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3661537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演变追朔到解放前, 我国农村经济伴随着我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 封建经济已 经被冲破。但是绝大多数农业地区,还是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广大农民中,一部分是佃户, 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 一部分则沦为赤贫, 完全靠出卖劳力为生, 这部分人大部分成为地 主的长工, 几乎和家奴无别, 部分则以打短工的形式, 后者身份较为自由。 还有一部分则居 无定所,四处流浪,甚至靠行乞生活,成为中国社会中的流氓无产者的组成部分。由于农业整体生产工具的落后,经营方式落后,加上技术、种子、肥料、水利基本建设等基 本要素低劣, 和劳资关系紧张, 长工不忍地主的压榨, 没

2、有生产积极性, 致使农业投入大和 收益小, 收获成果少。 由于地主占有大部分粮食, 人口占多数的农民只占有极少的粮食, 平 时就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 一旦遇灾害, 地主和粮商搞囤积居奇, 就会发生饥荒, 饿死人, 致使农民卖儿卖女,外地逃荒。农村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最后导致了一场巨大的土地革命。 共产党领导农民搞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我国土地改革较集中进行是在 1948 年到 1952 年底。 土改后, 在全国形成了, 以户为单位的 个体小农经济。 这种小农经济生产规模狭小, 劳动生产率低下, 由于它的分散性、 落后性及 脆弱性成为农业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这种小农经济是建立在个体私有

3、制基础上, 以个体劳 动为特征,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经济地位不稳,极易产生两极分化。五十年代初期,农民由于农业作业需要,自发地进行 “换工插犋 ”换“工互助 ”,由季节变为常 年换工互助。 党中央因势利导, 及时发布了 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积极引导农民 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 先引导农民组成互助组, 以后有重点、 有领导地办起了初级农业 生产合作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社员按劳动 “工分 ”、入股土 地、车马农具等股份分红。 这种经济体制较互助组有了很大提高, 使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大提 高,基本适应当时的农村生产里发展水平。这种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4、很受广大农民欢迎, 短时间内, 就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起来。 继而出现了高一级的农业生产合作形式, 即高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实行土地归合作社集体所有, 耕畜、 大中型农具作价入社, 实行统一 经营、统一分配。社员要劳动的投入量来分配产品。 “高级社 ”,一般是由几个 “初级社 ”合并 而成。全国存在一个初、高级生产合作社短暂并存阶段。到 1956 年底基本形成了单一形式 的高级社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体制。全国走上了合作化道路。这时党内出现了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急于求成。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未经巩固,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又在全国搞并大社,建立人民公社。

5、1958 年, 人民公社 “成为 ”三面红旗 ”之一被高举,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 急于取消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 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 急于向单一的 全民所有制经济过渡, 否定和破坏等价交换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 搞 “一平二调 ”“一大二公 ”, 恢复供给制,造成严重的吃大锅饭的弊端。党中央为了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在 1962 年制定了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在所 有制结构上,明确规定,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恢复社员自留地、社员的家庭副业和集贸市场。在计划管理上强调集中统一。遂使 1963-1966 年间农 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6、文革”时期,林彪、 “四人帮 ”反革命阴谋集团推行 “极左”路线,严重地破坏了农村各级组织 和各项政策。批 “资产阶级法权 ”,割 “资本主义尾巴 ”,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 农村的经济体制初步改革的成果遭到破坏。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 “文革 ”前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 “一大二公 ”,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 过于单一,忽视集体经济,对集体所有制搞 “穷过渡 ”,不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否定个体经 济的作用。 这样不利于发挥一切积极因素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造成经济生活的单调、 呆板, 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生产和经营方式上忽视商品生产、 价值规律 和市场调解的作用,

7、 对农业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 在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 违背 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党中央在拨乱反正后,即对农村经济政策,经济体制酝酿改革问题,在 1979 年重新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试行方案)中,就强调和重申了一些重大改革原则,提出要保 证多劳多得, 反对平均主义, “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允许正当的集市贸易 ” 提出 “要尊重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自主权,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接受国家计划指导的 前提下, 基本核算单位有权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 有权决定增产措施, 有权决定经营管 理方法,有权分配自己的产品和现金 ”。在同年 9 月召开的十

8、一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 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社队的多种经营是社会主义经济,社员自留地、自绝不允许把它们当作资本绝不允许把它当作资本主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林等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 主义经济来批判和取缔,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义原则来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中央的鼓励下, 广大农民群众勇敢地清除 “左 ”的流毒, 针对平均主义、 “大锅饭 ”的弊端,大胆改革,进行试验,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如小段包工、 包产到组、 联产到劳、 包干到户等。 党中央及时肯定了千百万农民的伟大创举, 并加以总结、 推广。 1982 年 2 月在全国农村人

