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3956444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初稿详细摘要)俞士汶 朱学锋 段慧明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2004年3月17日星期三1. 形式动词的所指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以下简称语法信息词 典)收录了若干“形式动词(dummy verb)”。在相关论著中,介绍了 “形式动词”的概念 及其语法属性1。由于形式动词的特殊性,在词典数据库中,将形式动词和其他动词等量 齐观,设计同样的语法属性字段,忽略形式动词的特殊性,既是研究工作特别是语言工程的 阶段性所无法跨越的无奈,也是研究工作尚不够深入的反映。本文力图汇集语言学界关于形 式动词的研究成果,希冀前进一小步,并为语言信息处理技术

2、如何处理形式动词提出一些处 理策略。最早提出形式动词概念的是吕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3。朱德熙先生又称“形式动 词”为“虚化动词”。20年来,已经找到的关于形式动词的论文不多,共5篇4-8。本文概述这5篇论文关于形式动词的定义和覆盖面等方面的异同,总结研究的进展。由于语法信息词典最初是在朱德熙先生的指导下研制的。从语言工程的实际需要 出发,研制者一直秉承朱德熙先生的词组本位语法体系。因此,本文的理论基础仍是朱德熙 先生于1985年发表的论文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尽管形式动词数量不多,但也不是轮廓清晰的集合,而且个性突出,本文除对形式动 词的共性进行一般性讨论外,重点讨论两个最典型的形

3、式动词:“加以”和“进行”。2.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朱德熙先生对书面汉语中常用的“进行、加以、给予、给以、予以、作”等少数几个形 式动词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些动词原来的词汇意义已经明显地弱化了,因此在某些句子 里把它们去掉并不影响原句的意思。”朱先生给出的例句有关于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应当着重地(加以)研究。他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进行)调查。对于这种损坏公物的行为应当(给以)批评。两国政府将采取果断措施与恐怖主义(作)斗争。朱先生又指出这些句子中的形式动词还可以互换。“进行研究”、“作调查”、“给予批评”、“予 以批评”、“进行斗争”的意思和原句一样。朱先生认为这也是形式动词词汇意义弱化的表现。

4、“弱化”不等于没有。可以将朱先生列举的形式动词分为3组:“加以、给予、给以、 予以”,“进行”,“作”。先讨论“加以”所在的第组。从构词角度看,“加”是动 词v,“以”是(文言)介词p,“加以”可以抽象为“v + p”。符合“v + p”这一结构形式 的双音节合成动词的例子:“奔向、加以、来自、生于、走向”等等,它们共同的语法属性 之一是必须带宾语,在语句中总是以“v + p + OBJ”的形式出现,其词义相当于“p + OBJ + v”。“奔向小康”相当于“向小康奔”,“来自北京”相当于“自北京来”,“生于1967年”相 当于“于1967年生”等等。“v +以”是“v + p”的局部实例化形

5、式,“v +以”的实例至 少有:“报以、乘以、除以、得以、给以、加以、借以、可以、晓以、予以、赠以、致以、 足以”。它们在使用时也一定带宾语。对演讲者报以热烈的掌声三乘以四八除以四对罪犯处以极刑让民众得以充分发表意见对公共卫生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在县名前冠以省名对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借以证明工程的艰巨性可以满足大家的愿望晓以民族大义予以理解和支持向获奖者赠以鲜花向长者致以敬意这些事实足以说明问题“以”意思是“用/拿”。这些词的大多数的意义可以解释为“用/拿+ OBJ+ v ” 。也有一些词,像“得以、借以、可以、足以”等,在现代汉语中,如果按结构,v+以”分解其词义就显得牵强生硬,还是作为一个整体理

