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3302583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一课时)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年级: 七年级(上)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于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的物体实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能从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理解。 2、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对学习空间和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

2、流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立体图形,发展几何直觉。难点是从实物中抽象立体图形。三教学方法及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分组讨论法、实验法和学生参与数学游戏的方法来实行教学。教学用具:计算机平台、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制作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棱锥等模型。四教学过程课前教师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演示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精美的图片,与学生一同欣赏。让学生们感知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中,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设计

3、意图:北京奥运会主会场模型、奥运会徽、世界各地的城市建筑物、多哈亚运会会徽、交通标志、剪纸艺术,这些学习内容都是现实有意义的。通过欣赏图片,激起学生主动回忆小学已学过的部分立体图形,进而实行联想,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活动一: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的视频。 【设计意图: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向全世界体现了我们祖国的综合国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观看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多媒体课件出示章前图)仔细观察奥运村的模型图,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图形吗?让各小组派学

4、生上台,在多媒体课件上指出各种几何图形。【设计意图:选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模型图作为引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图形世界,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几何图形,说明研究几何图形的应用价值,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活动二: 回顾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圆锥、球体。多媒体课件逐一演示学生喜欢的、熟悉的卡通动画的图片。提出问题一:每一张图片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与我们学过的哪种立体图形相类似?【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动画图片切入,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观察图片、去思考老师的问题,

5、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初中几何第一节新课的学习,让学生能从一开始就对学习几何知识充满兴趣。】提出问题二:你能在列举出一些在生活中与跟这些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答问题。)【设计意图: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同时,又能学会倾听、欣赏,理解他人好的见解,从中获益。】教师讲解: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体等图形叫做立体图形。活动三: 理解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多媒体课件继续演示帐篷、螺母、金字塔的图片。教师讲解:帐篷、螺母与几何图形里的棱柱相类似;金字塔与几何图形里的棱锥相类似。指出棱柱和棱锥也是立体图形。【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实例引入,从

6、熟悉的生活中识别立体图形,不但能协助学生理解,而且能让他们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本部分的讲解,使学生知道棱柱和棱锥也是立体图形,学生在认知领域又一次得到了丰富。】提出问题三:你能在列举出一些在生活中与跟棱柱、棱锥相类似的物体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答问题。)完成课本第111页的思考。活动四: 把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实行分类。学生活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面上的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再动手摸一摸,然后按一定的标准将它们实行分类。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所观察到的、所感知的,通过自己的思考将它们分类出来。各组员相互探究、相互补充。教师讲解: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圆柱、棱柱

7、(柱体的特征:两个底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且互相平行。)(1)按柱和锥分类 圆锥、棱锥(锥体的特征:只有一个底面。) 圆柱、圆锥(圆柱、圆锥的特征:侧面光滑、底面是圆形。)(2)按底面是圆形或多边形分类 棱柱、棱锥(侧面有棱、底面是多边形。)【设计意图: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观察、感受几何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使学生更好地识别几何体。】活动五: 慧眼寻图形。多媒体课件逐一出现图片,让学生从图片的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式解释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主动的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初步体会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感受数学

8、的价值。】活动六: 回顾平面图形。让学生看多媒体课件中所演示的各国国旗,说出每面国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并从国旗所包含的图形中,找出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教师讲解:像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叫做平面图形。各组组长组织组员完成课本P112 的观察,并进行学习汇报。让各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合作,然后派小组代表回答课本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完成平面图形的学习,交流各自的学生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动七: 多姿多彩的图形校园版。多媒体课件出现逐一演示学校的建筑物、装饰物等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学校的建筑中所包含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来

9、寻找跟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相关的几何图形,使学生能从身边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大量的直观物体去丰富学生的思维,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从而乐于接触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同时宣扬学校美丽的校园环境,增强学生爱护学校环境卫生的自觉性。】活动八: 完成课本配套练习。完成课本P117复习巩固1、2、3【设计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的配套练习,从而加强本课所学知识之间的练习,学生通过思考,知识得到内化,认知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活动九: 我形,我塑。让学生以“OO、/”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线为条件,在空白处画一个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让各组

10、合作设计,让每个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组的作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设计意图:此活动设计既能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富有创意的作品机会,给学生创造了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赞赏别人,突破创新,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活动十: 课堂小结。请学生谈: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结合具体问题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布置作业:(1)收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实物;(2)百年学典P44 复习巩固教学反思:数学课

11、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体现新课标理念,在设计本课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着手,提供大量的实物与图片,注重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观察、想象、实践、交流等数学活动,识别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让学生经历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的过程,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

12、主体地位,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抽象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还结合本校的实际,对学生进行了爱校、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 学生反馈:学生认为这是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在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都能自己亲身去参与、去思考、去感知,进而能比较轻松掌握这节课的重难点,学生们都反应:学几何的感觉真好。对用“ OO 、 / ”两个圆、 两个三角形、两条线为条件,在空白处画一个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学生兴致很高,因为可以展现他们综合的素质能力,平时解题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能力。听课评价:评价一: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教学情景设置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 “做数学,学数学”; 评价二:教学过程坚持让学生动手探究,落实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评价三:利用多媒体和实物与模具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并具有亲和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价四:教学民主,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体现:数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评价五:教师人性话的语言营造了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