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测试试卷(1) 苏教版必修5(高一)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3248735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测试试卷(1) 苏教版必修5(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测试试卷(1) 苏教版必修5(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测试试卷(1) 苏教版必修5(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测试试卷(1) 苏教版必修5(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测试试卷(1) 苏教版必修5(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测试试卷(1) 苏教版必修5(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测试试卷(1) 苏教版必修5(高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试卷1(苏教版)一、基础题(30分)(一)选择题(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 句读(du) 灰烬(jn) 跬步(ku)B.经传(zhun) 跨跃(yu) 狭隘(a) 慰藉(ji)C.澄清(chng) 峥嵘(zhng) 惆怅(chu) 浪遏飞舟()D.给与(j) 祈祷(q) 摇曳(y) 面面相觑(q)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攀缘 喧响 嬉皮笑脸 卓尔不群 B. 轻篾 消谴 不屈不挠 按部就班C. 凄厉 寂寞 锲而舍之 再接再励 D. 斑谰 训诫 至高无上 风华正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成绩暂

2、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胡乱地妄自菲薄,甘居下游,而应奋起直追。B“繁”有时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够细致入微。C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家们约定俗成了的,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要使用的。D第一次出任班长,缺乏经验,出现这么一点小失误无可非议,关键是要好好总结,做好今后的工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B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关税再次下降,这次降税一方面严格履行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减让,另一方面也对税目、税率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C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3、。D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5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B让我们一起奔腾吧以舒缓的节奏展示了青春生命力的旺盛,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C张洁的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6下列句中加点字

4、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广博地学习;日:名词作状语,“每日”)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固:一定;师:以为师)C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暴,同“曝”,晒干;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D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赏;古道:古人从师之道)7下列文言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B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没有地位高贵没有地位低贱,没有年纪大没有年纪小(的分别),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那么就能知道得明白

5、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因此学生不需要不如老师,老师不需要比学生贤能(二)填空题(8分)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2) ,朽木不折; , 。(荀子劝学)(3)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4)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5)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9补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1)天若有情天亦老,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2)赤橙黄绿青蓝紫,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3) ,一览众山小。(杜甫春望)二阅读题(48分)(一)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1415题。(6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

6、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下面是对词的上阕中有关词语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B“层林尽染”的“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C“漫江碧透”的“透”字表现出江水的透明度很好,像天空那样明亮。 D“百舸争流”的“争”字写活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2下面对这首词的有关句子的分析,

7、不恰当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是诗人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很自然地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切,蔑视权贵的精神风貌。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D回忆青年时代的战斗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无所谓惧的斗争精神。上下阕各以问句作结,前后呼应,发人深省。(二)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

8、列1619题。(17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9、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1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

10、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B 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答:_(

11、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6题。(15分)春天的梦苏叔阳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多像梦的使者。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的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它,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它,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萆,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

12、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以前的一个冬天。那时候好像比现在冷得多。科学家们断定:我们的星球将变得温暖起来。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我只记得,那时候冬天的早晨,赤手去握铁条,会把手粘掉一层皮,吐到地上的口水,立时就会凝成小小的冰块。那时我比今天年轻,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朗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我真的像一棵小草发出了青春的嫩芽,在我的面前伸展开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所有我们民族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那个春天。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以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梁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儿,有木然的眼光的农民,为我烧起一小堆用枯叶燃起的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