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亚非文化·教案示例之一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432390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亚非文化·教案示例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亚非文化·教案示例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亚非文化·教案示例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亚非文化·教案示例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亚非文化·教案示例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亚非文化·教案示例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亚非文化·教案示例之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亚非文化教案示例之一教案示例之一 第4课 古代亚非文化山东省济南市8中 刘爱华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太阴历和星期制度。卡尔纳克神庙。空中花园。“阿拉伯数字”。十进位法和六十进位法。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史诗。“诺亚方舟”的神话。“木乃伊”。 2思想教育: 科学知识产生于生产斗争的需要和实践。古代亚非在文字、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医学、史诗和神话等方面杰出的成就,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和智慧的结晶,标志着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3能力培养: 通过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学习、掌握古代亚非地区多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培养学生综

2、合归纳、比较、分析、纵横了解的能力,养成批判继承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东方文字的影响,太阳历,“阿拉伯数字”,建筑奇迹。 难点:史诗和神话。 教具 地图西方字母渊源。图画卡尔纳克神庙遗址、巴比伦空中花园、罗塞塔石(片断)、冥世之神称心脏重量、印度佛塔。图片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演进表、星期制度表。 板书内容:古代亚非文化成就简表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时间(前3000年左右、前3000年起、前2500年)。今天,我们学习这些亚非古国的文化成就(教师板书本课标题)。 指定一学生读本课提示,然后要求学

3、生带着提示中的问题阅读课文内容,并把答案划下来。学生看书期间,教师在黑板上列出: 古代亚文化成就简表 在学生读完整篇课文的基础上,指定学生一一答出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以上各领域中的成就(学生答,教师填)(要求学生按国别顺序答)。 一、古埃及在文字、天文和历法、建筑、数学、医学方面的成就(学生答)。 1文字:象形文字 提问:为什么叫象形文字?(学生答:因为它用图形表示事物)请同学们看图画象形文字,例如,古埃及人画了两条腿来表示“走”字;画了一只眼睛,眼睛下面用三条竖杠代表眼泪,以此表达“哭”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约有700个。后来,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它不仅表示一定概念,还具有表音作用,并出现了音节

4、字,在此基础上,音节字中有一小部分简化成字母符号,共有24个。因此,这种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说明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2天文和历法:太阳历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水开始上涨的这一天恰巧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出现在地平线的日子,而天狼星出现的周期约365天,因此他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之始。这种历法也就称为太阳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教师进一步启发:这种历法和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有什么相同点?(学生答:一年12个月,全年共计365天)指出:后来太阳历传入欧洲,经过罗马凯撒和教皇格利哥里十三世的不断改进,演变成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又叫格利哥里历。 3建筑:金字塔、卡尔纳克神

5、庙。 关于金字塔,我们已在第2课介绍了,这里主要来看一下卡尔纳克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就是阿蒙神庙,因位于卡尔纳克村而得名。阿蒙也就是太阳神。埃及国王认为自己是太阳神的儿子,每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都认为是太神保佑的结果。战争结束后,就把大批战利品献给阿蒙神庙。经过几百年埃及国王不断添造、奴隶和平民的辛勤劳作,阿蒙神庙终于形成一组庞大的寺庙建筑群。 4数学:圆周率316 恩格斯曾说“和其它一切科学一样,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是从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从计算时间和制造器皿产生的。随着劳动生产的需要,古埃及人摸索出计算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甚至圆的面积的方法,而且,当时他们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16。 5医

6、学:“木乃伊” “木乃伊”是希腊语译音,意为“被保存下来的尸体。”古代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还要在冥世(阴间)中生活。请同学们看图画冥世之神称心脏重量,画中右侧坐着的冥世之神奥西里斯。狗(或豺狼)头人身的阿努比斯正在给一妇女的心过秤,天平另一端放着象征“真理”的羽毛或神像,天平上端坐着一个狒狒模样的神,正在记录结果。古埃及人认为,人们在世时干坏事,他的心就变小、减轻,死后要受到审判和惩罚,只要保住肉体,灵魂就能依附肉体万世长存。“木乃伊”是经过防腐处理的干尸。整理木乃伊最好的办法是“先用钩子把死者脑浆从鼻孔中取出,再把一些药水灌进去清洗其它部分,接着在尸体腹部割一切口,把内脏全部取出,用和有香料的酒

7、冲洗腹腔,然后用桂皮、乳香等香料把它填满,最后按原样缝好。把尸体浸在小苏打、盐水或其它防腐液中,溶去油脂,泡掉表皮。经70天后,把尸体取出冲洗、晾干,用麻布紧裹,外涂树胶,以免尸体接触空气,这样制成的木乃伊可以保存几千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埃及人的防腐技术相当高超。 二、西亚在文字、天文和历法、建筑、数学、神话方面的成就(学生答)。 1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 楔形文字:提问:为什么叫楔形文字?它是什么人创造的?(学生答: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很象楔子。)教师指导学生看图片楔形文字,说明:楔形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为了书写方便,人们逐渐对一个物体不全