9、民公社经营管理会议中提出:“凡是有利于生产,有利巩固集体经济,群众愿意实行的都要加以肯定,并且加强指导,并且使其进一步健全完善。 ”“充 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调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加快农业发展速度, 这是建立健全 生产责任制的根本出发点 ”“实行责任制的具体办法, 应当按照本地的具体条件, 由社员民主 讨论决定。 ”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经历了一个由局部的地区到全国广大农村的逐步推开的过 程。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 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 促进农 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 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转化, 这种 趋势,预示着

10、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79 年至 1983 年改革处于试点,起步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为,改革处于冲破旧体制的束 缚,探索新的体制阶段, 即探索依托旧体制又发育新体制的措施。 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制由少 数地区创立试点一直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实行, 这一改革创举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 使农 村改革处于改革的前列。这一改革释放效应明显,增强了人们改革的信心。1984 年至 1993 年处于农村改革深化、巩固阶段。由于改革激发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粮 食大增, 农户收入增加, 大部分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由于改革的深化, 城市改革的相继 推开, 触

11、及了改革的深层次的矛盾, 新旧体制摩擦加剧, 在价格体系改革中, 涉及农业化肥、 农药、 种子价格的增长, 而商品粮价格变动小, 使出口的收入增加并不明显, 加上各种农村 配套改革尚不完善, 处于摸索前进状态, 因而使农村改革处于迂回前进状态, 每前进一步都 要付出一定代价, 农村改革的阻力也开始显露。 农村改革亟待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以使改革 向深入发展。三、农村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为扩大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准备了条件, 但真正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却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较为复杂的转变过程。 要在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作机制上克服 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影响, 要在农村

12、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 逐渐形成和发展农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1 要积极培育农村市场经济主体,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要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必须引导农民净土市场。 而农 民进入市场的主要障碍是广大农民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意识。如封闭意识, 平均意识、保险意识、产值意识等。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手段,对广大农村干部,广 大农民进行市场经济基本致使教育和市场经济理论教育, 使他们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中解 放出来,转换脑筋,树立新观念、新意识。要使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商品观念、市场观念。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 按市场需要理论进行生产,

13、要将生产紧紧与销售联 系在一起,这样必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选定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样,才能占领市场。同时 也要使他们树立风险意识、 开放意识, 那些农民要在遵循市场经济桂林和遵循价值法则的前 提下,敢闯、敢试、敢冒。一方面感于冒 “风险 ”,勇于驾驭市场,一方面要有承受遭受失败 的心理能力与物质能力。2 要转变农村经济工作的主导思想。 过去农村工作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社会主义粮食生产上, 现在要既抓粮食生产, 也要抓 经济收入, 既要解决农民温饱问题, 又要想办法增加收入; 从粗放经营的产量型农业转向高 产优质高效的效益型农业, 从单一粮食生产转向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在宏观调控中感到要 继续

14、加强对农业的保护。注意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3 要探索与市场经济转变的途径。根据我国目前农村现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体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市场经济接 轨:一要把以农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和分散经营与规模开发结合起来。 市场经济要求农 民根据市场的需求实行自主经营,以农户分散的经营生产的产品很难打入市场,形成优势。 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 必须进行较大规模的区域产品开发, 形成具有优势的拳头产品。 这就 要发展规模经济, 走产业区域化、 产品专业化、 抓好基地建设。 二要把产品开发与经营活动 结合起来,农业是个特殊的行业,它承受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压力,它生产周期长, 应

15、变能力差, 这就要求有科学准确的预测, 要有准确的信息来源。 这些要求要把农业生产和 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农户按市场需要把生产和产后销售有机地衔接起来, 最大限度 地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三要走综合开发的道路, 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 使“科农贸 ”一体 化“种养加 ”一条龙、 通过市场把商贸业、 科技、 农业紧密地连接起来, 商贸先行, 带动生产, 增加效益, 商贸业和农业相连接是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内在要求。 把种植业、 养殖业、 加工业 紧密地连接起来, 是合理配置资源经济快速增长, 效益显著提高的有效途径。 四要领先科技 发展农业, 把科技推广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提高农民

16、的科技素质, 进行农业技术 培训,一方面要抓好科技成果转化。第二节农村改革为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各地干部和社员群众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大胆探索, 建立了多种形 式的生产责任制, 党中央及时肯定了千百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 并加以推广, 以家庭联产 承包为基本特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便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 党中央、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大改革。1. 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改革人民公社体制 后,总起来出现两类生产责任制。 一类是小段包工, 定额计酬。 一类是包工包产, 联产计酬, 实行结果, 多数增产, 特别是出现了专业承包联产责任制, 更为农民所欢迎。 这种生产责任 制的出现, 宣告了 “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 ”的大锅饭的终结。 使长期受压抑的农业生产力蓬勃 发展起来, 蕴藏在农户各种经济潜力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