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技术要求2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346438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技术要求2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技术要求2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技术要求2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技术要求2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技术要求2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技术要求2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技术要求2稿(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地质灾害排查技术要求(试行稿)重庆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二一年七月目录目录21总则31.1目的31.2任务31.3基本要求32 排查工作内容及要求42.1排查工作内容42.2排查工作要求52.2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置建议63 排查成果整理73.1排查报告73.2排查报告附表83.3报告附图83.4报告附件8附录A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9附录A.1崩塌滑坡调查表9附录A.2不稳定斜坡调查表12附录A.3 泥石流调查表15附录A.4 地面塌陷调查表19附录A.5地裂缝调查表21附录B 斜坡变形体(滑坡)稳定性判别标准24附录C 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划分标准25附表D 重庆市区(县)地质灾害排查一览表26

2、附录E 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建设要求27附录F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防灾预案30附录G 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32附录H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33附录I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监测点布置表34附录J 重庆市地质灾害排查乡镇证明表36附录K 重庆市地质灾害排查村社确认表3721总则1.1目的规范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统一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的要求,保障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质量,查明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分布、形成条件、影响范围、危害及发展趋势,为各级政府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和有计划地开展其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1.2任务在充分收集已完成地质灾害调查区划成果、地质

3、灾害群测群防达标建设、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大量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排查的重点是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地以及三峡库区、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主要任务是:(1)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类型、分布、形态与规模、表部特征、变形破坏特征、诱发因素与形成条件。(2)对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进行初步评估,分析与预测灾害体的稳定性、发展趋势和灾害发生后可能的成灾范围及灾情。(3)划定地质灾害影响区及危险区,提出防治措施建议。(4)检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否到位,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和

4、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编制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指导开展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5)结合排查成果,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下步工作建议。1.3基本要求(1)地质灾害排查工作以县(区)和乡镇为单位进行,排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2)地质灾害排查的灾种主要包括:滑坡、危岩与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斜坡等,同时根据现场实际,可以增加其它地质灾害灾种。(3)地质灾害排查宜据有关部门、个人报灾,采用专业地勘队伍调查与当地政府、群众查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群众报灾线索,要把已知且当前有变形迹象的隐患点及新发生的隐患点作为首要排查对象,逐一进行现场调查。

5、(4)加强对已总结出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或存在相同地质背景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的地段的排查。(5)排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致灾地质体时必须明确防灾的责任单位,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建议,保障安全。(6)地质灾害排查中对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必须做到“一点一卡”,按照调查卡片要求内容逐项填写。(7)排查出的每一地质灾害点均应有村社负责人签字确认,同时每一乡镇均应对本辖区范围内排查出的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进行盖章确认。(8)对排查出来的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和防灾措施不完善的,要及时协助乡镇(街道)政府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及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9)在排查中,发现有异常情况的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6、,要及时协助指导当地政府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伤亡或出现次生灾害。(10)排查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将排查结果和相关材料报市国土房管局汇总。2 排查工作内容及要求2.1排查工作内容(1)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群众报灾线索,逐一进行现场调核查,同时填写或完善各类调查表。(2)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四到位”和“八落实”情况。(3)对所有排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要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主体,提出初步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下步工作建议。(4)根据排查情况,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指导开展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5)总结排查工作情况并形成排查报告,及时按要求报送排查报

7、告、调查表及相关图件、专题报告等成果资料。2.2排查工作要求2.2.1已开展过调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要求对于已开展过调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中要求在收集原有的各类调查资料基础上,重点核实致灾地质体是否有新的变化、影响范围是否扩大及原有调查资料是否正确、准确、完备,内容是否达到相关要求等。同时要求现场检查其是否按要求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是否切实做到了“责任单位、防治资金、监测手段、防治措施”“四到位”和“警示牌、防灾预案、监测经费、监测人、监测记录、两卡(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监测设施、撤离路线”等群测群防工作“八落实”。如资料不准确的应现场进行补充完善,如无调查资料的或调查资

8、料不符合要求的,则按未开展过调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调查要求执行。如未做到“四到位”和“八落实”的,应敦促并协助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2.2.2未开展过调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工作要求对未开展过调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包括新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按排查要求填写相关表格和采集影像资料,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未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应协助当地政府将其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1)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调查与测绘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调查记录必须按规定的调查表认真填写,并附示意性图件(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和相关影像资料等。对属于同一类型的地质灾害,不论致灾地质体规模大小、是单体还是

9、群体,都应一点一表。不应将相邻2个及以上的致灾地质体合定为一个调查点。对于同一地点存在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时,可以只定一点,但应分类填表。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调查应填写的相关表格详见附录A.1-5。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调查与测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调查致灾地质体所处斜坡的地质环境,主要如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现象及所在斜坡的坡体结构;.调查致灾地质体的形体特征,包括位置、形态、分布高程、几何尺寸、规模,确定崩滑体的边界、底界、临空面、剪出口等;.调查致灾地质体地质结构,主要为崩滑体岩土体物质组成,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构造及变形破裂特征、滑带及滑床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等;.