6、解其意义比较合适。至于朱德熙先生列举的形式动词“给以、予以”的词义同样可以解释为“用 / 拿 + OBJ + v” 。现代汉语词典对“予”的释义就是“给”,“予以”就是“给以”,“给以”也是“给”, “给予”还是“给”。因此,“给、予、给以、给予、予以”的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给” 是口语词,“予”是文言词,形式动词“给以、给予、予以”是现代书面汉语用词。“加以”是最典型的形式动词,也是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唯一明确指出 的形式动词。记得在小学学四则运算时,老师强调了 “乘”与“乘以、“除”与“除以”的 区别,“3*4”要读作“3乘以4”,不能说“3乘4”; “8:4”要读作“8除以

7、4”,不能说“8 除4”。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当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套用“用 / 拿 + OBJ + v” 。“3*4”就是“用4乘3,即4个3相加”;“8除以4”就是“用4除8”。算术中不用“加以”和“减以”这两个术语。“3+4”就读作“3加4”或“3加上4”; “8-4”就读作“8减4”或“3减去4”。“加以”在日常用语中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特定意 义和用法。现代汉语词典对“加以”列了两个义项。其一 “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 可以替换为“加上”,查现代汉英词典,它的对译的英语词是in addition或moreover, 实际上它的词性是连词,不属于形式动词范畴。其二“表示如何对待

8、或处理前面所提到的事 物”,与现代汉语八百词的释义“表示对某一事物施加某种动作”这是形式动词的意义 和用法。如果把“对某一事物施加某种动作”变换为“用某种动作施加于某一事物”,同“用 /拿+ OBJ + v”就是一致的,只不过这里的OBJ是动作,而不是事物。继而讨论第组的“进行”。现代汉语词典的“进行”有两个义项。其二是“前进” 不是形式动词的意思。其一是“从事(某种活动”,正是形式动词的意思。但“从事”并不 比“进行”更易懂、更常用。再查“从事”,从两个义项中选出的一个相应的释义是“投身 到(事业中去)”,接着查“投身”释义是“献身出力”最后查“献身”和“出力”“献身” 的释义是“把自己的全

9、部精力和生命献给祖国,“出力”的释义是“拿出力量”,至此释义 似乎只使用了做常用的词语,意思似乎也明白了,但同平时所理解和使用的“进行”又相距 甚远。如果从构词角度考虑,“进行”显然是由“进”和“行”构成的复合词,“进”和“行” 都有动词意义,择其相关的义项,“进”为“向前移动”,“行”为“表示进行某项活动”无 论动词“进行”是联合结构还是偏正结构,“行”总是处于中心(head)地位,这样又出现 了循环定义:又用“进行”解释“行”。这样看来,利用面向人的词典中对词义的解释,计 算机是不可能“理解”词的语义的。甚至于人大概也不是通过查词典理解“进行”这样的词 的意义和学会它的用法的。面向计算机处

10、理和“理解”自然语言的词汇语义研究也有了一些成果。以下概要介绍中国大陆汉语信息处理学界几部电子版语义词典关于“加以”、“进行” 的语义信息描述的研究成果。“作”的义项甚多,只有其中一个义项是第组形式动词的意思,还需要同“做”进 行比较和辨析。拟另外撰文讨论,本文略去。语法信息词典还将“有”(指“体重有增加” 中的“有”)也列为形式动词,是否合适,本文也不作论述。3. 形式动词的句法功能汉语语法学界很早就注意到句法和语义必须结合。陆俭明先生指出:“句法研究可以从 形式入手,也可以从语义入手,但是如果从形式入手,所得结论需要找到意义上的依据;如 果从意义入手,所得结果需要找到形式上的表现。” 11

11、也就是说,汉语本体研究学者是句 法语义并重的。以自然语言处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然语言的机器理解而言,当然也必须句 法语义并重。不过,在自然语言理解最终实现之前,要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信息处理应用 领域发挥作用,笔者认为,从句法形式入手不仅比较容易、比较现实,而且句法形式研究可 以为语义理解研究做好必要的铺垫。因此,笔者与同事们虽然对语义也有所涉猎,但始终把 汉语句法分析作为最重要的基础研究而投入了热情和精力。语法信息词典是为汉语句法分析服务的电子词典,它对于动词的语法属性有相当详 细的描述1。在它的动词数据库文件中有一个“形式动词”字段。如果一个记录中的词语 是形式动词,则该字段填“形”。因此

