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3269081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姓名专业学号题目:农村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 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 就不可能有 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 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 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贝y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 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

2、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 “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 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 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 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 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

3、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 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要加强 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 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 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 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 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 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 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水电

4、、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 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 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 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 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 构建和谐的农村 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把农村建设成 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

5、、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 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 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 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 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 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 设、精神文明建设;既

6、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 的社会风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 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 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省在发展农村 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表现在: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近年来,中央和省、市政府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

7、策的出台和落实, 极大地调动了我县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4 年,我县农业增加值达到17.33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3.9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47元。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 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 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 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 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三科技教育加快发

8、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县 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 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 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 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 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 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 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 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 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 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 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 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个有知识的农村年青人,更应该时刻关注三农问题,来加 强和农村的联系,加大对农村的关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出自己的一分力量。五、参考文献1、武山县统计局2014年农业发展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