8、部画出,而只画出最能表现其特征的部分,于是原来的图画逐渐变为直线的图形。 字母文字:前面我讲过,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但后来出现了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引导学生回忆腓尼基人居住的地理位置(地中海东岸,离古埃及较近),前二千年代,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立了22个拼音字母。指导学生看字母文字演进表,地图西方字母渊源,指出:古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后来罗马及其周围地区拉丁人使用的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此外,印度字母、阿拉伯字母等也由腓尼基字母辗转发展而成。 2天文和历法:太阴历

9、、星期制度 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太阴历和太阳历内容的异同和产生地区的不同,不要混为一谈(因两种历法名称差别微小)。所谓“星期”,就是星的日期,(让学生看星期制度表格)即七个星神各主管一天。后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去掉了加在星期上的迷信色彩。星期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3建筑:空中花园。 请同学们看图画巴比伦空中花园,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时期建造的,我们学过的是古巴比伦王国。后人称巴比伦空中花园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的建立,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可惜,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了新巴比伦,空中花园也随之被毁,变为废墟,因此这里只是一幅想象图。 4数学:十进位法和六十进位法。 古代巴比伦人认为整个天穹每24小时

10、一次回转,每小时60分钟。我们不能不惊叹他们的才智。这种昼夜和时间的划分,以及六十进位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5神话:“诺亚方舟”的故事。 通过阅读,同学们已了解了“诺亚方舟”的故事。后来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而这个故事则被收入基督教的圣经之中,广为流传。现在联合国徽记上也画着两根金色的橄榄枝。 三、印度在天文和历法、建筑、数学、史诗方面的成就(学生答)。 1天文和历法:每年12月,每月30天。 指导学生比较它与太阳历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用30天。不同点:太阳历是年终加5天,至年共计365天;印度历法为每隔5年加一个闰月。) 2建筑:佛塔(因在第3课中介绍过,在

11、此略)。 3数学:“阿拉伯数字”。 提问:“阿拉伯数字”是指哪些数字符号?(学生答:包括零在内的十个字符号)教师说明,解释:印度人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十进位法。“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提问:被印度人发明的这十个数字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学生答:后来这些数字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教师进一步说明:由于采用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划简单,书写方便,一目了然,很快流传世界各地,成为今天通用的数字。 4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是世界文化室库中的著名长诗,起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摩诃婆罗多梵语意为“伟大的婆罗多族”。全诗长约20

12、万行,讲的是婆罗多族国王的两支后裔的一场大战。古代印度婆罗多族国王是个瞎子,国事全由弟弟处理。国王有100个儿子,组成俱卢族。国王弟弟有五子,组成班度族。国王弟弟死后,其子皆由国王抚养。五兄弟个个武艺高强,遭到俱卢族兄弟的嫉妒,屡受迫害。因此,双方及盟国展开了决战。结果,俱卢族及其盟军全被击溃,老国王的99个儿子都被杀死,太子逃脱后最后也被杀,班度兄弟割下他的头颅,喝了他的血。由于相互残杀,血流成河,尸体遍野,班度兄弟决定与俱卢族讲和。化战争为和平,化仇恨为友谊。这部长诗生动描给了广阔的古代战争场面和社会生活,被马克思喻为印度的伊利亚特。罗摩衍那梵语意为“罗摩的漫游”近5万行。摩诃婆罗多和罗摩

13、衍那实际上反映了古代印度在国家形成时期雅利安人之间进行战争以及向南亚次大陆东、南发展的历史情况。史诗中既包含着大量的神话传说和英雄的颂歌,也保存了古印度丰富的宗教、哲学和科学知识。 教师根据表格内容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说以上这些文字是古老而神秘的?(从产生的年代、复杂难解,释读的艰难几方面考虑)指导学生看图画罗塞塔石(片断):由于象形文字复杂难懂,古代埃及灭亡之后,象形文字渐渐成为死文字。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经过刻苦钻研,才于1882年成功地释读出罗塞塔石上托勒蜜(古埃及国王)的名字,终于使象形文字的释读取得了决定性突破。图中引出的方框中的文字就是托勒密的名字(上面方框内是象形文字的草写体

14、,下面方框内是希腊文)。2马克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这说明天文、历法的产生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你能否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3你认为本课中哪幅图画最能形象地体现亚非古代建筑的雄伟?(卡尔纳克神庙遗址)4谁能讲讲“诺亚方舟”的故事? 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在以上各领域都取得了哪些成就:文字甲骨文;天文和历法夏历,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建筑中国的宫殿用铜作柱凳子,十分考究;数学已经知道勾股定理;医学已经有了医学分科,扁鹊的“口诊法”沿用至今;神话“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等。 课堂总结

15、:通过了解亚非古代文化产生的过程,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科学知识产生于生产斗争的需要和实践。古代亚非在文字、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医学和史诗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和智慧的结晶,它标志着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指导学生做思考题:1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过哪些古老的文字(横向归纳)?2古代亚非有哪些重要的文化成就(纵向归纳)? 做课后练习。 讲课思路 基于第4课内容生动、有趣、史料丰富,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文(学生阅读兴致高、效果好),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完成“古代亚非文化成就简表”,以此提高学生的速读和速记能力;因教材对文化的介绍是按类划分的(横向划分),所以教师要求学生按国家(或地区)的顺序(纵向归纳)回答在各个领域中的成就,以此训练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