带来负担呢?想想那个乐于教香菱学诗的黛玉,那个待紫鹃如同姐妹的黛玉,那个性情率真的黛玉。她的坚强让人感动,她的爱情和结局让人心痛。不是吗?间隔 第一次读红楼梦时间已过了很久。这次重温的故事,重逢的主人公都给我带来了新的感悟。唯一不变的是:我仍然喜欢那冰雪聪明,充满灵气的林黛玉。3读罢红楼,心头不是滋味儿。他们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他们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欧洲。”他们说:“假设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芒也足以照亮

9、古今中外。”还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说不尽的红楼,说不尽的悲剧!是的,红楼是一部含笑的悲剧。时而快乐,时而惊喜,时而悲哀,时而伤感。要品真正韵味的红楼,首先应看看曹公。曹公生性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纵横,善谈吐。人们说他“有大才不亚于李白,有画才不输于阎立本”。郭成更是称赞他“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以上种种,不难想象红楼梦问世的根-揭露封建社会的腐败,无能,提醒封建社会的黑暗,也寄托了曹公的满腔愤怒!再来说红楼梦。其最令人印象深入的无非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黛玉卓尔不群,犹如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至始至终执着着她的清纯可人。不仅有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

10、,清寒入骨我欲怜的画意,还有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顺能解语的幽情。她无奈着“无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时“一缕香魂随风飘,三更不曾入梦来”。如此天仙的佳人,是怎样的人才能与之相配?其实不用问也知道,非宝玉不二,宝玉说不得笨,说不得蠢,说不得聪明,说不得庸俗,只是喜欢标新立异-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那么仕”的仕途,却钟情于牡丹亭与西厢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缺乏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一首终身误,风流痴情儿道尽千般

11、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分开了人世.假如红楼梦真是曹公亲身经历的描绘,难以想象失去了挚爱的男人的痛苦。血泪撒尽的他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又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慨!再来说的应该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黛玉的郁郁而终,更让我可怜起了宝钗。整日面对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男人,没有什么金玉良缘,她到底坚持着什么?不就是包二奶奶的宝座吗?我不禁想问难道这世上真有喜欢孤独的女子吗?她的一生的确实确是个悲剧,宝玉出家,是她悲剧的高潮。我开场为她可惜,为她不值!黛玉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拥有了一份真挚的感情,宝钗“愚昧而不自知”,面对虚情假意,她注定是红楼数不清的悲剧中的一个!“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的情情,宝钗的冷情,让多少人为之感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