10、调查致灾地质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水井、泉水、湿地、堰塘)补、迳、排特征等;.调查致灾地质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包括地貌及成生时间,裂缝、鼓丘,洼地等的分布及成生时间、宏观变形形迹及变形发育史等;.调查致灾地质体运行特征,主要为先期灾害体运行轨迹、路线、距离、最大水平、垂直位移量、位移速度等,初步推测成灾范围及可能产生的派生灾害的范围;.调查分析非地质孕灾因素(如水库蓄水、降雨、河流冲蚀、人工开挖等)的强度、周期以及它们对地质灾害稳定性的影响;.对斜坡变形体(滑坡)稳定性按形成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和预测,稳定性判别标准按附录B确定。(2)地质灾害灾情险情现场实物指标调查现场确定并记录在致灾地质

11、体可能危及范围内的房屋(间、平方米)、人数(户、人)、土地及其它设施,初步预测估算其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在相关表格中填写主要实物指标调查内容。同时结合已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及房屋、财产等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综合评估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划分标准详见附录C。2.2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置建议对于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灾害的规模、稳定性、危害性及发展变化趋势,结合地方防灾的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置建议。(1)对判定为现状基本稳定或稳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当判定为现状基本稳定或稳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宜建议开展群测群防监测,必要时可辅以排水、清危等简易工程措施。(2)对判定为

12、现状潜在不稳定或欠稳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当判定为现状潜在不稳定或欠稳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无重要保护对象或治理不经济可行的,宜建议进行搬迁避让;对于虽无重要保护对象,但通过简易治理即可消除隐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也可建议实施简易工程治理措施;对于严重威胁城集镇、居民聚居区、国家公益性机构、交通干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安全的,宜建议实施专业监测或工程治理措施。(3)对变形破坏强烈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同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及时上报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可行的应急处置方案,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应急抢险工作。3 排查成果整理排查结束后,排查单位应及时编制地质灾害排查报告,并将报告主要

13、内容通报当地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按区县排查的应提交重庆市区(县)地质灾害排查报告与报告附表、附图及附件,各项要求如下:3.1排查报告排查工作结束后应提交正式的排查报告,排查报告参考提纲为:-前言(任务由来、目的任务、本次排查范围、参加人员、完成工作量及质量情况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结合“四到位”和“八落实”检查评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立情况、群测群防工作开展情况、地质灾害治理、搬迁与监测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成绩)-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工作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活动与地震、岩土体工程地质基本特征、地下水类型与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特征等)-地质灾害特征(地

14、质灾害发育类型、数量、规模、分布、诱发因素、稳定性及发展趋势、灾情和险情评估,阐明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的地质环境特点、总结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对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提出防治措施建议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述(对排查出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应逐一论述其地质背景条件、灾害特征、诱发因素、稳定性及发展趋势、灾情和险情评估、防治措施建议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和危险区划(结合地质灾害现状及地质背景条件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分区)-结论与建议(工作质量、地质灾害综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评述,防治地质灾害的对策措施,下一步工作建议)

15、3.2排查报告附表排查报告附表应包括:重庆市区(县)地质灾害排查一览表(详见附录D)。3.3报告附图排查工作结束后应提交重庆市区(县)地质灾害分布图(1/5万),图面范围为该区县范围,报告附图的图式图例按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发布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等相关技术规范执行。注:电子图要求比例比例尺为1/5万,纸质图可为1/5万或1/10万。3.4报告附件报告附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致灾地质体野外调查表(详见附录A.1-5),包括每个地质灾害的平面图(1/万1/千)、剖面图(1/20001/500);(2)每个致灾地质体的全貌照片(数字)和变形特征照片(数字),每个灾害点不少于2张(照片要有文字说明,标明镜头方向);(3)每个致灾地质体的监测巡查路线、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可采用1/万的平面图放大作为底图,图上标识线段比例尺;(4)每个致灾地质体的防灾预案;(5)每个致灾地质体危害及威胁实物指标调查成果表;(6)重庆市地质灾害排查乡镇、村社证明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