12、,很容易从动词库中检索出所有已收录的形式动词及 其所有的属性的值。不过,该词典是针对各类词语设立属性字段的,对动词也是如此,并没 有考虑形式动词的特殊情况。因此,对“形式动词”的描述还是不够充分、不够缜密的。以下分情况讨论形式动词的句法功能及其各种语法属性。吕叔湘先生只讨论了“加以” 的带宾语的情况和受副词修饰的情况。本文也从这里开始。3.1形式动词的宾语形式动词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所带的宾语的特性。吕叔湘先生指出,“(加以)必带 双音节动词宾语”。朱德熙先生指出,“虚化动词所带的宾语只能是表示动作的双音节词”。吕叔湘先生是这样区分汉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动词后边可以带一个表示 承受

13、动作的事物的名词,称为宾语。不及物动词不能带这样的名词。”语法信息词典认为“能带真宾语的谓词是及物动词”,继承了朱先生的定义,与吕 先生的定义相容。需要注意:(1)汉语的及物动词能带真宾语,不等于说在句子中一定带宾 语。第组“加以”等形式动词必须带宾语,这一点不同于一般的及物动词,不妨将语句中 必须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叫做“绝对及物动词”。(2)宾语不一定是名词,这一点对吕先生的 限制有所扩展。真宾语可以分为3类,即体词性的,谓词性的,准谓词性的。形式 动词必须带的宾语绝大部分都是准谓词性的,少数是体词性的。以下详细讨论准谓词性宾语。“进行”的准谓词性宾语可以是不及物动词。3.2形式动词受副词修饰

14、的情况对形式动词可能构成的状中结构进行全面研究显然很有意依吕先生指出:加以前 面如用副词,必须是双音节的;单音节副词后面不能用加以,只能用加。”例子有: “不加研究I多加注意”。换句话说,如果要用单音节副词修饰加以,那么双音节的加 以应该缩减为加。吕先生和朱先生在阐述词的语法特性时,往往注意到词语的音节数目。现在的语法信 息词典很少提供与音律相关的信息,这一点是个欠缺。语法信息词典设立了动词是否可受“不”、“没”、“很”等副词修饰的属性字段。 查形式动词的这些属性字段的值:“加以”不能受“很”修饰,可以受“不”、“没”修饰。 又从1998年全年人民日报中检索字串“不加以、“没加以”、“很加以”

15、、“多加以”,确 实没找到“没加以”、“很加以”、“多加以”,却找到了 10例“不加以”:不加以分析此美国不能不加以考虑后来有识之士不得不加以劝导不能不加以引介不能不加以分析和考察这种状况如 不加以改善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如不加以整顿许多人不但 不加以制止如不加以遏制整肃这些都是形式动词“加以”受副词“不”修饰的正确用法。因此,吕先生关于加以前 面不能用单音节副词”的结论是可以商榷的。或许现在词语的用法有了发展,或许应该把否 定副词“不”排除在外。至于否定副词“没”能否修饰“加以”,似乎有了矛盾的看法。在语法信息词典中,“进行”与“加以”一样可以受“不”、“没”修饰,不能受“很” 修饰。检索1998年全年人民日报也证实了语法信息词典对这些属性描述的正确性, 受“不”和“多”修饰的例句很多,受“没进行”的一个例句是:田秉毅认为这与葛菲/顾俊刚从国外比赛回来,这两天倒时差,没进行系统训练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回过头来再讨论“没”能否修饰“加以”。“没加以”的句子也是可以造出来的:?由于长期对上游水土保持没加以重视,所以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